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些年的國産車一直被大家低估了。很多人可能認為國産車的進步,僅僅是15萬以内的中低端市場。但,筆者想要告訴大家的是,咱們國産車在“高端局”同樣玩得轉,20萬級、25萬級領域先後湧現了紅旗HS5、比亞迪漢,近日中汽資料公布的11月中大型SUV銷量榜顯示,理想ONE以13438台零售量,力壓同級奔馳、寶馬勇奪“MVP”,成為了該細分市場的銷量王者。

如上方榜單所示,貴為一線豪華品牌的奔馳GLE、寶馬X5,在上個月也僅有不到五千台的銷量,即便是曾經霸榜中大型SUV銷量榜的大衆途昂,上個月銷量也才5668台。單從資料來看,理想這次可是壓得它們擡不起頭,畢竟它比第二名還要多出7770台。不過,話說回來,理想汽車到底憑什麼能夠力壓這些一線合資、一線豪華品牌?今天咱們就從品牌方面剖析一下。
品牌定位清晰,瞄準家庭使用者
作為新勢力三強之一,理想汽車擁有一套不同于蔚來、小鵬的産品理念。怎麼說?蔚來走的是服務路線,網絡上的風評也較好,而小鵬則是與特斯拉一樣,走的是技術路線。而理想,則是從家庭用車體驗方面出發,力求為廣大家庭打造一輛高端智能的家用車。而經過銷量與時間的驗證,理想汽車這一路線并未走錯,僅僅用時708天,旗下單車理想ONE的總銷量就突破了10萬台。
裡程焦慮一直是電動車出行的“痛點”,理想ONE則是以一套城市發電、長途用電的全新電動模式,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且可油可電的補能形式,讓長途自駕遊不必再為等充電樁、找充電樁而煩惱。看到這,可能有小夥伴會說,等就等呗,電可比油便宜。對此,筆者并不反駁,但若是全家人出行呢?若是冰雪天、雨天也會等嗎?答案很明顯。
品牌投入不小,産能、技術雙提升
“我們要長期、持續地投入10個點(營收占比10%)以上用于研發費用!”這是李想在接受采訪時,說到的一句話。這可并非是誇大其詞,據官方資料顯示,理想汽車今年第三季度營收為人民币77.8億元(約12.1億美元),而它第三季度的研發成本為人民币8.885億元(約1.379億美元),占比達11.4%。
而這筆錢,不僅是對現有産品的産品力進行完善,還會用于新産品的研發。據悉,NOA導航輔助駕駛功能已經上線,可通過OTA 3.0進行更新。并且,旗下第二款車型X01也将在明年第二季度與大家正式見面,在第三季度開始傳遞;此外,除了研發之外,理想的資金還用在了對常州工廠的擴建,北京工廠的落地,據官方表示若是火力全開,産能将達到50萬台/每年,雙班甚至能到70萬台/每年,保障提車的效率。
銷售網絡日漸完善,後勤保障也跟得上
再好的産品如果沒有良好、全面的銷售網絡,那無疑是“紙上談兵”,理想汽車也深知這一道理,但它并沒有去找尋合作商開設4S店,而是采取了全國直營模式,并提供線上、線下雙管道訂車。同時,截止到今年11月30日,理想汽車在全國已有174家零售中心,覆寫93個城市,且門店位置也基本處于商圈中心,讓使用者能夠在陪家人逛街的同時就把車體驗了。而據官方表示,在今年年底前,門店總數至少達到200家,覆寫100個城市。
而除了日漸完善的銷售網絡外,理想汽車的“後勤保障”也跟得上,截止11月30日,理想汽車已有售後維修中心及授權钣噴中心共236家,覆寫171個城市,為廣大理想車主在日常、長途自駕遊時,提供較為堅實的“後盾”。
總結:理想汽車在銷量上能夠力壓這些一線合資品牌、豪華品牌,其實并不是說它要比對方更厲害很多。畢竟雙方是不同領域,而理想汽車正好趕上了新能源發展的契機,且品牌定位清晰,瞄準了家庭使用者,以一套全新的電動模式解決了現實的裡程焦慮。而不斷完善的産品力,以及逐漸鋪開的銷售網絡,也提供了不少的助力。随着産品陣營逐漸完善,理想汽車勢必會走上發展的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