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蕾又惹事了!
近日,網友在郝蕾發表演班招生視訊下評論:請問鄧超可以報名嗎?
本來是一句戲谑的話,正常來講,作為藝人,早就見怪不怪。
奈何,東北大妞郝蕾坐不住,大喇喇回複道:
“你給交學費麼?”
她這一回複,立馬登上熱搜。
緣由是她和鄧超曾相戀4年,是前任的關系。
果不其然,一衆網友評論中,尤以提名鄧超者居多。
不知看到這條熱搜的孫俪,内心作何感想。
一向以寵妻、怕妻形象示人的鄧超又作何感想。
再者,作為當事人,郝蕾何故要手滑,回複這條評論?
莫非,在她内心,這是永遠過不去的坎?
畢竟,如果沒有那部國内禁片的脫戲,她和鄧超或許是另一番結局。
2002年,24歲的郝蕾與鄧超相識于《少年天子》劇組。
23歲的鄧超飾演順治皇帝,郝蕾飾演他的表妹博爾濟吉特氏。
劇中,迫于壓力,順治迎娶了博爾濟吉特氏。
劇外,鄧超憑借風趣幽默的性感和酷帥的外形,追到了大他一歲的郝蕾。
帥哥靓女組合,甚是養眼。
可惜,很快,一部電影終結了二人的愛情。
2004年,郝蕾26歲,事業心極強。
婁烨的一通電話,讓她看到了走紅的曙光。
于是,她将這個好消息告訴鄧超。
聞言,後者臉色驟變,阻止她接拍這部戲。
彼時,鄧超和郝蕾均是無名之輩,雖有《少年天子》傍身,但是,放在娛樂圈,隻能稱得上無名之輩。
思量再三,郝蕾還是瞞着鄧超接演了《頤和園》中“餘虹”這一角色。
直到看到郝蕾在劇中為藝術犧牲的尺度之大,觀衆這才明白鄧超為何如此反對。
影片中,郝蕾飾演的角色先後和N個男人發生關系。
其中,不乏她和郭曉冬、段奕宏的大尺度戲令人瞠目結舌。
在這部戲裡,郝蕾和郭曉冬三點全露,尺度之大,令人汗顔。
看着自己的女友在大熒幕裡如此模樣,作為男友的鄧超自然無法接受。
而後,他提出分手。
自感愧對男友,郝蕾千裡追愛,前往鄧超所在的劇組求複合。
隻是,身為男人,鄧超縱使知道她這是為藝術現身,依舊無法接受。
面對女友的服軟,鄧超再次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從此,這對金童玉女分道揚镳。
另外一方面,雪上加霜的是,《頤和園》被判定為禁片,郝蕾的清純形象覆滅,被迫退出大銀幕三年。
本以為,事業上升,愛情也能為主。
誰曾想,她愛情事業雙失利。
不過,郝蕾并沒有就此頹廢,反而愈挫愈勇。
2010年,她憑借《第四張畫》斬獲人生第一個金馬獎,為了不耽誤話劇《柔軟》的演出,郝蕾沒有出席頒獎典禮。
這樣的取舍,在外界看來不可思議,但是,一向目标明确的郝蕾坦言道:
“得獎是對我上一次工作的肯定,演《柔軟》卻是在為人類心靈做一點小小的貢獻。”
同年10月27日,郝蕾連續釋出幾十篇微網誌,“怒罵”河南人,文中髒話連篇,引起網友一片嘩然,衆多網友紛紛進行轉發和留言,不少人指其素質低下。
河南媒體《東方今報》刊發社論要求郝蕾“公開道歉”。
至于她為何突然情緒崩潰,上升到地域攻擊和辱罵,網友推測,與一個河南籍演員有關。
2007年,郝蕾和演員李光潔低調完婚。
本以為從此愛情事業雙穩定。
可讓人唏噓的是,月老再次和她開了次玩笑。
兩年後,連婚禮都沒辦成,這兩人就分道揚镳。
恰巧,李光潔就是河南籍。
這也是網友推測她在微網誌上辱罵河南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過,這次短暫的婚姻并沒有阻止郝蕾追尋愛情的步伐。
離婚後的第三年,即2012年,她與圈外人劉烨再婚,并生下了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兒子。
孩子百日宴時,趙薇、黃奕、姚晨夫婦等圈内好友均到場祝賀。
彼時,劉烨為了表示對妻子的愛,還将郝蕾的姓氏冠進了小兒子的名字裡。
由此可見,這個圈外人劉烨是一個浪漫、心思細膩的人。
不過,可惜的是,即使有婚禮,也生了孩子,這段婚姻亦沒能撐過7年之癢。
7年後,郝蕾和劉烨低調離婚。
至于離婚的原因,衆說紛纭。
有網友推測,女強男弱,也有網友推測,畢竟是圈外人,劉烨或許無法接受、包容演藝圈的藝術行為。
至于真實原因,隻有當事人雙方才清楚。
第二次婚姻的失敗,于郝蕾而言,是一次不小的打擊。
自此,鮮少有她的绯聞或者戀情曝光,倒是時不時因為教授圈内人演戲而登上熱搜。
估計她自己也沒想到,步入娛樂圈後的第一段戀情,竟然讓自己惦記這麼久。
以至于,網友提及鄧超,她就坐不住。
要知道,之前在頒獎典禮上,鄧超和郝蕾避嫌避到互不直視。
沒想到,數年後,郝蕾居然主動玩梗。
這不由得讓人聯想到董璇玩梗“哭錯墳”一事。
彼時,網友誤将董璇認成董潔,在其抖音下一直cue王大治。
而後,明知故回的董璇在評論區抖機靈:
“總會有人哭錯墳!”
彼時,該評論一經曝光,立馬引發熱議,與郝蕾的回複有異曲同工之妙。
換個角度來講,隻要是熱度,對于演藝人員而言,總歸好處大于壞處。
或許,這也是為什麼當事人明知是禁區,卻還配合網友玩梗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意思的是,一向直言快語的郝蕾和董璇一樣,看到自己的回複上了熱搜以後,立馬删除評論。
果真是餓了,什麼飯都能吃兩口。
隻是,熱搜的背後,或許是又當又立的人設展現。
畢竟,作為演藝圈老人,她們深谙各種暗料和規則。
同時,觀衆對各演員自然也是褒貶不一。
有喜歡你的,就有讨厭你的。
如果各種評論都回複,實在是回複不過來。
但是,于千萬條評論中,精準命中某一條或者數條進行回複,隻能說是戳中了自己的軟肋或者在意的點。
就好比郝蕾“給鄧超交學費”這個梗一樣,看似是抖機靈,實則是往事重制,舊事再浮現。
不得不說,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有答案,就好比郝蕾和鄧超的愛情。
另一方面,也不是所有的評論都适合互動,就好比46歲郝蕾玩梗“鄧超交學費”卻終遭反噬!
#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