天天看點

山東為何叫“山東”,古代山東和今天的“山東省”有何不同?

一提起山東,大家的第一反應肯定是山東省,畢竟山東大漢高大威猛、水泊梁山好漢性格豪爽的特點早已經深入人心了,讓大家對山東的觀感非常好。大家對于山東省如此熟悉,但是大家知道山東省為何叫“山東”?為何不叫其他名字呢?

中國的地名,有非常多有意思的地方,比如說湖南省和湖北省,河南省和河北省,名字中南北對應,很明顯他們就是以某個湖、某條河為界所取的名字。同樣的道理,山東省和山西省,其實也有類似之處!

山東為何叫“山東”,古代山東和今天的“山東省”有何不同?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山東這個地名便已經出現了,隻不過當時的山東,和現在的山東省并不完全相同。那個年代的山東省,還屬于齊國,被稱為齊地,真正出現山東省這個正式的地名,已經是在清朝時期了!春秋戰國時期,山東其實指的崤山以東!

在那個年代,崤山(在現在的河南省境内)具有非常大的戰略意義,它處在晉國與秦國的南端,往東就是東周王室所在地以及鄭國,也就是說誰要是控制了崤山,誰就能掌握稱霸天下的戰略主動權。是以那個時候圍繞崤山爆發過多次大戰,比如當年晉襄公就曾在在崤山設伏,襲擊秦軍,幾乎将秦軍全殲了,秦軍的三大名将,都被晉襄公一鍋端了,導緻國力大減。

山東為何叫“山東”,古代山東和今天的“山東省”有何不同?

站在秦人的角度來看,崤山就是他們東出争奪天下的阻擋,也是他們和其他國家的分界線,是以他們通常把崤山以東稱為山東!戰國時期講的山東六國,其實指的就是韓、楚、趙、魏、齊、燕六國。也就是說,其實這個時候的山東,泛指的範圍非常廣,在秦人眼中,崤山以東都是山東,戰國七雄,除了秦國,其他國家都在山東!

春秋戰國到西漢時期,山東都是泛指崤山以東的區域,那個時代的各種文獻中,但凡提起山東,我們都可以了解為崤山以東,比如《商君書》、《韓非子》、《漢書》。而到了隋唐時期,對于山東的定義又發生了改變。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最終司馬家一統天下,建立了西晉,然而好景不長,西晉很快滅亡,随後便開啟了一個大亂世。也正是在這一劇烈的社會變革時期,大家對于山東的定義出現了改變,山東不再指崤山以東了,而是指太行山以東了!

山東為何叫“山東”,古代山東和今天的“山東省”有何不同?

這一變化,到了隋唐時期,更加明顯。唐太宗李世民出身關隴豪族,按照那個時候的劃界,李世民他們應該是屬于山西人,因為他們在太行山以西,而當時的朝堂,山東士族人才濟濟,他們比較輕視山西士族,見此情景,李世民自然不爽了。自己就是山西這邊的,怎麼着也得為山西士族争口氣吧,于是李世民讓手下編著《氏族志》,給各士族排名次,并暗示把山西士族的名次排好點。但是他的這個暗示卻被拒絕了,山東崔氏仍然被排在了第一位,超過了李家,于是李世民大發雷霆,最終,衆人迫于李世民的壓力,将皇族李氏排在了第一,山西士族也勉強算是壓過山東士族一頭了。

可以看到,相比于秦漢時期的山東,隋唐時期的山東,地界已經變小了,而到了宋朝以後,山東的定義再一次出現了變化,他的地界被越壓越小,基本就相當于現在的山東省了。宋朝時期,山東的意思其實就是我們現在所指的山東省了,隻不過當時還沒有山東省這個名詞,直到清朝時期,山東省這個名詞才開始真正出現在大衆視野中。自此,山東省基本成形,它地界雖有變化,但主體一直是那塊地。

山東為何叫“山東”,古代山東和今天的“山東省”有何不同?

結語

可以看到,現在的山東和古代的山東,其實是有很大的差別的!現代的山東,就是指的我們的沿海省份山東省,而古時候的山東,則是經曆了數次變化,一步一步被壓縮至現代的山東省!

春秋戰國時期,在秦人眼中,崤山是秦國和其他國家的地界,是阻擋秦國東出争奪天下的要地,是以他們以崤山為界,稱呼崤山以東為山東。這種情況持續到了西漢,經曆了南北朝的大亂世,到了隋唐時期,山東便不再以崤山為界,而變成了以太行山為界了,此時的山東指的是太行山以東,山西則指的是太行山以西。宋朝開始,山東的定義又發生了變化,當時的山東指的便是古時候的齊地,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山東省了。隻不過當時山東省這個名詞并未出現,大家習慣以太行山以東稱呼齊地為山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