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良崮戰役,算的上是曆史上非常慘烈的一戰,當時正值國内較為混亂的期間,蔣先生旗下号稱“禦林軍”的74師,與我們華野軍隊展開了激烈的對戰,從号角響起的那一刻,曆時三天的流血世間便開始了。
不過三天的時間,74師從當初的差不多3萬人銳減到1.9萬,面對華野軍隊勢如破竹的攻擊下,74師已經沒有任何攻擊能力,師長張靈甫也被斬于馬下。
面對如此困境,這1.9萬的俘虜,又該何去何從呢?
戰起
74師其實算得上是蔣介石的王牌軍隊,不僅僅是因為這支隊伍,從上到下都是他堅定的維護者,從體能還有能力上來說,都是從那些基層兵團中,挑選出來的佼佼者。
這些人大多都經曆過抗日戰争的厮殺,那種刀口上舔血過日子的歲月并不少,相比其他的新兵來說其實更加勇猛,在戰術還有搏鬥方面也會更勝一籌。
除此之外,這些人在組成74軍之後,美軍還曾指派過軍事顧問,來給這群特戰人員進行過專門的訓練,打着精益求精的想法,這一支戰隊不管是凝聚力,還是戰鬥力上,都要遠超其他士兵一大截。
從1947年起,國民黨的軍隊就開始縮短了戰線,主要針對陝北還有山東等地區進行攻擊,企圖能拿下了這兩個地區,但是當地有陸軍總司令作為對抗,這樣的想法要付諸行動也很難實作。
後來敵軍在多次慘敗中,也開始逐漸總結出一套錯誤經驗,開始改變戰略,采用了兵力集中,小心行事的作風特點,當時的華東野戰隊,曾經幾次企圖想要殲滅敵軍都均未實作。
等到5月份的時候,74師準備在第82,25師的掩護下從垛莊出發北上,期間曾先後占領了楊家寨還有馬牧池等地區,正準備攻占坦埠時華東野戰隊突然橫空殺出。
圍剿
等到天馬山,馬牧池等地失守之後,張靈甫才預感到大難臨頭,這才匆匆忙忙想要往孟良崮、垛莊的方向撤退,除此之外,擔心有人狙擊,還特意留了一支部隊作為攻擊小隊,企圖拖慢華東野戰隊的腳步。
但是對此我軍早就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當張靈甫想要撤退的時候,就已經安排了人手乘勝追擊,當時的第4、9縱隊已經通過徹夜的攻擊拿下了唐家峪子、趙家城子等一帶。
而第6縱隊和第1縱隊相輔相成共同攻占了垛莊,第74戰隊的後路被徹底斬斷,此刻第8縱隊已經攻占萬泉山,此時正在趕來的路上,四面逢敵,74師命運就此注定。
此時的蔣介石雖說有些意外,但是出于對74師的盲目自信,加上當時的地形有利,他依舊認為74師能夠堅守下來,抱着這樣的打算,便指令整編74師固守待援。
華東野戰隊在知曉已經有74的援軍趕來之後,便知道要想殲滅74軍,那就必須速戰速決,當下便決定對74軍發動猛烈攻擊,雙方的誓死搏鬥就此開始。
接連三日的嗜血奮戰,各部門開始日夜不歇地指揮作戰,同一個陣地幾經易手,雙方的拉鋸戰就此展開,此時我軍其實已經占據了極大的優勢,但是在此次作戰期間,攻打的也極為艱難。
指揮員幾乎站滿了山頭,到處都是争分奪秒的場景,在這樣緊鑼密鼓的安排之下,74師終于戰敗,其指揮官張靈甫也被當場擊斃,在失去主心骨之後,74軍也變成一把無主的刀,整隊陷入茫然。
這次孟良崮戰役之後,多達1.9萬的敵軍成為俘虜,就如何安置他們的問題成為當下最重要的事情,除開他們所在戰營與我們不同之外,光說戰鬥力而言,放任這群人離開也是對軍隊的一大損失。
收編
是以這也就造就了本該是被“流放”的俘虜,成為了各方解放軍争相奪取的原因所在。當時這1.9萬的俘虜對于軍隊來說,無疑是一把極其尖銳的利刃。
隻不過之前使用他的人居心不正,是以刀尖所向是我們自己人,但是這樣的局勢随着新中國的建設,也是可以改變的。
按照以往來說,俘虜的的下場,不是被關起來,就是流放回原本的國家,這是我國的大部分時候的做法,但是在二戰期間,戰俘基本上都隻有被屠殺或者類似于坐牢的待遇,相比而言,我國已經較為仁慈。
而且就以當時的情況來說,山東解放軍所在的位置,其實本來就比較貧瘠,物資也并不是很多,那些百姓為了支援解放軍,大家大多都是從自己的嘴裡扣下來的餘糧。
解放軍自身的補給也算不上充足,後勤的供給壓力很大,當時想要留下這群人,其實對于這些解放軍來說也是比較困難的事情,但是眼睜睜讓這群人流放,卻又有些暴殄天物了。
而且這群人,除開思想在一開始并不統一之外,作戰能力還是十分優秀的,華野的政治部門為了扭轉這些人對新中國的态度,期初還花了不少心思,“甜頭”就是其中之一。
而這次的對于戰俘的态度,這次是曆史上少有的優待,雖說是戰敗的一方,但是當時的戰敗的74的官兵,華野都是采取了“提高一級待遇”的制度,換句話說,雖然仗沒有打赢,但是等級反而上升了。
班上升尉官,尉官成校官,除此之外,還對這1.9萬的士兵,逐個做了談話和心理調研,這篇最終長達10萬字的調研,最終下發到全野戰軍進行參考,看是否有74軍“回心轉意”的傾向。
結語
在經過勸導和教育之後,74軍整隊俘虜終于重新回到我們這方,接近兩萬人的隊伍,當然也不可能就歸屬于我軍的某一隻軍隊,于是74軍的身份頓時就從戰俘變成香饽饽,出現争搶的情況。
而且說到底大家都是同胞,同是一個祖國的人民,在确認他們認輸之後,我們也不會做得太絕,有本事的人,自然是能招安最好,就算是不能,或許最差也不過是一個留守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