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卧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兩者皆有的劉備為何失敗?

而在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有一位十分厲害的隐士,他教出來許多厲害的徒弟,相信很多人心中已經有答案了,此人便是水鏡先生司馬徽。他為人清雅,學識廣博,更有識人之明。他不喜歡政治卻十分喜歡結交朋友,是以很多地方官僚都比較巴結司馬徽想要讓他推薦人才。

卧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兩者皆有的劉備為何失敗?

當年劉表曾就親自去拜見他,想要将司馬徽招入府邸。但是司馬徽看出劉表心胸狹隘,沒有大志向,在亂世之中難成大事。是以即不與劉表講天下大勢,也不向劉表推薦人才,更别談自己出山了。

後來劉備來到荊州,結識了司馬徽。當時的劉備雖然寄人籬下,當時司馬徽卻看出劉備身上與王者之氣,于是便向劉備推薦了徐庶,後來徐庶的母親被曹操脅迫,徐庶也不得已去了曹營,司馬徽又向劉備推薦了兩個人。

卧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兩者皆有的劉備為何失敗?

這兩個人想必大家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一個是諸葛亮,另一個便是龐統了。他們一個号卧龍一個号鳳雛。司馬徽甚至說:“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由此可見司馬徽對此二人的推崇程度。

其實史料記載,徐庶走的時候也曾向劉備推薦了身居卧龍崗的“卧龍”諸葛亮,或許正因如此劉備才先找的諸葛亮吧。從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劉備不辭辛苦三次來到諸葛亮家終于将諸葛亮請出了山。

卧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兩者皆有的劉備為何失敗?

諸葛亮在《出師表》上也寫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苟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龐統則是在諸葛亮之後招納的了,史料記載龐統長得不咋樣,甚至看上去并不聰明。司馬徽看出了龐統的特别之處,但是劉備卻沒有這等識人之明。初來乍到的龐統還被劉備安排到了耒陽做縣令,因在任期間不理縣務,還被免官了。

卧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兩者皆有的劉備為何失敗?

後來東吳魯肅寫信給劉備親自擔保,諸葛亮也對劉備常常提起龐統,後來劉備才重用了龐統。可惜的是龐統在劉備攻伐劉璋的時候不幸中箭身亡,從此世間再無鳳雛龐士元。而劉備盡管一人得盡卧龍鳳雛卻也沒能安得天下。

卧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兩者皆有的劉備為何失敗?

其實在司馬徽推薦卧龍鳳雛的時候,還有下半句話:“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如此看來,真的也是劉備時運不濟,命中注定大漢不能複興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