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滹沱記憶》榮獲第27屆中國紀錄片學術大獎

《滹沱記憶》榮獲第27屆中國紀錄片學術大獎

《滹沱記憶》主題曲《滹沱河水長又長》

詞/張志平

曲/劉禮民

唱/周珍珍

畫/傅鋒明、曹峰

《滹沱記憶》榮獲第27屆中國紀錄片學術大獎

《滹沱記憶》榮獲第27屆中國紀錄片學術大獎

《滹沱記憶》榮獲第27屆中國紀錄片學術大獎

12月12日晚,第27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暨第14屆深圳青年影像節在鵬城深圳落下帷幕。由河北廣播電視局、河北廣播電視台、河北中山國文化研究會、中共石家莊市委宣傳部、中共平山縣委縣政府、河北君滋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攝制的五集大型人文曆史紀錄片《滹沱記憶》,在激烈的角逐中脫穎而出,榮獲頗具分量的系列片“十佳”作品獎。

《滹沱記憶》榮獲第27屆中國紀錄片學術大獎

2021年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年份。站在兩個一百年的交彙點,本年度的紀錄片厚重而充滿張力。本屆學術評優活動設立了“單項、欄目、微記錄、短片、長片、系列片”六個大類,秉承“權威、學術、公正”的一貫宗旨,從500餘件應征作品中脫穎而出的入選佳作,既有格局宏大、立意高遠的全景式大片,也有細膩真切、溫馨暖人的短片;既有影像視覺上的藝術蝶變,更有思想内容上的鳳凰涅槃。

《滹沱記憶》榮獲第27屆中國紀錄片學術大獎

《滹沱記憶》以新中國建設年代海河大型水利工程建設為叙事背景,以崗南、黃壁莊兩大水庫建設和移民搬遷、重建家園為内容主體,以大量第一手資料展現水庫建設、搬遷、脫困、重生的艱苦卓絕的發展曆程,以群像的形式讴歌滹沱河沿岸人民在黨的上司下無私奉獻、無限忠誠的奮鬥精神,展現中國共産黨帶領廣大群衆改變落後面貌。評委會在的本片評語中說,《滹沱記憶》回顧了滹沱河流域脫貧攻堅的奮鬥史,生動展現了黨帶領人民走向新生活的偉大曆程,影像風格莊重大氣,作品内容豐富多彩;《滹沱記憶》連接配接的是鄉村振興的未來圖景。

《滹沱記憶》榮獲第27屆中國紀錄片學術大獎

與《滹沱記憶》一起榮獲系列紀錄片“十佳”的作品分别是上海廣播電視台紀錄片中心的《誕生地》、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2020春天紀事》、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等機關的《承諾》、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絕筆》、上海寬娛數位科技有限公司的《智慧中國:前沿科學》、北京五星傳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小小少年》、中國教育電視台的《白山黑水鑄英魂》、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書簡閱中國》、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的《遠方未遠:一帶一路上的華僑華人》。本片總編導張軍鋒代表出品方和創作團隊應邀專程赴深圳出席盛典活動。

《滹沱記憶》榮獲第27屆中國紀錄片學術大獎

系列紀錄片是參評紀錄片六個大類中分量最重的所謂“大片”,是曆次學術盛典中角逐最為激烈的重鎮,獎項分“十佳”、“十優”、“好作品”三個層次,入圍“十佳”系列紀錄片的作品堪稱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的年度“十大紀錄片”。

《滹沱記憶》榮獲第27屆中國紀錄片學術大獎

《滹沱記憶》的創作曆經三年,是繼《平山記憶》《中山國》之後的大型紀錄片“平山三部曲”的第三部。這三部作品由河北省中山國文化研究會會長、河北文史館館員張志平,中國紀錄片界資深導演張軍鋒率創作團隊曆經近10年創作完成,分别于2015年、2018年、2021年在中國紀錄片最高播放平台——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紀錄頻道隆重播出,極大提升了平山在全國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平山三部曲”持續近10年專注于一個縣域的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與精彩呈現,被紀錄片學界譽為耐人尋味的文化現象。

《滹沱記憶》榮獲第27屆中國紀錄片學術大獎
《滹沱記憶》榮獲第27屆中國紀錄片學術大獎
《滹沱記憶》榮獲第27屆中國紀錄片學術大獎

《滹沱記憶》

河北省紀錄片重點扶持項目;

國家廣電總局2021-2025年“十四五”紀錄片重點選題規劃(第一批);

國家廣電總局標明86部慶祝建黨100周年重點紀錄片之一。

顧問

王均偉 孫增武 武鴻儒 王離湘 王韶華

總監制

李社軍 李麗 宋學民

郭純陽 馬建彬 董曉航

出品人

張志平 王韶華

監制

甄玉鋒 冀國鋒 張前鋒

靳軍 殷斌 于樹中

總策劃

張志平

策劃

韓振民 許偉中 李寶林

張慧林 郝春豔 封志傑

總撰稿

張志平 張軍鋒

總導演

張軍鋒

執行總導演

劉亞軍

學術指導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第七研究部

學術支援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

河海大學中國移民研究中心

河北大學華北學研究中心

河北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

協助拍攝

中共河北省委黨史研究室

河北省檔案館

河北省水利廳

河北省崗南水庫事務中心

河北省黃壁莊水庫事務中心

平山縣移民辦公室

平山縣水利局

資料來源:《滹沱記憶》主創團隊

編輯/胡靖

審稿/ 霍文國 闫新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