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化、産業化,從落後到領先,全世界都離不開的“中國制造”。或許我們自己都不了解自己行業在世界所處的地位,其實外國對中國的感官,才是中國最真實的樣子。

世界第一制造大國,中國
2017年,中國制造業的生産總值為15.58萬億,是美國制造業的2.58倍。中國制造占全球制造業的35%,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
中國的制造業有多厲害?
全世界超過5成的家電、6成的水泥、7成的防彈衣、8成的空調、9成的個人電腦都是“Made In China”。
在國外經常有節目用“離開中國制造”為噱頭,有受訪者的印象認為:“我覺得中國制造品質不好,而且很便宜”,還有受訪者直接表示:“我們家沒有一件東西是中國制造的”,剛開始的受訪者面對“中國制造”這一話題都覺得無所謂。結果一經調查發現,家裡的衣服、家具、廚具、電器都是中國制造的。
“中國造”在日韓的滲透率超8成
在日本的節目中,日本人還發現,超過9成的棺材都是中國造的。他們以此認為,在這個世界上,從出生到死亡,沒有人能離開中國制造。
而在南韓,也有這樣一個說法,南韓人的一生永遠離不開三件事情,稅收、死亡和三星。三星品牌在南韓的覆寫率确實是相當高的,而且三星在南韓人心中的地位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與中國産品的滲透率相比,南韓三星僅占20%左右,而生活當中80%的産品都是中國制造。
一個城市滿足一個世界
中國制造,一個城市壟斷一個類目。全球四分之一的家紡自來自江蘇南通的,三分之一的牛仔褲是來自廣州增城的,全球6成的眼鏡是來自深圳的,8成的假發是來自河南許昌的。整個世界的訂單,中國随便一個城市就能搞定。
中國勞工的勤勞,舉世聞名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制造從弱到強,離不開中國勞工們的辛勤勞作。尤其是非洲人對中國勞工的印象極為深刻,非洲勞工表示:“中國人不管是做工程還是做生意,幾乎沒有節假日,每天早上7點上班到晚上6點下班,晚上還要加班。難道中國勞工這麼愛工作嗎?”
非洲人的确不願意加班,哪怕晚下班十分鐘都要向老闆要加班費,不給就起訴公司。他們要充分享受法律賦予他們的休閑,并且他們也無法了解中國人拼命工作的方式。而埃塞俄比亞市政主席曾經說過:“中國人工作很努力,這就是中國很快富起來的原因,而非洲人則沒有這種精神。”
中國,不管是曾經富有,還是曾經落後,從骨子裡,中國人都是能夠吃苦耐勞的民族。當西方國家在享受小資生活的時候,一定有一個國家在為世界負重前行,那就是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