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軍250萬進攻柏林,700萬德軍無力回天?看雙方作戰部隊真實數量

1945年3月起,蘇聯紅軍逼近德國東部本土,目标直指納粹首都柏林,此時德國國防軍及其武裝黨衛軍仍然有700萬之衆。然而在柏林戰役中,面對蘇軍三個方面軍250萬的猛烈進攻,德軍卻隻能集結起不足100萬人應戰,最終柏林陷落“帝國毀滅”希特勒自殺,那麼,德軍的兵力都“去哪兒”了呢?

蘇軍250萬進攻柏林,700萬德軍無力回天?看雙方作戰部隊真實數量

劇照

顯然軍事愛好者誤解了戰争時期軍隊的成分架構,一般而言,所謂軍隊數量是指某國全部軍事人員的總數,但是其中相當一部分并不能扛槍上戰場,比如後期、機關、地勤、院校等等。是以軍隊要分成“作戰部隊”和“非作戰部隊”兩大類,所謂德軍尚存的700萬人,其實作戰部隊已經數量有限了。

根據朱可夫回憶錄的資料記載,至1944年底納粹德國實有軍隊數量940餘萬人,其中作戰部隊僅540餘萬人。也就是說,希特勒手底下有400萬人是穿着軍裝的“廢物”,他們在戰場上發揮不了什麼作用,并且在戰争中也沒什麼大的損失。包括蘇軍也是如此,在1000多萬軍隊中作戰部隊實際隻有670萬人。

蘇軍250萬進攻柏林,700萬德軍無力回天?看雙方作戰部隊真實數量

是以要從專業的軍事角度看問題,而不是簡單的數人頭,非作戰部隊隻是野戰軍戰鬥力的支撐,但其自身在大兵團會戰中的戰鬥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例如黨衛隊看守集中營的“骷髅部隊”,你看他們虐待和殺害戰俘、猶太人的時候雖然牛皮哄哄的,美國大兵一來他們要麼逃跑要麼投降,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抵抗,他們不是很忠誠和狂熱嗎?沒有用,治安武裝在正規野戰軍面前,開火也隻有被碾壓的份。

蘇聯紅軍在1945年初的不斷推進中,經過波蘭戰役和東波美拉尼亞等戰役,又粉碎了德軍大批前線部隊,其中“中央集團軍群”等于被全殲。到柏林戰役打響前,德國穿軍裝的“總人頭”下降到700餘萬,去掉400萬上不了戰場的,德軍野戰部隊其實隻有300來萬人了,并且嚴重缺乏有經驗的基層軍官和老兵,蘇德戰場确實是殘酷的絞肉機。

蘇軍250萬進攻柏林,700萬德軍無力回天?看雙方作戰部隊真實數量

柏林戰役不是簡單的城市巷戰,柏林能否守住主要看外圍防線支撐多久,在300萬殘餘部隊中希特勒調集了100萬人投入柏林保衛戰,已經是非常大的比例了。簡單算算就知道,蘇軍有接近700萬野戰部隊,除去用于柏林方向的三個方面軍250萬人,另外那450萬人幹嘛去了?

當然是在其它地區殲擊德軍殘餘野戰力量,比如庫爾蘭、比如捷克、比如匈牙利等等,别忘記了,西線還有上百萬美英盟軍正在挺進德國本土,希特勒已經接近于“無限敞開西線”了。另外,德軍在意大利北部還有凱塞林的“G集團軍群”和在北歐的挪威集團軍,也占去了幾十萬的兵力份額。

蘇軍250萬進攻柏林,700萬德軍無力回天?看雙方作戰部隊真實數量

根據朱可夫的判斷,希特勒在柏林周圍共集結了120萬軍隊(100萬在外圍防線,20萬城市守備部隊),筆者感覺這一數字都有所虛高,蘇聯人有誇大自己攻擊難度之嫌。實際情況是,連外圍帶城市總共能有100萬人就不錯了,在歐洲廣袤的戰場上,希特勒能集中三分之一的野戰部隊防守柏林,已經是竭盡所能了!

德軍在柏林方向集中了10400門火炮、1500輛坦克和3300架飛機,這些技術兵器已經是希特勒的大部分家底。而遠在匈牙利的黨衛第6裝甲集團軍,到後來被打的隻剩40輛坦克,德國軍力重心所在,一目了然。在柏林東側的維斯瓦河以及奧德河戰役中,蘇軍又粉碎了德軍60個師的力量,曾經由希姆萊擔任總司令的所謂“維斯瓦集團軍群”基本不複存在,柏林門戶大開。

蘇軍250萬進攻柏林,700萬德軍無力回天?看雙方作戰部隊真實數量

是以到城市巷戰開始時,整個柏林地區的德軍隻剩下40餘萬人,且被分割成兩個孤立的集團:“柏林叢集”和“法蘭克福—古本叢集”,希特勒大勢已去,柏林的陷落隻是時間問題。

特别注意,蘇軍在柏林戰役中損失的30萬人,不是都躺在柏林街區上,因為德軍在城市裡隻剩20餘萬人,并且包含許多黨衛隊和“人民沖鋒隊”員,如果消滅這些人蘇軍還要犧牲30萬的話,那簡直也太水了。實際上,這30萬人是整個柏林戰役的損失,大部分是犧牲在維斯瓦河和奧德河的戰場上。

蘇軍250萬進攻柏林,700萬德軍無力回天?看雙方作戰部隊真實數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