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為何派馬谡鎮守街亭,而不是趙雲呢?

諸葛亮北伐,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一統中原,從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後兵出漢中,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争。其中,就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來說,因為出其不意,加上魏國準備不是非常充分,是以是最有希望成功的一次。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時,導緻隴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無力抵抗,天水、南安太守甚至棄守城向東逃竄,魏國天水守将姜維、梁緒、尹賞、上官雝等投降諸葛亮,雍州刺史郭淮則退往上邽固守待援。頃刻間隴右五郡(隴西、南安、天水、廣魏和安定)有三郡投降了諸葛亮,僅有廣魏郡和隴西郡拒不投降。隴西郡太守遊楚堅決抵抗。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為何派馬谡鎮守街亭,而不是趙雲呢?

對于這一情況,曹魏整個朝廷“朝野恐懼”。不過,大家都知道,因為馬谡失守街亭,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最終功虧一篑。馬谡失守街亭後,諸葛亮失去重要據點,進退無據,無法再戰,于是,遷西縣一千多戶撤回漢中。後馬谡與将領李盛、張休等人被處死,黃襲被奪兵權。那麼,問題來了,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為何派馬谡鎮守街亭,而不是趙雲呢?

首先,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蜀漢五虎上将隻剩下趙雲一人,也即關羽、張飛、馬超、黃忠都已經去世了。在此基礎上,對于趙雲這位名将,自然也參加了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的戰役。不過,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時,并沒有安排趙雲來鎮守街亭,而是将這一重任交給了缺乏實戰經驗的馬谡。對此,在筆者看來,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之是以不派趙雲鎮守街亭,而是用馬谡,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點。一方面,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時,趙雲同樣負有重任。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為何派馬谡鎮守街亭,而不是趙雲呢?

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出兵北伐,宣稱将由斜谷道出兵,并令趙雲、鄧芝為疑軍,占據箕谷。在得知諸葛亮進攻的消息後,曹魏大将軍曹真率領大軍阻擋,諸葛亮令趙雲、鄧芝在斜谷道阻擋曹軍而自己率領蜀軍主力進攻祁山,趙雲、鄧芝由于兵弱敵強,失利于箕谷,但是,趙雲及時聚攏部隊,固守箕谷,沒有造成大的損失。蜀漢士兵撤退時,趙雲親自斷後,阻止曹軍追擊,是以物資和人員的損失都不大。不過,這是因為趙雲這位老将經驗豐富,才能将蜀漢一方的損失降到最低。如果換做其他缺乏經驗的武将,很可能就要全軍覆沒了。

進一步來說,在箕谷之戰中,趙雲、鄧芝率領的隻是一支偏師,作為疑兵來吸引曹真率軍的曹魏主力。是以,如果兩軍真的交戰,趙雲一方根本是螳臂當車,瞬間會被對方消滅。是以,在筆者看來,正是因為這場戰役的難度實在太高了,當時的蜀漢陣營中,除了趙雲,應該隻有魏延可以勝任了。當然,魏延當時需要留在諸葛亮身邊,幫助其攻城略地,是以,諸葛亮将這一重任交給了趙雲。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為何派馬谡鎮守街亭,而不是趙雲呢?

在此基礎上,如果讓趙雲去鎮守街亭的話,确實有機會在街亭擋住張郃。因為在街亭之戰中,馬谡在街亭違反諸葛亮節度,舉措煩擾,更加舍棄水源,選擇登上南山據守而非占據山下的城鎮;禆将軍王平曾多番規勸,但馬谡都不接納。張郃到後,包圍山上,又斷絕山上馬谡軍的水源,并且大舉進擊,大破馬谡軍,士卒四散,潰不成軍。是以,趙雲隻要按照諸葛亮之前的安排,完全有機會守住街亭的。不過,街亭這一邊很可能不會有問題了,但是,吸引曹魏主力的箕谷之戰,自然沒有合适的人選了。如果讓馬谡來指揮箕谷之戰的話,很可能會給蜀漢帶來更大的損失。

對此,在筆者看來,在箕谷之戰中,趙雲率領的疑兵,之是以能吸引曹真率領的魏國主力,促使對方一開始不敢輕舉妄動,這也是因為趙雲多年征戰積累的威望。趙雲跟随劉備将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是以,對于趙雲這位成名已久的老将,曹真自然是比較熟悉的。是以,當趙雲帶着少量兵馬出現的話,曹真一開始是不敢貿然行動的。而這,無疑會給諸葛亮平定隴右争取一定的時間。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為何派馬谡鎮守街亭,而不是趙雲呢?

不過,因為馬谡失守街亭,趙雲這一邊也沒辦法繼續牽制曹真了。在此基礎上,因為馬谡是一位缺乏經驗的武将,如果讓他來指揮箕谷之戰的話,不僅起不到牽制曹真的作用,反而會給蜀漢帶來更大的損失。另一方面,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中原時,之是以用馬谡來鎮守街亭,也是希望培養馬谡這位将領,進而為蜀漢提供更多的人才。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為何派馬谡鎮守街亭,而不是趙雲呢?

最後,馬谡最初以荊州從事的身份跟随劉備進入蜀地,先後任綿竹縣令、成都縣令和越嶲太守。馬谡才氣器量超過常人,喜好議論戰事謀略,丞相諸葛亮對他深為器重。值得注意的是,劉備臨終之時對諸葛亮說:“馬谡言語浮誇,超過實際才能,不可委任大事,您要對他多加考察。”不過,諸葛亮還認為不是這樣,讓馬谡擔任參軍,時常接見一起談論征伐謀略,從白天直到黑夜。是以,諸葛亮是非常器重馬谡這位将領的,特别是在姜維沒有歸降蜀漢之前,馬谡很可能是諸葛亮的接班人之一。在此基礎上,第一次北伐中原的時候,諸葛亮選擇将鎮守街亭的任務交給馬谡,以此來考驗和培養馬谡。如果馬谡能夠完成這一任務,那麼,他在蜀國武将中完全可以平步青雲,乃至于在諸葛亮去世後,承擔起北伐中原的重任。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為何派馬谡鎮守街亭,而不是趙雲呢?

不過,最後的情況表明,馬谡和趙括一樣,都是紙上談兵之輩,真正遇到考驗的時候,往往都沒有遵循實際的情況,而是擅自行事,最終吃到了敗仗。在長平之戰中,趙括紙上談兵,讓趙國損失了45萬精銳士卒。而在街亭之戰中,馬谡不聽勸谏,導緻蜀國第一次北伐曹魏功虧一篑。一定程度上,正是因為馬谡這位人才的培養計劃以失敗而告終,促使諸葛亮将目光放在了姜維等人身上。至于在街亭之戰中提出正确意見的王平,也是以嶄露頭角,成為蜀漢中期的一員大将。而這,或許就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了。對此,你怎麼看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