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唯一“六星上将”洪學智,如今妻子百歲高齡,兒子一省長一少将

唯一“六星上将”洪學智,如今妻子百歲高齡,兒子一省長一少将

“人的一生名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為國家、為人民做了哪些貢獻,幹了哪些好事”——洪學智

1959年,洪學智到吉林省農機廳任廳長,雖說是“下放”,但他并不在乎,在哪不都是為人民服務啊!

幾年後,他又到吉林省通遼市一農場,在這裡,洪學智開始了自己的“養豬生涯”。

洪學智和知情小孫兩人共飼養50頭豬。當時豬飼料緊缺,豬吃不飽,到處亂跑,啃食莊稼。他倆一起把豬往回趕,但是豬不聽他的。

洪學智很生氣,指着豬大喝道,“你們這些豬八戒還真是不省事啊,連我都不放在眼裡,你們知不知道,我可是開國上将洪學智!”

豬哪能聽懂他說啥呢,照樣還是亂跑,根本不給他面子。

後來,洪學智想了一個辦法,讓小孫去隔壁酒廠要來一些酒糟摻在豬食裡,這些豬始終處在“半醉半醒”的狀态,不僅不到處亂跑了,而且還長得很快,可謂“一箭雙雕”。

唯一“六星上将”洪學智,如今妻子百歲高齡,兒子一省長一少将

洪學智是一位傳奇式人物,更是一位福将。軍中的福将很多,但很少有像他這樣,既能堅持正義、良心、原則,又能福祿雙全、險中求勝、高壽去世的。

将軍最大的特點就是寬厚正直,他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既有武将的威風,又頗具儒将的風采。

縱觀他的百年生涯,打仗不錯是無疑的,但又不是那種“一将功成萬骨枯”的、勝之極端的大将。

這是因為,他内中缺少這樣建功的急切和為人的狠戾,他總是溫和待人,跟着天下大勢造英雄,打了些仗,為國為民,特别是打擊侵略者,這都沒說的。

他後來又很早從“軍事幹部”轉向後勤幹部,這又避免了許多無謂的紛争。

唯一“六星上将”洪學智,如今妻子百歲高齡,兒子一省長一少将

其實,洪學智當上志願軍後勤司令完全是被趕上架的,作為從排長、連長一路打上來得戰将,與中國軍隊的許多将領一樣,喜歡在前線打仗,不願意幹“婆婆媽媽”的後勤工作,心裡甚至以為幹後勤是“不能打”。

但經過勸導後,他克服了這種思想,率領部隊頑強抗擊美軍的狂轟濫炸,建立了一條打不垮、炸不爛的“鋼鐵運輸線”,為奪取抗美援朝的勝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55年,洪學智被授予上将軍銜,肩扛三顆星星,1988年軍銜制恢複後再次被授予上将軍銜,也是唯一的“六星上将”。

唯一“六星上将”洪學智,如今妻子百歲高齡,兒子一省長一少将

洪學智革命生涯幾十年,為祖國的獨立、民族的解放和社會主義建設做出了卓越貢獻,但他的生活卻始終很簡樸,一直保持着勞動人民的本色,留下了很多廣為流傳、感人至深的故事,比如:一床毛巾被“蓋”了三代人,一床鴨絨被伴随十多年,一床皮褥子成為“傳家寶”,一隻柳條箱用了十七年,兩雙皮鞋穿了三十載,不讓女婿升官,嚴格要求子女,等等。

他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我們國家誰最好?人民最好,老百姓最好,當年要不是老百姓推着小車支援前線,我們不可能取得戰争的勝利。我們什麼時候都不要忘記老百姓,不要忘記群衆”。

這份對祖國、對人民的深情,強烈而深遠地影響着他的子女。

唯一“六星上将”洪學智,如今妻子百歲高齡,兒子一省長一少将

将軍有3兒5女,他是那樣深沉地愛着自己的兒女,他說,我最大的财富,就是這8個子女。

平時的工作非常繁忙,他與子女在一起的時間并不多,但是并沒有放松對子女的教育,隻要有時間,都會與子女和晚輩們交流思想,交流看法。

在子女上國小的時候,每個學期結束後,家裡都要開家庭會議,針對子女的表現進行講評,學習好、表現好的還有獎勵。

每逢八一建軍節,洪學智夫婦總會把子女召集在一起,給子女講戰争年代的經曆,告誡他們不要忘記過去,繼承和發揚革命傳統。

子女們也争氣,大兒子洪虎曾擔任過吉林省省長,而小兒子洪豹是一名少将。

唯一“六星上将”洪學智,如今妻子百歲高齡,兒子一省長一少将

如今雖然洪學智将軍離開了人世,但他的妻子張文卻還健康的活着,今年已102歲了。兩人相識在一場軍運會中相識,從長征時就建立了革命的友誼,随着時間的流逝又轉變成愛情。張文陪伴了洪學智的成長,也見證了丈夫的成功。祝願老人一直健康長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