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可持續發展理念中,保護環境和企業發展存在對立關系,尤其是汽車企業,提升碳排放标準似乎就是增加成本并加以限制。而循環經濟的創新之處在于,企業并非一味增加成本,而是通過技術更新,從生産、使用、回收各個層面進行循環再利用,從長遠角度來看,有利于降低企業成本。
中國正在加速能源消費結構轉變,實作國家從化石能源為主導向可再生能源為主導轉型的目标。新能源汽車産業要承擔碳減排、碳達峰的重任,是國家汽車電動化戰略的初衷。2020年,中國提出《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推動動力電池全價值鍊發展,建立钴、鎳等材料保障體系,實作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20%,2035年達到50%。

近期,在一場大衆汽車技術交流會上,記者了解到,大衆汽車支援中國電池生命周期産業鍊。中國目前有 27 家由國家認證的電池回收白名單企業。大衆汽車通過與符合國家資質的電池回收企業共同合作,打造動力電池生命周期産業鍊,并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援。簡而言之,打造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閉環”,電池回收各個環節通過科技産生了從未有過的緊密連接配接。當這樣的共生發生在企業之間,就驗證着可持續發展理論中的一個特定名詞——循環經濟。
資料顯示,舊有電池回收的路徑,退役動力電池非正規的回收管道和落後的回收方式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對人類健康造成損害。行業提倡采用先進技術的高比例回收貴重金屬,将減輕對礦産資源的開采壓力,有利于産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發展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同時做好退役動力電池的環保處理,充分挖掘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的價值,打造全産業鍊的環保工業,有利于産業健康、有序發展。而大衆汽車就是此方面的積極踐行者。
以大衆汽車薩爾茨吉特動力電池回收項目為例。大衆汽車薩爾茨吉特工廠正在進行電池循環利用的試點項目,以實作對動力電池的循環利用動力電池材料包含鋁、銅、鋼、鎳、锂、钴、錳等金屬及石墨、塑膠等其他材料。對于動力電池的回收方式,主要有火法冶金和濕法冶金,火法冶金主要以鎳 和钴為主要對象,材料回收率僅為 50%左右,而濕法冶金的原材料回收率在95%以上。
此外,大衆汽車采用高度自動化的機械制備和高效的濕法冶金方式回收電池:對已回收的動力電池進行測試判别, 剩餘性能較高的電池進入梯次利用,無法梯次利用的電池 會通過高度自動化的流程, 對外殼群組件進行拆卸,電池系統被拆解成模組并進行粉碎。
具體到操作層面,電池模組被粉碎後,對粉碎顆粒進行幹燥并蒸發電解液中的水分,幹燥顆粒經過篩分,到有價值的“黑色粉末”,包括锂、鎳、錳、钴和石墨的混合物, 通過進一步的實體篩分,磁性金屬、非磁性金屬和塑膠顆粒得到分離。最重要的材料被分别裝袋, 并運送到合作工廠, 做進一步的再生和利用。随後,大衆汽車的合作公司通過濕法冶金手段将其分離成單獨的原材料,可重新加工成電芯正極前驅體并用于電芯制造。
據悉,大衆汽車支援中國電池生命周期産業鍊。中國目前有 27 家由國家認證的電池回收白名單企業。大衆汽車通過與符合國家資質的電池回收企業共同合作,打造動力電池生命 周期産業鍊,并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援:1、所有進入回收體系的電池均會按要求進行溯源,同時上傳國家溯源系統,經檢測不符合梯次利用或者不允許梯次利用的電池會直接進入電池包的拆解、電芯破碎工序。2、被回收的電池,經過安全的包裝、運輸及倉儲進入測試判别環節。3、符合梯次利用的電池經測試後會按照等級進行使用分類。4、 優等電池成 為電動車電池備件, 中等電池将被用于低速電動車, 而低等的電池則 作為儲能及備電站。5、不符合梯次利用的電池,經過放電、柔性自動化拆解線,被分拆成為電池模組,通過機械制備和濕法冶金再次被提煉為電池原材料。6、通過濕法冶金得到的硫酸钴、硫酸鎳、硫酸錳等動力電池前驅體原材料,用于锂電池生産、制造環節。而這,正式循環經濟的一個标準範本。
資料顯示,大衆汽車品牌的産品銷往全球超過150個市場,并在13個國家的超過30個地區進行生産。2020年,大衆汽車品牌在全球共傳遞530萬輛汽車,包括高爾夫、途觀、捷達、帕薩特等暢銷車型,以及ID. 家族純電動車型。目前,大衆汽車品牌在全球共有 18.4 萬名員工。同時,大衆汽車品牌擁有超過1萬個經銷商及8.6萬名經銷商員工。通過ACCELERATE戰略,大衆汽車正在加速向軟體驅動型移動出行服務提供者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