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敗後,各戰勝國首先要處理的就是日本戰俘。蘇聯當時俘虜了60多萬日本戰俘,他們沒有将這些人歸還日本,而是把他們趕到寒冷的西伯利亞,讓他們在那裡做苦力贖罪,他們起的比雞早,睡的比狗晚,吃的比豬差,這些日本在西伯利亞挖礦、砍樹、修鐵路,也算是為戰後的蘇聯恢複生産建設出了一份力,最後能活着回國的日本還不到一半,大部分都累死在西伯利亞,也算是罪有應得。

今天說的不是戰俘問題,而是那些随軍來到中國的日本女人,這些日本女人有日軍家屬、後勤醫護人員等,戰争結束後,日本男人卻丢下這些女人獨自跑了。
據統計,戰後有100多萬日本女人作為難民滞留在了中國。中國雖然是戰勝國,但剛經曆完戰争,自己過的也很苦,這100萬難民也要吃飯穿衣。當時中國雖然窮,但是從不欺負弱小,既然都是弱女子我們也沒有為難她們,中國将這些人大部分都遣傳回日本。
很多人聽說能回到日本非常高興,當時的遣返地勢葫蘆島。蘇聯人對日本是非常強硬的,當時流傳着一個消息,說是蘇聯人看見日本女人就欺負,看見孩子就打死,這些日本女人非常害怕。
除了願意回家的人,還有一部分人經過再教育選擇嫁給中國男人,這些大概有十萬多人。當然她們的嫁人之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由于日本帶給中國的創傷太大了,村子裡很難接受一個日本媳婦,村民們對這些很不友好,一開始這些人過的很不安定。
不過時間長了,這些人表現良好,她們用自己的方式為中國做出了貢獻:宣傳和平,用自身所學的技能為中國服務,一段時間後周圍的人也就接受了她們。
後來有些人接受采訪說,能夠嫁給中國人她們很感激,中國男人很善良,日本男人根本沒法比。這些日本女人對中國男人的愛超過了本地女人。日本女人本身就比較賢惠,由于男人們的寬容,這群人表現的更加賢惠,無論生活多麼艱苦,她們始終堅定的跟在自己男人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