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甘嶺戰役,火力占優的聯軍傷亡率超過40%,是志願軍的兩倍還多

上甘嶺戰役,是美軍在半島上最後一次大規模進攻行動,這次戰役失敗後,美軍再沒有發起過營級以上規模的進攻,反而是志願軍的進攻勢頭越來越猛。這場美軍原本隻打算“小打小鬧”最後卻演變成大血戰的戰役,聯軍損失了多少人呢?

上甘嶺戰役,火力占優的聯軍傷亡率超過40%,是志願軍的兩倍還多

43天的上甘嶺戰役,以志願軍的最終勝利圓滿結束

彭老總曾說:五聖山是整個半島中線門戶,失掉五聖山,向後二百公裡都無險可守。誰丢了五聖山,誰将成為曆史的罪人。然而一個殘酷的事實是,在美軍的猛烈進攻下,北方軍駐守的作為五聖山屏障的喋血嶺和傷心嶺先後失守,上甘嶺成為僅存的唯一一座屏障。

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範佛裡特原先的計劃是:出動兩個營,以五天左右的時間,傷亡200人為代價占領上甘嶺。然而最後的結果卻是,美軍先後投入了步兵7師3個團、僞2師4個團、僞9師3個團、第187空降團、哥倫比亞營、埃塞俄比亞營、第105新兵編練師共6萬餘人。

上甘嶺戰役,火力占優的聯軍傷亡率超過40%,是志願軍的兩倍還多

五聖山如果失守,後面200公裡将無險可守

此外支援作戰的還有16個炮兵營加3個獨立炮兵連(裝備105毫米以上火炮330餘門)、8個坦克連(裝備各型坦克170餘輛)、一個航空大隊(飛機約100架,共出動3000餘架次)。而志願軍天上沒有一架飛機,地上沒有一輛坦克。

由于上甘嶺地域狹小,總面積隻有3.7平方公裡,15軍駐守的兩個高地597.9和537.7高地更是隻有擺得下一個連。當時駐守這兩個高地的分别是135團9連和1連。他們沒有任何防空武器,重火力隻有一門82迫擊炮和一門無後座力炮。

上甘嶺戰役,火力占優的聯軍傷亡率超過40%,是志願軍的兩倍還多

開戰第一天,美軍就打出了30萬發炮彈,彈殼堆積如山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正式打響。範佛裡特将火力準備由正常的炮擊40輪提升到260輪,一天就向兩個高地發射炮彈30萬發,而志願軍還擊的炮彈隻有3000發,不到美軍百分之一。

在美軍猛烈的炮火下,志願軍辛苦4個月修建的工事被全部摧毀,兩個連的戰士也出現了重大傷亡。範佛裡特原以為上甘嶺唾手可得,可沒想到就算了表面陣地丢失,志願軍也仍沒有放棄,全部轉入坑道中繼續作戰。表面陣地白天丢失了,晚上再奪回來,戰鬥形成了雙方拉鋸的态勢。

上甘嶺戰役,火力占優的聯軍傷亡率超過40%,是志願軍的兩倍還多

在美軍猛烈的炮火下,志願軍表面陣地工事被摧毀殆盡

志願軍也并非一味被動防守,他們很快集中炮火,積極出擊,殺傷敵軍有生力量。小小的上甘嶺雙方開始聚集越來越多的軍隊,傷亡也越來越越大。到10月25日,步兵7師因傷亡過大,不得不撤了下來,将僞2師頂了上去。

11月4日淩晨4時,第187空降團出發集結地被志願軍91團團長李長生發現,他立即呼叫炮火進行打擊。24門喀秋莎準确地覆寫了敵人,187被打得血肉橫飛,連夜撤回日本,再沒有重返戰場。至此美軍全部撤出戰鬥,改由仆從國軍隊進攻了。

上甘嶺戰役,火力占優的聯軍傷亡率超過40%,是志願軍的兩倍還多

91團團長李長生發現了敵空降187團出發集結地,呼叫炮火予以重大殺傷

沃爾特赫爾姆斯的《韓戰中的美軍》01卷367頁記載:12天的時間,美軍就傷亡5200餘人,第187空降戰鬥群更是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創,除了撤了戰鬥,我們别無他法。

這場後來被西方稱為“東方凡爾登”的戰役足足打了43天,遠遠超出了範佛裡特的預期。43天中,聯軍被擊落300多架飛機,擊毀44輛坦克,被摧毀火炮72門,被殲滅25498人,傷亡率超過了40%。

上甘嶺戰役,火力占優的聯軍傷亡率超過40%,是志願軍的兩倍還多

上甘嶺上取下的土,随手抓一把都是彈殼和彈片

而英勇的志願軍戰士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43天的時間裡,我軍陣地上平均每天落彈4萬餘枚,每平方公裡落彈50萬發。參戰的42000人中,傷亡11529人(其中作戰傷亡9819人,後勤傷亡1716人)。15軍27個連中,有16個連被打光重建3次,其中一個連先後補充進800餘人。

上甘嶺戰役,火力占優的聯軍傷亡率超過40%,是志願軍的兩倍還多

1958年志願軍回國前夕,部隊重返上甘嶺告慰英靈

上甘嶺戰役結束至今,美國的軍校進行了無數次沙盤推演,得出的結果都是美軍獲勝,這讓美軍搞不明白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在這場堆積海量工業品的現代化戰争中,他們忽視了最重要的一點:志願軍永不言敗的的戰鬥精神,這是讓弱者聞之喪膽,勇者熱血沸騰的精神,也是美軍永遠也領會不了的精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