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時有個有趣的現象,俄國老兵勸新兵,在戰場上盡量别戴鋼盔

對于士兵而言,鋼盔和防彈衣無異于第二條命,鋼盔可以保護頭部,而防彈衣可以保護軀幹,保護内髒。

當頭部或是内髒被槍支擊中,基本上算是徹底涼涼。

二戰時有個有趣的現象,俄國老兵勸新兵,在戰場上盡量别戴鋼盔

在二戰的時候,防彈衣這種東西雖然開始存在,但卻并不普及,更何況當時的蘇聯在裝備這一方面也不算特别強,能夠取勝主要靠着士兵堅韌的毅力與較多的人口。

這時候,對于士兵而言,頭盔的重要性就顯露了出來,基本上在戰壕裡放冷槍,隻要不是倒黴的被精準命中,都是沒有什麼危險的。

但是對于蘇聯經曆過二戰的老兵而言,戴頭盔卻是一件及其多餘的事情,相比于戴頭盔,他們更願意脫掉頭盔帶上布帽直接上陣,這又是為何?

筆者分析,這主要是兩個原因,其一,蘇聯的頭盔太過笨重

蘇聯是一個工業大國,但是二戰時期的蘇聯,在頭盔方面卻做的不夠好,蘇聯的頭盔足足有四斤重,雖說在強度方面可能不錯,但是在重量上卻是大大的超出了可接受的範圍。

頭盔過重,會導緻什麼?

首先,頭盔過重,會導緻士兵難以靈活的轉動腦袋,及時發現敵情,戰場上的形勢變幻莫測,瞬息萬變,誰都不知道什麼時候背後就會多出來一個放冷槍的家夥,所有人都是小心翼翼的,如果不能及時轉頭,最終必将導緻士兵被射成馬蜂窩。

戰場上,能活到最後的,往往不是皮糙肉厚的人,反而是那些精煉,能夠避開危險的人,多一個頭盔,無疑是讓自身更加危險。

二戰時有個有趣的現象,俄國老兵勸新兵,在戰場上盡量别戴鋼盔

其次,當時蘇聯的頭盔帶起來舒适度不足。

不像是現在的很多頭盔,無論在舒适度方面,還是重量方面,都做得很不錯,當時的頭盔大部分都是帶起來很難受的鋼盔,先不說帶上以後行動不便,單單是帶上一個鋼盔,夏天的時候會極其熱,而冬天的時候又會極其冷,可以說戴頭盔的确很遭罪。

當然了,現在的很多頭盔跟以前的早已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無論是在重量上,還是在舒适度上,現在的很多頭盔都做得很不錯,既能讓士兵避開危險,又能保護士兵,可以說是如今士兵必備的東西。

二戰時有個有趣的現象,俄國老兵勸新兵,在戰場上盡量别戴鋼盔

在那個年代,鋼盔雖然已經存在,但是實用性卻不強,這也正是不少參加過二戰的老兵得出來的結論,也是是以,才會有老兵勸說新兵不要戴鋼盔的說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