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茫曲文學」黃沙頭——沙漠綠洲,精神高地

作者:流彩貴南
「茫曲文學」黃沙頭——沙漠綠洲,精神高地

在青藏高原的東南部,有一片近342萬畝的沙漠化土地(其中沙漠面積達142萬畝),沙漠每年以5—15米的速度向東移動,嚴重影響了當地的交通樞紐和正常的生産生活,這裡就是木格灘—黃沙頭。從衛星雲圖上看,它猶如一條蠢蠢欲動的狼舌緩緩移動,正在吞噬着美麗的貴南草原。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貴南各族人民為了保護自己賴以生存的家園,團結一心開始向木格灘沙漠宣戰,通過二十五年的堅持不懈的努力,沙漠停止不前,荒漠變綠洲,防沙治沙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為此,當地政府在黃沙頭建造了一座吐谷渾城堡(高原生态教育基地,裡面陳列了一些曆年來治沙的工具、照片等),其寓意是用這座仿古式建築将移動的沙漠牢牢鎖在了黃沙頭,讓它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守衛着貴南地區的生态安全。

「茫曲文學」黃沙頭——沙漠綠洲,精神高地

牢記使命,誓将荒漠變綠洲

很難想象,半個世紀前這裡是“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栖樹”的荒僻之地。木格灘,在貴南縣境中部,地勢遼闊,呈長方形,西至龍羊峽庫區,北至沙溝河岸,南至茫拉河,東與茫什铎草灘相連,面積1313平方公裡,為全縣最大的灘地。木格灘自古素有“沙洲”之稱,《魏書·吐谷渾傳》記載:“阿才立自号骠騎将軍、沙洲刺史,部内有黃沙,周回數百裡,不生草木,因号沙洲。”《宋書·鮮卑吐谷渾傳》描述得更為具體,“其國西有黃沙,南北一百二十裡,東西七十裡,不生草木,沙洲是以為号。”《通鑒·晉紀》三十六,胡三省《注》中引段國《沙洲記》中雲:“澆河郡西南一百七十裡有黃沙,南北一百二十裡,東西七十裡,西極大楊川,望之若人委糟糠于地,不生草木,蕩然黃沙,周回數百裡。”因晉時貴南屬澆河郡管轄,治貴德,因之上文所述木格灘之位置與現今吻合,所指木格濰無疑。李文實先生在《吐谷渾國地理考略》一文中說:“穆格是今藏語。饑馑荒災之意。我想引申為荒漠。這與蕩然黃沙有關,不生草木相應。穆格則是吐谷渾原語,與今之藏語不甚相遠,可能與古西羌語也有一定的聯系。”又說:"莫河、莫賀、莫何同音異譯,都是沙洲的本名(今藏語木格、或系即為吐谷渾語根)",他還說:“莫賀與穆格乃一音之轉”,漢語稱之為穆格灘,以後逐漸演變,稱之為木格灘。

「茫曲文學」黃沙頭——沙漠綠洲,精神高地

為了改變木格灘“沙進人退”的嚴峻形勢,從1996年開始不服輸的貴南人将沙漠化治理列為全縣頭等大事。一人,一鐵鍬,一輛架子車,就這樣立下愚公志,開始了“零碎敲打”的治沙模式……那一刻,貴南的黃沙迎來了新的命運,幹部、師生、軍人民兵、群衆全員參與,他們自備糧草,風餐露宿,日夜奮戰,在沙漠區域開展了規模空前萬畝治沙造林活動,面朝黃沙背朝天,朝朝暮暮不得閑,誓讓肆虐的黃沙低頭。

「茫曲文學」黃沙頭——沙漠綠洲,精神高地

二十五年後的今天,木格灘周邊黃沙頭地區森林覆寫率由1996年的2.6%提高到現在的19.24%,累計投資14.5億元,治理沙化面積達13萬公頃,其中2.6萬餘公頃沙漠得到有效治理,貴南縣也先後被評為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和全國防沙治沙先進機關。曾經的沙漠已經逐漸變回了綠洲,貴南8萬兒女搶回了消失的綠色,在貴南高原,每一抹綠色的背後都有一段壯麗故事......

「茫曲文學」黃沙頭——沙漠綠洲,精神高地

艱苦奮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

如今,黃沙頭的第一代治沙人們已至暮年,很多都已離開了自己的工作崗位,是他們用理想和信念,用青春和熱血鑄就了“綠色豐碑”,所凝結的“貴南治沙精神”,也跨越時空薪火相傳。

1996年到黃沙頭的第一代治沙技術員湛文禮說,選擇了林業,就是選擇奉獻,他長期工作治沙生産第一線,始終如一的鐘愛他的事業,幹一行、愛一行,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直至2021年退休。他先後擔任過林業站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進階工程師。

「茫曲文學」黃沙頭——沙漠綠洲,精神高地

1968年出生的譚明生是河南臨颍人,大學剛畢業就紮進了黃沙頭。“幹林業的都默默無聞,因為你做的事情,三四十年後才能看到結果”他說,從1995年到縣林業局,開始從事生态建設和防沙治沙工作。1997年開始他參與國家攻關課題,并在黃沙頭固定的半固定沙丘上試驗楊柳深栽造林,取得成功并獲大面積推廣,在試驗成功的基礎上連續十年在黃沙頭進行治沙造林,使以前不毛之地變成了沙漠綠洲。

「茫曲文學」黃沙頭——沙漠綠洲,精神高地

80後出生的尹炳芬和何少俊是一對夫妻,兩人都從事林業工作。“幹農業的平時都很忙,節假日和周末都很少休息,晚上加班是常事。平時不但照顧不了家人,兩個年幼的孩子還要婆婆公公照看,我真的虧欠他們太多了,沒有盡到一個女兒和母親的責任”說到這時尹炳芬眼裡閃爍着晶瑩的淚花。“但為了讓生我養我的這片土地山更青、水更秀、天更藍,為了給子孫後代留下一片淨土,我們将緊握前輩們的接力棒繼續奮力前行。”她滿懷自信地說道。

「茫曲文學」黃沙頭——沙漠綠洲,精神高地

多傑加是森多鎮完秀村人,也是一名黃沙頭的護林員,每到防火重點時期,他每天早出晚歸,背着水壺,拿上炒面,穿梭在自己的守護的管轄區内。“在沙漠裡種一棵樹不容易,種活一棵樹更不容易,我們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這裡的每一棵樹。”這是多傑加的肺腑之言。

「茫曲文學」黃沙頭——沙漠綠洲,精神高地

千裡之堤,毀于蟻穴。這片綠色是貴南幾代人用汗水澆灌出來的,來之不易,守護好這片綠并非易事。一點火星、片刻大意、工作不負責,都可能讓這片林海毀于一旦。

貴南縣林草局局長譚明生說,二十五年來,一代代貴南人聽從黨的召喚,用心血和汗水創造了荒漠變綠洲的綠色奇迹,生動诠釋了敢于擔當、堅韌不拔、軍民團結,戰天鬥地的貴南治沙精神,以及忠于黨和人民事業的使命擔當。

「茫曲文學」黃沙頭——沙漠綠洲,精神高地

綠色發展,續寫當代傳奇

在貴南各族幹部群衆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在黃沙頭築起了一道牢固的“綠色長城”,有效阻滞了木格灘沙漠的向東蔓延,不但維護了庫區及周邊地區的生态安全,還為龍羊湖生态系統的穩定和優良水質提供了保障,確定一河清水向東流。

「茫曲文學」黃沙頭——沙漠綠洲,精神高地

如今,黃沙頭良好的生态環境資源和豐富的物種資源,使其成為高原珍貴、天然的物種基因庫,這裡是植物的王國,現有維管束植物32科71屬135種,其中包括IUCN名錄中的近危物種2種,它們是西藏沙棘和角盤蘭,主要水生植物有篦齒眼子菜、穗狀狐尾藻、杉葉藻、狹葉香蒲等;這裡是野生動物的天堂,野生脊椎動物共有36科83種,其中鳥類種數最多,有58種,包括國家I級重點保護鳥類金雕1種,II級重點保護鳥類灰鶴、鸢等13種,珍稀物種占總物種數的24.1%。這裡既是寄托人類鄉愁的有形物語,又是寄居鳥兒們的理想住所。也會給人們帶來“袅袅大堤邊,青青一樹煙”、“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縧”以及“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的詩意聯想。

「茫曲文學」黃沙頭——沙漠綠洲,精神高地

走綠色發展之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是造福子孫後代的偉大工程。黃沙頭之路就是播種綠色之路、捍衛綠色之路、發展綠色之路,如今的黃沙頭被譽為“水的源頭,雲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動物的天堂”。近百年來黃沙頭由綠變沙、再由沙成綠的滄桑演變,為人與自然必須和諧共生提供了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與教訓。

「茫曲文學」黃沙頭——沙漠綠洲,精神高地

“保護生态是“國之大者”。我們将牢固樹立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繼續秉承和發揚貴南治沙精神,統籌沙漠保護與合理利用的協調發展,持續推進全國防沙治沙示範縣建設,總結經驗推廣先進技術,為維護黃河上遊生态安全作出更大的貢獻。”譚明生說。

「茫曲文學」黃沙頭——沙漠綠洲,精神高地
「茫曲文學」黃沙頭——沙漠綠洲,精神高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