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畫·湖南——雜感二三

畫·湖南——雜感二三

文/劉建

湖南,人傑地靈。自古至今,政界領袖、沙場将帥、文壇巨擘、各界精英,不勝枚舉。又有張家界、崀山,南嶽衡山、嶽麓書院、韶山、鳳凰古城等等,人文景觀底蘊深厚,自然景觀壯麗奇秀。就中國畫而言,早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當屬長沙楚墓帛畫,近現代最具代表性的畫家當是湘潭白石老人。

畫·湖南——雜感二三

中國國家畫院藝委會秘書長、研究員 劉建

畫·湖南——雜感二三

共和國記憶之二·第一個五年計劃重工業基地 株洲化工廠 2017年 124×124cm

不囿于既往,湖南文聯系統深化改革又走在了全國前列,開拓創新,着力擦亮“文藝湘軍”品牌,精品力作不斷,文藝人才輩出。以我相對熟悉的美術而言,近年來湖南不限于三湘四水,舉辦了一系列全國性、高水準的展覽、研讨、寫生等活動,湖南美術館的落成,為湖南省的美術發展及國内外交流又提供了極好的條件。

畫·湖南——雜感二三

共和國記憶之五·第一個五年計劃重工業基地 株洲化工廠 2017年 69×69cm

不能忘卻的是,我調到中國美術家協會工作後,第一次參與組織在京外舉辦的全國性美術活動,是于1995年赴長沙,與湖南省美協的黃鐵山主席、長沙市美協的劉昕文主席等協同籌辦“90年代中國美術創作理論研讨會”。王朝文、關山月、胡一川、王琦等全國著名美術家數十人與會。時至今日,幾多大家仙逝。

其後的26年來,我去湖南參與的全國性美術活動就越來越多,今年就去三四次。我曾大言不慚、卻也是切合實際地說過,凡我去的多的地方,反映了那裡的學術活躍。

畫·湖南——雜感二三

共和國記憶之八·第一個五年計劃重工業基地 株洲化工廠 2017年 169×69cm

2017年,我赴株洲清水塘寫生。清水塘這個富有鄉情野趣的地名很難與重工業基地聯系起來,而坐落在湘江邊的清水塘,正是國家“一五、二五”計劃的重工業基地。随着社會和經濟的發展,這裡将進行搬遷改造、轉型更新,是湖南省當時“一号重點工程”項目。此情境下,邀請美術家、攝影家來寫生、創作,以藝術的形式反映曆史,我認為此舉是有曆史情懷和未來眼光的。但我行前卻頗為躊躇,因為我雖多畫建築,但對廠房并無興趣、也沒畫過。抱着既來之則安之、不妨走馬一觀的心态。

但一觀心态就變了!

毒毒的日頭灼傷了鋼筋鐵骨的高爐,沉澱了半個多世紀的化學品沉渣殘液在烈日照射下還在蒸發、喘息,管道林立、支架穿梭,廢棄的工廠盡顯滄桑,卻又透射出崇高、悲怆的力量。就美學層面而言,我不喜甜美,而追求古樸、蒼茫、苦澀的境界。

同來的畫友們都很興奮,紛紛打開畫具、揮毫潑墨,至中午不願休息,請從業人員買來便當,席地而坐,邊吃邊畫。我一向認為畫家是能享福、更能吃苦的存在,隻是人們多見他們光鮮的一面,卻很難知曉作品背後的艱辛。

回京後過濾、沉澱。聳立的高爐,縱橫的管道,斑駁的牆面,暗赭的鐵鏽,嗆人的氣味,還有那生長在廠房頂上的樹木,我攀爬鐵梯時被踩踏而飄落的鏽鐵闆,都深深印在腦海裡。

而缺乏的是以怎樣的形式去表現。

回來後畫了十幾幅,株洲、深圳都有收藏。欲罷不能,今年又畫了幾幅。形式上有距離,在似與不似間遊離。當然,繪畫藝術不能以與客觀對象的相似程度為标準,是以有“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的高論。但我總覺着東坡先生意思雖好,卻有點冤枉了兒童。兒童沒有似與不似的束縛,隻畫他們眼中的世界和心中的世界。後來學了造型,自己都被規範的模具造了型,繪畫就逐漸成了講技術、少思想的工種。後來又講求妙在似與不似之間,把人們進一步框進這中間地帶,就像人類聚集于陸地,擁擠并競争着,創造并破壞着。藝術比科學更缺乏想象力和創作力,忘記了還有南極、北極,還有月球和其它星球是可去或可能去的。随着時代的發展與觀念的變化,對客觀世界的認知和主觀世界的發掘,在寫實與抽象、乃至其它的多極有所拓展,這才是百花齊放的征象。極似,未必媚俗。不似,未必欺世。

畫·湖南——雜感二三

湘西侗家1 2021年 68×68cm

我常為自己有些叛逆而恐慌。但細細想來,似乎所有的創造、所有載入史冊的,都是以對當時定論的叛逆為前提,成功者又成為曆史的一部分。這樣一想,就得到些許安慰,壯了壯賊膽。打碎、重組,寫實、構成,形似、不似,程式,規範,都不要緊,要緊的是怎樣才能更好地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并感染閱聽人。

畫·湖南——雜感二三

湘西侗家3 2021年 68×68cm

今年10月又參加中國畫學會組織的“走進湘西侗寨”采風寫生創作活動。寫生本是老生常談,但近些年又有些熱,既有風尚引領,又有了便捷的工具材料,友善了中國畫的戶外直接作畫。

畫·湖南——雜感二三

湘西侗家7 2021年 68×68cm

策杖山林,扁舟江湖,或為體驗生活,或需收集素材,或要提高技法,或成創作方法,目的不同,無需糾纏。

我個人認為感受最為重要,便習慣于多跑、多看、多了解、多感受。去國内外寫生,我基本上是走路最多的。2016年曾去過湘西,侗寨、苗寨建築很有特色,但繁雜的結構、接近的明度很難處理。我這人又偏執,認為畫什麼地方就要把握和反映這一地域的本質特征,不論多大程度符合、偏離、甚或抛棄了事物的表象,都要以自己的方式,反映自己的認知、了解,展現自己的風格面貌和審美取向。

畫·湖南——雜感二三

湘西侗家8 2021年 68×68cm

多年不寫字,隻沉湎塗鴉。前日得湖南省文聯網絡文藝發展中心邀約,卻之不恭。無奈文理不暢、思維紊亂,充雜感二三;畫作不佳,不合規範,附獨幕喜劇幾幅。以求指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