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棣登上皇位後,竟如此對待大哥朱标的妻子和兒子,太真實

在經過近4年的靖難之役之後,利用建文帝朱允炆缺乏謀略,更在内部有徐增壽的通風報信,朱棣終于攻破南京城,而建文帝朱允炆則不知所蹤。

在群臣的連番勸進之後,朱棣終于“迫于無奈”登基。而在登上皇帝寶位後,又該如何處置大哥朱标的妻子以及自己的子侄們呢?雖然被後世稱為明君,但在對待大哥朱标的妻兒之時,也更能讓我們看懂權利之下的血腥。對開國功臣可以“狡兔死,走狗烹”,而對皇位但凡有威脅的也一定會盡皆屠戮,不管是誰,關系親疏。

朱棣登上皇位後,竟如此對待大哥朱标的妻子和兒子,太真實

朱标,是朱元璋的長子,生母乃是馬皇後。備受朱元璋喜愛,在朱元璋稱吳王時,便已經立為世子,朱元璋更是為他選配良師,李善長、徐達、常遇春、馮勝、劉基、湯和等開國功勳都領東宮官職,1371年,還為他許配了常遇春的女兒常氏為妻,随後又娶太常寺卿呂布之女呂氏,本按照朱元璋的打算,有能臣更有賢内助,備受恩寵的朱标可以順利接替他,擔綱朝政,繼承大寶之位。

而朱标在太子期間,常氏為他生下二個兒子——朱雄英與朱允熥。但是長子朱雄英,1382年便早逝,年僅8歲。而妻子常氏,則于1378年便早早的去世。呂氏則為朱标太子生下了後來的建文帝朱允炆,以及朱允熞、朱允?。如此一來,朱标太子也便有5位兒子。

朱棣登上皇位後,竟如此對待大哥朱标的妻子和兒子,太真實

明太祖朱元璋本安排的妥帖,可惜的是1392年5月17日,朱标太子一場大病溘然而逝。而朱允炆,則就在父親朱标病逝,大哥朱雄英早故,常氏去世如此之多的巧合之下,被扶正,成為皇太孫。是以說,有時候我們不得不說,一個人的成就與否,乃是時耶命耶運也的結合。朱允炆最後能夠成為皇帝是如此,但又被朱棣趕下台更是如此。而在1398年朱元璋去世之後,年輕的朱允炆登基稱帝。

在登基為帝後,朱允炆便開始着手削藩。當然對于其兄弟,還是優厚有加。三弟朱允熥被封為吳王,四弟朱允熞被封為衡王,五弟朱允?被封為徐王。在建文帝為帝伊始,便聽從老師黃子澄、齊泰與方孝孺等的意見,着手進行削藩,而開始其實也并無太多的阻力,在中央有着絕對實力之下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而周王、代王、湘王、齊王、岷王五位親王先後被廢。

朱棣登上皇位後,竟如此對待大哥朱标的妻子和兒子,太真實

但是時勢亦變,一個人僅僅有運氣還是不行的,更需要的對時局的把控能力,對命運的掌控力,盡管朱元璋為自己痛愛的孫子留下了50萬大軍,以及女婿梅殷佐助,但是與朱棣相比,建文帝還是太過稚嫩,而政治家的鬥争從來都是你死我活的。錯用腐儒,以及纨绔子弟李景隆,對徐增壽的姑息養奸,也讓他在這場看似本應該完勝的戰役中一敗塗地。最後自己落得一個下落不明的結局,而自己的母親與兄弟的結局則就更加慘烈。

朱棣登上皇位後,竟如此對待大哥朱标的妻子和兒子,太真實

母親呂氏,在自己登上帝位後,被尊為皇太後。更是在朱棣打到金川門之時,親自前往朱棣大營,當然這一切已然于事無補。而在其趕回宮中之時,卻見大火已經燃起。而呂太後也便與建文帝一般有了諸多猜測。或者說,一同葬身火海,亦或者藏身民間,也有說其被安置于懿文太子陵最後大火燒死一說。而朱棣也不客氣,上台便将大哥朱标的帝号薅奪,改為為懿文皇太子,呂太後也被降為''懿文太子妃''。

而對于吳王、衡王、徐王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在将這3個子侄由親王降為郡王之後,朱棣将朱允熥、朱允熞安置在漳州、建昌,但是對于多疑的朱棣而言,他們依舊還是威脅,轉而又将二人召回,并且以不能匡正建文帝的緣由,直接廢為庶人,軟禁在鳳陽。1417年,在經過了十多年的庶人生活之後,谷王朱橞卻突然詐稱蜀府崇陽王朱悅燇為''建文君'',意在謀反,而朱允熥則突然暴卒,年僅39歲。朱允熞也同年而逝。而這其中的兇手也大抵能夠忖度一二。

朱棣登上皇位後,竟如此對待大哥朱标的妻子和兒子,太真實

當年大哥朱标最小的兒子徐王朱允?,雖然年齡較小,隻是被降為郡王改封為瓯甯王,也并未囚禁于他,隻是将其安置于懿文太子陵,可惜的是身為皇家陵寝之地,竟然發生大火,而他也自然而然的死在了火裡。

朱棣在登上大位之後,為表不同,又恢複了五王封号,但是他真的與建文帝有不同嗎?在維護皇權至上這一點上,作為皇帝他們并無不同。在穩定了政權之後,他亦然開始了削藩。即便是對在大火中不見蹤迹的建文帝,朱棣都進行了長達數年的找尋。連鄭和下西洋這樣重大的航海行動都有着“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迹之”的記載。

參考資料:《明史》、《鄭和傳》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