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夏,羅榮桓率領八路軍115師東進到了山東抱犢崮山區,師部駐在蒼山大爐村,司令部設在當地大地主萬春圃家的大院裡。
萬春圃卻不是一個普通的大地主,還是當地紅槍會的會長,擁有一支幾百人的紅槍會武裝。為了保衛家鄉,他打鬼子,除漢奸。一次在日軍進攻大爐的作戰中,他的兒子萬國英犧牲。

羅榮桓從地方黨同志的口中,了解萬春圃是個開明士紳,有愛國心,認為他是一個争取對象,于是有空就找他聊天,宣傳黨的主張,講抗戰的道理,縱談國内外形勢。
萬春圃很佩服羅政委學問淵博,看到八路軍紀律嚴明,和國民黨軍完全兩樣,是一支仁義之師,也很有好感。
這年初冬時節,魯南的日軍從各據點裡,抽調1000多日僞軍,兵分幾路進攻大爐。這時師部隻有特務營一個連。羅榮桓帶着機關部隊上了北山,親自指揮特務一連,以班排分散埋伏在各個山頭上,又到處設了疑兵,等日軍到跟前才開火。日軍弄不清八路軍有多少部隊,打到黃昏就撤退了。
打仗的時候,萬春圃帶着紅槍會的聯防武裝,上了另一個山頭,八路軍的一切,他都看在眼裡。他對羅榮桓以少勝多,用兵如神,佩服得五體投地。戰後,為了惠謝八路軍保護家鄉,他殺豬宰羊慰問,還在家裡設了一桌酒菜,請羅政委和代師長陳光等人到家裡慶功。
喝酒的時候,萬春圃說了許多感謝和欽佩的話,未了他嚴肅地對羅榮桓說:
“政委,俺組織紅槍會,拉隊伍,為了保衛鄉土,不受鬼子漢奸糟蹋。這幾百條搶,誰看了都眼饞。國民黨想派人給番号,僞軍也要來收編,俺都不答應,他們都不是真心抗日的。俺看隻有共産黨八路軍,才是真心實意打鬼子,保護老百姓。要是貴軍不嫌棄,俺願意把隊伍編入八路軍,聽從政委指揮。”
師部首長們聽了都很高興。羅榮桓說:
“感謝萬會長對我們的信任,但不知下面的弟兄們同意不?”
“沒有二話,他們都聽俺的,”萬春圃說,“在會的弟兄,都是莊戶漢、老實人,都說八路好。”
此時八路軍根據地建立不久,兵員補充困難。若是有了紅槍會幾百人槍,誰不高興?第二天師部召開會議,研究這個問題,有人主張把他們分散補充到各個戰鬥連隊,有人主張連鍋端,全部編入686團,成立一個新營;有人主張保持原來的編制,派幹部進去,編成一個獨立營,經過一番訓練,再補給主力部隊。
大家議論紛紛,各有道理。
到底怎麼辦呢?
羅榮桓最後說:
“第一,這個部隊是紅槍會組織起來的,封建關系很重,編散不得;第二,士兵都是這一帶的農民,半脫離生産,當兵是為了保衛家鄉,拉走了鞏固不了;第三,東北軍、頑固派都打過他們的主意,想吃掉他們;日本人也派說客來誘降,都被萬春圃拒絕了。現在編入八路軍,不能造成一種印象:我們也是耍吃掉人家。”
講到這,羅榮桓提出自己的意見說:“萬會長信任共産黨八路軍,是真心實意的。為了創造根據地,團結抗日力量,最好是以這支武裝為主,我們派一個主力連隊給他們,合編成一個支隊,部隊還是由萬春圃來帶,我們派一些軍政幹部去當副職。”
羅榮桓的這個意見,自然是合适的最佳方案。
随後,按照他的辦法,成立了八路軍四縣邊聯支隊。遇到戰鬥,都是115師編進去那個主力連打頭陣,打了幾次勝仗後,把别的連隊也帶動起來了。加上政治教育,建立黨組織,這支部隊一天天壯大起來,後來成為魯南部隊的主力之—。萬春圃在羅榮桓的培養教育下,政治上進步很快,于1943年當上了魯南軍區副司令員——在八路軍上司的抗日根據地中,軍區一級副司令員,由一位黨外人士擔任,還唯有萬春圃一人。
抗戰勝利後,萬春圃于1946年初加入了中共。對此,羅榮桓高度評價說:
“一個從舊營壘中走出來的人,堅持站到了革命人民的這一邊,這是一個根本的轉變。這個轉變确實是難能可貴的。"
确實是如此。
萬春圃在65歲時加入中共,這個轉變是極其可貴的,也是十分堅定的。以後,他處處以一個黨員身份嚴格要求自己,新中國成立後在濟南市政府擔任一定的上司工作,後來還擔任了濟南市政協副主席。1972年,他才去世,活了91歲。回憶自己的人生,萬春圃曾經感歎說:
“我人生最大的改變,是1943年。那一年我62歲,卻當上八路軍魯南軍區副司令員,何其光榮!”
而熟悉他的人則都說:“萬春圃的奇迹,就是羅帥改造一個舊時代人的奇迹!羅帥是一位政工巨匠,名不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