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協同辦公市場沒有“赢家通吃”,百度如流2.0如何出奇制勝?

智東西(公衆号:zhidxcom)

作者 | 三北

編輯 | 漠影

智東西12月13日報道,近日,百度重磅推出其面向企業服務市場的“如流智能工作平台2.0”,主要包括智能知識管理、智能會議、智能工作台三大智能化産品矩陣。

簡單來說,該平台的一大特色是,在覆寫同類平台的基本能力的同時,還具備另一次元的“AI+知識管理”能力,促進企業向智能組織進化。

“在不知不覺中,人們已把大腦中的知識沉澱下來,通過如流平台流轉起來,以供其他人、後來者使用。”一位如流智能工作平台2.0背後的研發負責人對“AI+知識管理”進行了這樣通俗化解讀。這是一條涉足者不多的新賽道,當下,除了科技巨頭微軟在今年初推出了一款類似産品,沒有其他可對标者。

IDC中國副總裁兼首席分析師武連峰指出,2023年以後,工作場所将無處不在,未來工作将向混合、協同、虛拟、智能方向發展。武連峰描繪的一幅下一代網際網路技術賦能實業的圖景,或許遠比近期火熱的“元宇宙”概念更具有現實意義。

而這,也是百度做如流智能工作平台的一大出發點——憑借“AI+知識管理”,成為未來實體組織智能進化的基礎設施。

以AI、雲計算驅動的創新業務正成為百度集團的“第二增長曲線”,近幾個季度百度智能雲業務增超70%。而百度如流智能工作平台2.0,也成為百度發力AI+實業的重要一步。

一、智能“連點成面”,一個平台滿足所有智能辦公需求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如流智能工作平台2.0是一個什麼樣的平台。

百度集團副總裁、百度集團首席資訊官李瑩在近日的如流釋出會上指出,當下企業在發展中,面臨着資料、資訊和知識的空前激增、内外部環境變化加速、不确定性增加等諸多方面的挑戰。“智能經濟時代,智能組織是企業提升核心競争力的必然結果和自然選擇。”

面向組織智能進化需求,百度如流智能工作平台2.0主要具備三大産品矩陣重磅更新——智能知識管理、智能會議與智能工作台。

協同辦公市場沒有“赢家通吃”,百度如流2.0如何出奇制勝?

1、智能知識管理:讓員工擁有專屬“智能知識外腦”

當下,知識越來越成為一種生産要素。但在傳統組織中,日常工作資訊會散落在文檔、郵件、筆記等媒體中,不僅讓知識的搜集變得複雜了許多,還會出現當職員離職時導緻企業知識資産流失的情況。針對這種情況,如流智能工作平台2.0推出“智能知識庫”,以及“搜尋推薦雙引擎”和“知識星鍊”三大知識管理應用。

如流智能知識庫支援多人線上共同編輯、實時更新。比如,近日,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的30多萬字著作《智能交通》一書正是通過該知識庫寫作完成。如流搜尋和智能推薦雙引擎,則讓員工能夠在自然狀态下擷取知識。比如,企業員工輸入要辦事件,AI就能幫忙找到對應負責人;拍下發票,AI就能自動識别報帳;平台會根據員工需要推薦其需要的内容、工作模闆等。

協同辦公市場沒有“赢家通吃”,百度如流2.0如何出奇制勝?

當下很多人會因為被推薦廣告、娛樂化内容煩惱,如果能被推薦有助于學習提升的内容,相信很多人的知識焦慮也将被緩解。對于企業來說,沉睡的知識資産也将被喚醒,促進企業創新和發展。

2、軟硬一體智能會議室系統:AI幫你總結會議要點

開會是企業中常見的場景,如何提升會議效率?且更進一步在知識沉澱上形成閉環?

如流智能工作平台2.0的選擇是軟硬一體的智能會議室系統,把人、裝置、空間三者智能化連接配接起來,實作高效組會排程。

協同辦公市場沒有“赢家通吃”,百度如流2.0如何出奇制勝?

比如,會前,使用者可借助如流AI會議助手智能檢視參會人閑忙,預約最佳時間,秒發會議要求、參會資料;會中,如流會議紀要可将參會者發言儲存記錄并實時語音轉文字,并進行“AI識别”标記重點資訊;會後,自動生成會議待辦,極大提升使用者對會議内容的回溯與梳理效率。

協同辦公市場沒有“赢家通吃”,百度如流2.0如何出奇制勝?

3、智能工作台:輕盈“工作卡”,告别拖延症的神器?

再看看百度如流智能工作台,這是一個員工用于管理工作任務單元的專屬工作台。

在李瑩的設想中,一張張簡單輕盈的“工作卡”,讓任務系統變“小”變“靈活”;同時,如流将工作卡集結在群組、個人工作台或者工作看闆中,以便于統籌群組織。不同崗位的員工可比對個性化工作台,比如,銷售角色工作台将過去五六步才能進入系統檢視和維護的流程,縮短到現在一步即達;HR工作台嵌入了面試官助手和招聘管理子產品,提升招聘效率;管理者工作台從團隊效率跟蹤、團隊協同分析、團隊流程管理3個次元,為管理者提供全局資料支援。

協同辦公市場沒有“赢家通吃”,百度如流2.0如何出奇制勝?

李瑩認為,百度如流“智能工作平台2.0”關注了智能組織進化的三大關鍵點——知識驅動創新、靈活高效協同與自驅發展進化。智能工作平台2.0以此成為組織智能進化的基礎設施,驅動組織自我進化。

2020年12月23日,百度宣布旗下智能辦公品牌“如流”更新為新一代智能工作平台。但如流其實有長達13年百度内部及其合作夥伴自用的曆史,前身是“百度Hi”,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非接觸辦公”的迫切需要下正式對外開放,免費為湖北等疫區企業提供高清音視訊會議、企業雲盤、企業IM等多項服務。

經過一年多時間疊代,随着如流智能工作平台2.0的釋出,如流正将多種智能化功能點“連點成面”,有望給企業員工帶來質變的體驗。

“每個點看起來可能不是一個特别大的變化,但這些點放在一起,讓各個場景中的内容被組織沉澱下來,這些知識可能在日後被二次利用,促進企業生産力實作大的提升。”一位深度參與如流産品研發的負責人告訴我們。

二、協同辦公市場群雄割據,百度選擇“AI+知識管理”

當下,協同辦公賽道越來越火。僅僅疫情後一年多時間裡,幾乎所有具備協同辦公平台能力的網際網路大廠都已經入局了,并且不斷加碼。

“協同辦公行業已經處于爆發前夜,很多玩家看到行業機會後都在往裡面切。”百度如流産品研發負責人告訴我們,“從需求方來講,大型企業、中小企業的規模、形态不同,需要的服務都不一樣,這也決定了各大玩家進來後要自行抉擇,面向企業提供什麼樣的服務。”

協同辦公市場沒有“赢家通吃”,百度如流2.0如何出奇制勝?

當下,我們看到,行業裡有些玩家選擇做連接配接,有的選擇SaaS服務連接配接中小企業……“當基礎功能不分伯仲的時候,百度如流選擇真正去解決根本性問題,也就是從知識這個層面去解決問題。”另一位如流内部負責人士告訴我們。

從這次如流智能工作平台2.0的釋出來看,百度選擇解決根本問題的方式,正是“AI+知識管理”。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曾經說:“知識,将成為一種資源、一種實用利器。”與其他玩家選擇的切入點不同,如流智能工作平台2.0選擇通過新技術讓企業隐性的知識顯性化,成為支援企業創新發展的資産。

“随着知識密集型企業越來越多,企業在雇用一批人時,更需要的是人們運用‘腦海中的知識’,而不是這些人的‘手或腳’。那麼,如何将企業隐性的知識管理起來?”如流産品研發負責人緊接着向我們闡述了“AI+知識管理”的通俗化了解,“在不知不覺中,讓人們将頭腦中的知識沉澱下來,并通過知識庫流轉起來,以供其他人、後來者使用。”

這位負責人認為,知識管理問題可能現在還是一個隐性問題,但企業在日後轉型中将無法繞開它。

值得一提的是,當下,在全球與如流“AI+知識管理”定位相同的産品還幾乎未出現,隻有微軟在2021年初推出的Viva平台在理念上有相似。該平台支援員工互動、學習、福利和知識探索,沉澱企業知識,但由于也僅僅推出一年,Viva的成功與否也需要時間驗證。也就是說,“AI+知識管理”仍是一個涉足者不多的新領域。

可以看到,百度如流的打法和思路不僅在于滿足協同辦公的普通需求,更在于一個中長期的空間。

一位來自如流智能工作平台2.0的負責人認為,縱觀協同辦公賽道,這個企業服務2B市場,很難出現像2C市場“赢家通吃”的現象,它需要服務千萬企業,可能很長一段時間,都會處于群雄割據的局面。

“誰更有特色?到終局的時候,誰看得更遠?誰的理念能解決企業本質性的問題?可能是一個更長遠的事情。”

當下,下一代網際網路“元宇宙”的概念令人們趨之若鹜,究其背後原因,并不是僅僅因為AR/VR帶來的沉浸式視覺沖擊,而是因為,更深層次的資料、資訊、知識甚至是人類組織、社會文化線上上世界“數字孿生”可能帶來一場新的革命。

數字孿生概念一般認為是美國學者Michael W. Grieves在2014年提出,是指實體産品或資産的虛拟複制、實時更新,以盡可能地比對真實世界。

當巴黎聖母院被燒毀,數字孿生的巴黎聖母院能為輔助其快速重建。而當企業面臨各種外部威脅、人才流失等風險,數字孿生的企業“知識”也将助企業謀求更好的生存發展,而這也是百度面向企業做“AI+知識管理”平台的應有之義。

三、“小步快跑”,一場百度内部的“二次創業”

從百度集團的整體業務闆塊來看,以“AI+知識管理”為核心的如流智能工作平台2.0并不是百度的顯著增長點,卻是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看作與“自動駕駛”同等重視的一大創新高地。

李彥宏在北京大學讀大學時,學的正是如何建立一套知識管理體系,這一體系後來逐漸被計算機化了,但他依然不忘“知識管理”這一出發點。

在上一個20年,李彥宏等一代創業者引領着人們進入網際網路時代,使人們能通過搜尋引擎及其他專業知識庫等資訊化手段擷取知識。如今,随着智能時代到來,李彥宏的知識管理理念也疊代為“AI+知識管理”,試圖帶來新的知識管理革命。從百度集團的布局來看,其關注領域從2C市場延伸至更廣闊的2B領域,驅動百度智能雲“第二增長曲線”。

李彥宏曾多次提到,知識管理是AI時代決勝未來的八大關鍵技術之一。

基于這樣的重要性,如流産品的研發團隊在過去一年裡,聯合百度集團員工及外部夥伴進行了“小步快跑”的研發積累。

一位百度如流團隊“AI+知識管理”研發負責人告訴我們,經過多次疊代,這套東西在百度内部口碑非常好。比如,百度集團智能助手首席架構師小度科技CTO朱凱華稱,今年8月份小度首次釋出的智能巨屏電視,就在研發過程中用到如流,将原本一年的開發周期降低到7個月不到;一個幾百人規模的APP應用團隊,用了知識庫+搜尋+推薦一系列産品,實作知識内容的消費量PV增長74%。同時開發速度由6周減少為4周,效果顯著。

回顧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在今年3月的演講,他将百度回港上市定義為百度的“二次創業”。在2005年百度沖刺納斯達克時,百度還是一家純粹的搜尋引擎企業,而現在,叩開港交所大門的百度要成為一家AI生态型企業。而如流團隊與全公司協作研發,也成為“二次創業”中的一個重要代表項目。

除了如流團隊本身及智能雲團隊,各個業務部門的同僚也廣泛參與。比如,一位工程部張同學通過使用,提出文檔層級大綱功能建議;一位營運王同學提出基于知識庫進行會議交流的需求;一位産品李同學,提出讓部門報告産品面向全公司推送的需求,等等,這些回報都得到了快速閉環回報。

如流團隊的一位資深工程師告訴我們,正是通過對這些海量場景化能力進行抽象,如流逐漸将智能功能點連點成面,以一個平台的形式向更多部門乃至金融等領域的外部客戶提供服務。“從理念到最終結果得到了很正向回報,當時覺得很興奮,就像自己的孩子得到了認可。”

“我們選的一個方向不是很具有确定性,‘AI+知識管理’是一個有很多地方需要探索的方向,是以這時候探索的速度是一個關鍵因素。”這位資深工程師說。

“小步快跑”是百度如流這一年的發展狀态。背後,如流的智能工作平台2.0的全景圖已經逐漸顯現,以百度智能雲、AI中台+知識中台為智能數字底座,如流有望以更快疊代速度為企業轉型提供更優質的企業服務産品。

協同辦公市場沒有“赢家通吃”,百度如流2.0如何出奇制勝?

結語:如流成百度AI落地重要新視窗

對于當下面臨資料、資訊和知識激增的各行各業企業來說,智能進化成為一大重要選擇。如果自己不選擇積極進化,那麼就很可能被率先使用新技術的同行狠狠甩在身後。在企業焦慮的背後,是“資訊爆炸”時代中,一個個面臨知識焦慮的員工個人。

如何緩解這些焦慮?如何将AI等新技術與組織業務融合起來?很多企業和員工缺乏一個很好的抓手。百度公司推出的如流智能工作平台2.0正是盯準了這一剛需,為企業和員工提供智能進化的抓手。“知識管理能力不足”這一隐性問題,越來越成為企業生存發展新的重要核心問題。

對于百度自身來說,如流也成為其将AI技術落地企業級市場的一個新視窗,促進其切換到創新驅動的“第二增長曲線”。同時,“AI+知識管理”是一條十分誘人但仍具不确定性的路徑,考驗百度的技術底蘊以及将技術轉化為工程化産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