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在中國競争落敗的三個遊牧民族,卻在國外建立了強大的帝國

作者:願作太史公

稱霸古代的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上一直領先于世界,在這個土地上存在上民族必須是強中之強,不然很快就會被淘汰出局。曾經有四個民族因為在中國的鬥争中失敗出局,被迫向西方遷移。但是遷移到西方以後卻迅速征服了當地的民族,成為了一方的霸主。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三個牆内不想牆外香的民族。

一、大月氏

大月氏是一個遊牧民族,戰國末期生活在敦煌和祁連山之間的河西走廊地區,軍力十分強大,有騎兵十餘萬人,一度都不把匈奴放在眼裡。秦朝末年,匈奴頭曼單于為了讓小兒子繼承單于之位,把太子冒頓送到了大月氏做人質。冒頓到了大月氏後,頭曼單于立即發兵攻打大月氏,于是大月氏王就将冒頓抓了起來準備處死,結果冒頓偷了一匹千裡馬逃回了匈奴,就這樣大月氏和匈奴結下了梁子。

古代在中國競争落敗的三個遊牧民族,卻在國外建立了強大的帝國

大月氏原來的居住位置

冒頓逃回匈奴後不久,就利用鳴镝射殺了頭曼單于,處死了自己的弟弟,坐上了單于的位子。冒頓當上了單于之後,向東胡示弱,不斷滿足東胡王索要千裡馬、美女的無理要求,完全麻痹了東胡。但是當東胡又派使者索要土地的時候,冒頓勃然大怒,立即殺死了使者和反對開戰的部下,趁東胡不備率領匈奴攻殺了東胡王,兼并了強大的東胡,成為了草原上最強大的力量。然後冒頓再次發兵向西擊敗了大月氏。後來冒頓的兒子老上單于再次擊敗大月氏,并将大月氏王的頭骨做成了飲酒的漆器。大月氏被迫舉族向西遷移,穿過了河西走廊和沙漠,來到了新疆的伊利河流域,搶奪了塞人的地盤居住了下來,塞人則遷到了興都庫什山以南地區。但沒過多久,烏孫強大了起來,派兵進攻了大月氏,占領了伊利河流域,大月氏被迫南下,越過大宛來到了阿姆河北岸,擊敗臣服了居住在此地的大夏,在此定居了下來。

古代在中國競争落敗的三個遊牧民族,卻在國外建立了強大的帝國

大月氏疆域圖

兩百年之後,大月氏五部翕侯中的貴霜部強大了起來,攻滅了其他四部翕侯,統一了大月氏,于公元45年自立為大王,建立了貴霜帝國。貴霜帝國建立後,立即進行了一系列的擴張,版圖東起巴特那,西達赫拉特,南至納巴達河,北盡鹹海,成為一個面積高達三百多萬平方公裡的強大帝國,統治了中亞和南亞大片的領土,并一度同東漢争奪西域地區。公元五世紀初,貴霜帝國衰落,最後被嚈哒攻滅。

古代在中國競争落敗的三個遊牧民族,卻在國外建立了強大的帝國

貴霜帝國疆域圖

二、匈奴

冒頓統一整個北方草原後擁有騎兵四十多萬人,占領了東起大興安嶺,西至阿爾泰山,北達貝加爾湖,南到長城的廣大地區,東西一萬多裡,成為了中原王朝的強勁敵人,不斷騷擾漢朝的邊境。公元前200年,劉邦率領大軍三十二萬北上抗擊匈奴,被冒頓單于四十萬騎兵包圍在白登七天七夜,史稱白登之圍。最後劉邦在陳平的建議下,重金賄賂了冒頓的寵妃才得以脫身。白登之圍後劉邦看到了匈奴的強大實力,采用了婁敬的和親政策,選派宗室之女嫁給冒頓單于,每年給匈奴大量錢财布帛,換取匈奴不再南下侵擾漢朝的邊境。

古代在中國競争落敗的三個遊牧民族,卻在國外建立了強大的帝國

西漢初年的匈奴疆域圖

這個政策一直持續了七十多年,讓漢朝得到了充分的休養生息,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朝國力空前強大了起來,開始了對匈奴的軍事反擊。在漢朝的持續軍事打擊下,匈奴傷亡了十多萬人,又加上天災和内亂,匈奴最終分化成為了南匈奴和被匈奴兩個部分,南匈奴在呼韓耶單于的帶領下向漢朝稱臣,被匈奴最終被西漢滅亡。西漢末年,南匈奴趁着中原大亂再次強盛了起來,重新占領了北方草原,并扶持了盧芳等一些北方的政權。東漢建立以後,匈奴又屢次遇到了天災,再次分裂成為了南單于和北單于,南單于選擇依附了東漢,北單于則繼續同東漢為敵。

古代在中國競争落敗的三個遊牧民族,卻在國外建立了強大的帝國

漢武帝打擊匈奴後的匈奴疆域圖

在東漢的不斷打擊下,匈奴北單于節節敗退,逐漸退出了蒙古草原。公元91年,東漢大将耿夔在阿爾泰山大敗北單于,向西逃到了伊犁河流域。公元126年,西域都護班勇再次擊敗匈奴北單于,迫使其繼續向西遷移至了中亞的錫爾河附近,最中遷到了裡海西岸和頓河流域。公元290年,匈奴攻滅了頓河東部阿蘭國,殺死了阿蘭國國王,征服了頓河流域。這就是西方所記載的匈人王國。匈奴占領頓河流域後,繼續向西進攻頓河西邊的東哥特人,東哥特人被迫西遷至西哥特人地區。匈奴人又尾随東哥特人到了西哥特人地區,打敗了西哥特人。

古代在中國競争落敗的三個遊牧民族,卻在國外建立了強大的帝國

阿提拉時期的的匈奴帝國版圖

西哥特人大量逃到了羅馬帝國境内。公元400年,匈奴人繼續向西,征服了多瑙河流域,建立了以匈牙利平原為中心的匈奴帝國。在阿提拉時期,匈奴帝國達到了強盛的極點,陸續征服了日耳曼人、斯拉夫人,日耳曼人中的盎格魯撒克遜部被迫逃到了不列颠群島,後臣服了東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每年向匈奴進攻兩千一百磅黃金。至此,匈奴帝國的疆域東到裡海,北到北海,西到萊茵河,南到阿爾卑斯山,成為了歐洲最為強大的帝國。阿提拉又将目光瞄向了西羅馬帝國,一度占領了西羅馬帝國的首都羅馬,西羅馬帝國被迫向阿提拉求和。但是,在進攻西羅馬帝國的過程中,匈奴帝國也遭受了巨大的損失,阿提拉去世後匈奴帝國衰落了下去。但是阿提拉給歐洲帶來了恐懼,數百年揮之不去,被歐洲稱之為上帝之鞭。匈人和匈奴人的關系目前還有一定的争議,但是從西羅馬記載的匈人相貌來說,匈人“矮小、鼻梁扁平、眼睛眯成一條縫、頭大而圓、幾乎看不見頸部、肩膀魁梧,似人非人,善騎射、作戰”,這明顯帶有蒙古人種的特征。

三、突厥

突厥本來是平涼雜胡,姓阿史那氏,北魏拓跋焘攻滅沮渠氏後,阿史那率領五百家投靠柔然,居住在金山北面,世代為柔然打造兵器,成為了柔然的鍛奴。因為金山的樣子很像古代的盔甲兜鍪,而俗稱其為兜鍪,後來以謠傳謠為突厥。公元546年,突厥伊利可汗擊敗鐵勒,降服五萬多戶,突厥開始強大了起來。木杆可汗時攻滅柔然,統一了整個北方草原,建立了突厥汗國,東至于大興安嶺,西至裡海,東西一萬多裡,控玄四十萬,成為了北方草原的霸主。在隋朝的打擊下,突厥分裂為東突厥和西突厥兩個部分。隋朝末年,中原大亂,很多中原人投靠了東突厥,東突厥始畢可汗征服了契丹、室韋、吐谷渾、高昌等,中原的窦建德、薛舉、劉五周、梁師都、李軌、王世充等也向始畢可汗稱臣,始畢可汗空前強大,宣稱控玄百萬。

古代在中國競争落敗的三個遊牧民族,卻在國外建立了強大的帝國

突厥汗國極盛時期的疆域圖

唐太宗繼位後,東突厥颉利可汗率領數十萬人進入中原,一度到了長安的渭橋。但是在唐太宗的打擊下,東突厥很快就土崩瓦解了,颉利可汗也成為了唐朝的俘虜,東突厥正式滅亡。唐高宗時期,唐朝大将蘇定方又滅亡了西突厥汗國,并在西突厥地區設定了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進行統治。被唐朝滅亡了的突厥汗國,分化瓦解成了很多的部落,東突厥人逐漸融合到了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之中;西突厥人則分化瓦解成為了很多的突厥部落,在唐朝安史之亂退出中亞後逐漸皈依了伊斯蘭教,成為了中亞地區的強大力量。公元970年,西突厥的一支塞爾柱人在西亞建立了塞爾柱帝國,征服了西亞的大片地區,領土包括了伊拉克、高加索、小亞細亞大部及叙利亞(包括巴勒斯坦)等廣大地區,成為了西亞最強大的帝國。

古代在中國競争落敗的三個遊牧民族,卻在國外建立了強大的帝國

塞爾柱帝國疆域圖

塞爾柱帝國衰落以後,附屬于塞爾柱帝國的一個突厥小部落奧斯曼人又在西亞興起,最終征服了小亞細亞、西亞、北非,滅亡了東羅馬帝國,占領了巴爾幹半島,一度将領土擴張到口多瑙河流域,成為了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的龐大帝國。

古代在中國競争落敗的三個遊牧民族,卻在國外建立了強大的帝國

奧斯曼帝國疆域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