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1年,美軍仔細研究志願軍的冬裝,想找出他們不怕冷的原因

在美劇《兄弟連》第五集中,E連被德軍包圍在冰天雪地的森林中,老淋病先生對戰友說:“還好我們發了五雙襪子,四雙我穿到了腳上,一雙我用來包蛋蛋。”當時還有點不太相信,美軍的福利也太好了一點。但近日看到1951年美軍拍攝的《中美士兵的冬裝對比》,才切身地感受到志願軍的勝利有多麼不容易。

1951年,美軍仔細研究志願軍的冬裝,想找出他們不怕冷的原因

老淋病先生(左)在給馬拉其講五雙襪子的不同用途

這段錄像拍攝于1951年2月,美軍陸戰一師剛剛從長津湖逃出生天,志願軍戰士因為天氣和裝備原因,出現了大量凍傷。這一仗連美軍自己也覺得僥幸,事後他們詳細對比了雙方的裝備,發現志願軍的冬裝簡直太簡陋了。

1951年,美軍仔細研究志願軍的冬裝,想找出他們不怕冷的原因

視訊截圖,三個人均由美軍扮演

錄像中的三個人均由美軍士兵扮演,和兩邊穿得鼓鼓囊囊的美軍士兵相比,中間的志願軍戰士穿的棉衣就顯得十分單薄。而美軍的服裝分解後,可以看到除了穿在身上的貼身内衣外,還有最外層的防寒服和中間的棉服。此外還有至少四五雙襪子(這印證了老淋病的說法)、三雙手套、襪套以及靴子。

1951年,美軍仔細研究志願軍的冬裝,想找出他們不怕冷的原因

分解之後的美軍冬裝

就這花樣百出的保暖,美軍在長津湖仍然凍傷減員7300餘人。而衣着單薄的志願軍戰士,凍傷減員是美軍的4倍,達到28000餘人。這個數字超過了戰鬥減員的一倍多。甚至還出現了整連戰士被凍死在陣地上的慘劇。

1951年,美軍仔細研究志願軍的冬裝,想找出他們不怕冷的原因

志願軍的軍裝真的隻是單衣,薄棉襖裡面保暖層都沒有

1951年,美軍仔細研究志願軍的冬裝,想找出他們不怕冷的原因

而美軍的包得嚴嚴實實,就這樣仍有7300人凍傷

第27軍連長鄒世勇在回憶錄裡寫道:1950年12月3日,我們發現了友軍的一個阻擊陣地,一看服裝我就知道是20軍的,因為他們來得勿忙,上陣的時候還戴着大檐帽。他們每個人都在雪地裡挖了個坑,人蹲在裡面槍口指向下面的公路。

整個陣地上一絲聲音都沒有,對于我們的到來他們也沒有反應。我想找個戰士問話,一拉才發現,他已經凍得梆硬。我們趕緊檢查陣地才發現,整個陣地上的人都凍死了。有人坐在地上号啕大哭起來,我心裡那個難受就别提了。

1951年,美軍仔細研究志願軍的冬裝,想找出他們不怕冷的原因

20軍的戰士最初戴的是大檐帽

3連的官兵含着熱淚簡單的掩埋了戰友的遺體。他們都穿着薄薄的棉衣、單層膠鞋。有人冷得受不了,用毛巾捂往耳朵,但這樣的禦寒手段在死鷹嶺是微不足道的,這個時候的氣溫是零下30多度。整整一個連成建制凍死在陣地上,無一人離崗。

1951年,美軍仔細研究志願軍的冬裝,想找出他們不怕冷的原因

長津湖戰役中忙着撤退的美軍,冷漠地看着倒斃在路邊的戰友

對于志願軍的頑強表現,美軍士兵至今仍心有餘悸。第五陸戰團中士弗萊曼在日記裡寫道:他們(志願軍)從炸碎的河冰裡過河,一上岸後棉褲就結冰凍住了,這使得他們的膝蓋不能彎曲。我們的炮火很猛,而他們幾乎沒有炮火支援,但他們仍在朝我們跑來,像一截截緩慢移動的原木,這場面令我終生難忘。

1951年,美軍仔細研究志願軍的冬裝,想找出他們不怕冷的原因

最後被救出的陸戰一師士兵,如同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

美軍憑借超強的後勤保障最終還是逃了出去。但他們一定搞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被裝備如此簡陋的志願軍打得灰頭土臉?他們的棉衣雖然單薄,是不是裡面另有玄機?不然他們怎敢這樣直接趴在冰天雪地裡?

1951年,美軍仔細研究志願軍的冬裝,想找出他們不怕冷的原因

美軍就算被包圍,也可以空投大量的補給和人員

或許是想搞個明白,美軍才拍攝了《中美士兵的冬裝對比》一片,經過對比才發現,志願軍穿的冬裝根本就沒有什麼玄機,隻不過是一件薄薄的棉服,支撐他們的,是信念和意志。假如20軍的那個連,每人能多一件大衣,或許美軍陸戰一師和步兵七師的戰史就要重寫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