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家庭的背景下,買車一台中大型SUV毫無疑問是最合适的選擇,中大型SUV空間更大,乘坐舒适性更好,同時裝載能力也更強,而如果這台中大型SUV還能有一些off road的能力,那麼對于一些喜歡長途自駕旅行的朋友來說,就更好不過了。
前一段時間剛好試駕到雪佛蘭開拓者,這台車不僅算是中大型合資城市SUV産品裡入手成本較低的一個選擇,而且通過能力也還不錯,除了内飾粗糙一些,七座大空間不僅能滿足家庭需求,而有了off road能力的加持也就能多幾分詩和遠方的可能性。

首先雪佛蘭開拓者全系是2.0T發動機+9速手自一體變速箱+48V輕混系統的一套動力組合,整套動力系統的最大功率和峰值扭矩分别為237馬力和350牛·米。
這個動力參數在一衆合資中大型SUV中并不是很出色,但亮點在于這套動力系統不僅擁有48V輕混加持,而且2.0T發動機還獨具通用的三段式智能變缸技術,能根據工況實時智能選擇調整氣門升程,在四缸和兩缸幾種工作模式間進行切換。
比如滑行時,就可以暫時關閉兩個發動機氣缸,這在目前的産品中也算一個小小的黑科技了,雪佛蘭開拓者官方給出的油耗是7.1升每百公裡,而在我們的實際試駕中由于綜合了各種情況,當然油耗不會達到這麼低,但确實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省油的,且在駕駛過程中這種“閉缸”的感覺也幾乎完全體驗不到,平順性不錯。
這台車另一個特色是雪佛蘭的Twin-Clutch智能四驅系統,通過多片離合器獨立控制扭矩,主動控制前後橋的扭力配置設定,雪佛蘭開拓者能同時實作左右後輪扭矩100:0-0:100連續配置設定。
再加上雪佛蘭開拓者自身不小的離地間隙,在實際試駕過程中,調到Off-road越野模式,通過控制TCS(牽引力控制系統)和StabiliTrak穩定系統的制動介入時機和發動機扭矩輸出,進一步增強抓地性能和脫困能力,在面對一些輕度越野環境時,比如泥地或爬坡情況,就可以很大程度避免多數城市SUV常見的輪胎打滑現象,隻要穩住油門想要通過并不難。
作為中大型SUV,雪佛蘭開拓者車身長度接近 5米,軸距2863mm,擁有有五座和七座兩種版本,忽略掉應急使用的第三排座椅的話,雪佛蘭開拓者前兩排座椅的乘坐空間和舒适性都很不錯。
前排10向電動調節、座椅加熱等配置不缺,第二排地面幾乎純平,座椅前後以及靠背角度都可以調節,縱向空間也不錯,而且第二排除USB接口還有一個220V電源插口。
而整個尾箱空間,第三排放倒時達到883L,二三排均都放倒時可達1970L,這樣一個大空間内即便是折疊床、山地車等大型裝備也能容納,不管是對于奶爸還是多人家庭來說,外出想要攜帶一個類似于嬰兒車等裝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雪佛蘭開拓者的車内配置還算不錯,在頂配版本上BOSE音響系統、三區獨立全自動空調系統、ANC主動降噪系統、L2級的智能輔助駕駛等基本功能都不缺。
但在整個内飾設計、用料的豪華質感上,則明顯是雪佛蘭開拓者的短闆了,一些類塑膠材質飾闆相比起同級别其他中大型SUV的内飾總稍顯一些粗糙感。
這應該也和雪佛蘭開拓者這台車的定位有關,雪佛蘭開拓者全系售價區間在22.99-33.99萬元之間,22.99萬的入門車型價格幾乎比一些緊湊型SUV的頂配車型還要低,再加上雪佛蘭終端市場的優惠力度也不小,在中大型SUV這個級别内,可以想像雪佛蘭開拓者最終這個入手價格會有多大誘惑力。
是以雪佛蘭開拓者整台車就是一台空間夠大、動态表現不錯同時還具備一些off road能力,但并不太追求豪華性的産品,内飾糙一些也就無所謂了,其定位也就是中大型SUV裡一個比較有成本效益選擇,要知道算是雪佛蘭開拓者的同門師兄弟别克昂科旗,起售價格足足比雪佛蘭開拓者貴了7萬塊,兩者可是一樣的平台一樣的動力系統近乎一樣的尺寸。
是以對于消費者來說,如果你更在意實際使用功能、空間等基礎要素,對于豪華性等要求不大,那麼雪佛蘭開拓者确實一個相對很值得選的車型。
最後,除了雪佛蘭開拓者,空間大、乘坐舒适的中大型或中型SUV還有哪些值得選?
豐田漢蘭達肯定是其中之一,不僅保值率更高,可靠性、油耗也都更好,但豐田漢蘭達的起售價要貴了近3萬(25.88萬起售),而且豐田漢蘭達終端無優惠,最終落地下來會比雪佛蘭開拓者成本高很多。
福特銳界和價格區間和雪佛蘭開拓者重合度很高,兩者在動力表現上也相差不大,不過福特銳界的車身尺寸比雪佛蘭開拓者要小一些,空間相比雪佛蘭開拓者稍有劣勢。而同為中大型SUV的江鈴福特領裕,在空間上就和雪佛蘭開拓者就差不多,且福特領裕16.98萬的起售價格更低,頂配車型也和雪佛蘭開拓者入門車型價格相差無幾,不過福特領裕的問題在于全系兩驅,沒有四驅可選,使用場景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