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雍正承諾“隻要我活一天,沒人敢動你”,乾隆登基卻立馬處死曾靜

雍正承諾“隻要我活一天,沒人敢動你”,乾隆登基卻立馬處死曾靜

縱觀中國曆史,我們也曾站在過世界之巅,貞觀之治,大唐盛世,引來萬朝來賀,成吉思汗所帶領的元朝将疆域擴大到了曆史最大,北跨西伯利亞,南到波斯灣,引來馬可波羅“遍地是黃金”的言論。

回看曾經,清朝是我國的最後一個朝代,正因為清朝天子的閉關鎖國,最終才導緻,我們中華民族遭受到了外族的侵犯。但不可否認,清朝時期,還是有很多大有作為的皇帝的。我們熟知的康乾盛世,它曾被稱為落日的餘輝。

康熙被稱為千古一帝,除了他的政績被人熟知之外,更使人津津樂道的便是他的皇子九子奪嫡,而衆所周知,雍正皇帝最終殺出重圍,成為了皇帝。

雍正承諾“隻要我活一天,沒人敢動你”,乾隆登基卻立馬處死曾靜

卧榻之側不容他人酣睡,自古以來,在位的皇帝都對自己的皇位看得非常之重,不允許他人來挑戰自己的權威,一旦有人挑戰,必然會變成血流成河。然而,在雍正年間,卻發生過這樣一件事。

在滿清入關的35年,一個秀才在偶然間讀到了一位老師反清複明的書籍,深受其中思想的影響,他認為,隻有大清滅亡,恢複明朝制度,才能夠使中華民族崛起,自此以後,他便開始了反清複明的道路,他就是曾靜。

雍正承諾“隻要我活一天,沒人敢動你”,乾隆登基卻立馬處死曾靜

這位老師,就是呂留良,呂留良是一個在雍正年間落榜的一個學子,他進京趕考卻铩羽而歸,再加上呂留良是明朝人,雙方對比,呂留良更加認為明朝的好,是以,便對清朝的八股制度有所不滿,進而對雍正皇帝以及清朝制度大加批判。

随着呂留良四處的演講與煽動,他的身邊反而聚集了一大堆人,這些人都深深地被呂留良所說的反清複明的言論所感染,他們都在稱呼他為老師。

曾靜讀到呂留良的書籍之後,更加的渴望反清複明的書籍,他千裡迢迢去到已故呂留良的家中,經呂留良徒弟的介紹,更加的了解了明朝制度的優越,于是他立誓要反清複明,自此,也稱呼呂留良為老師。

自古以來,政權的演變,幾乎沒有不費一兵一卒便成功的,如果想要成功,必然會有兵力的加持。

雍正承諾“隻要我活一天,沒人敢動你”,乾隆登基卻立馬處死曾靜

曾靜雖有着宏圖大志,卻苦于沒有兵力支撐,在他的身邊,都是一些讀書人,他們或許能夠煽動百姓,但他們卻拿不起刀槍。

就在這時,一位将領的名字出現在了曾靜的腦海中,他就是抗金英雄的後代嶽鐘琪。曾靜給嶽鐘琪寫信,希望他像他的祖先一樣,能夠抗擊金人,恢複漢人的統治。

雍正承諾“隻要我活一天,沒人敢動你”,乾隆登基卻立馬處死曾靜

自古英雄多寂寥,時代的更疊,江山還是如此的多嬌,他們曾經的浴血奮戰,最終還是被無情地淹沒在曆史的長河之中,留下的是人們絕對的敬仰,與傳承下來的精神。

嶽鐘琪雖然因為是抗金英雄的後代而不受滿人的信任,但他的骨子裡深刻地遺傳了嶽飛的精神,他知道不管誰是皇帝,作為臣子,必須要做的就是忠誠。

收到曾靜信的嶽鐘琪表面上答應與其合作,暗地裡四處收集曾靜的罪證,并把這個消息告訴了雍正皇帝。

雍正承諾“隻要我活一天,沒人敢動你”,乾隆登基卻立馬處死曾靜

雍正皇帝知道之後,勃然大怒,立刻指令嶽鐘琪帶領軍隊去捉拿曾靜,曾靜與他的同夥面對這樣的一個訓練有素的軍隊,很快便敗下陣來,他們一同被抓捕入獄。

心知自己活不成的曾靜很快便招供了所有,他對自己的罪行供認不諱,并在死牢中寫下了忏悔書。

雍正經過審問之後,将呂留良的家眷親屬以及門徒都發配到了邊疆,将已經去世的呂留良從棺材裡挖出來,枭首示衆,用來告訴百姓,皇帝的威嚴不可侵犯。

雍正承諾“隻要我活一天,沒人敢動你”,乾隆登基卻立馬處死曾靜

曾靜聽聞自己的老師被示衆,他知道自己作為主謀,一定會被斬首,就在他心如死灰之時,卻迎來了一線轉機。雍正在做完這一切之後,偏偏卻放過了曾靜,并對他說:“隻要我活着一天,沒人敢動你。”

雍正放過曾靜是有目的,很多人傳言,他的皇帝之位來的名不正言不順,那他就讓曾經反對過他的人來宣揚自己的好,讓世人看看,曾經反對過大清的人都對我雍正是多麼的贊不絕口。

于是,雍正讓曾靜跟随在自己的身邊,觀察自己的生活起居,并編成了《大義覺迷錄》。

讓官員帶着曾靜一起去往全國各地宣講,一來展示自己的寬宏大量,面對反叛的人隻要真心認錯,便原諒他。二來曾靜身份特殊,讓他宣講或許會起到不同的作用。

雍正承諾“隻要我活一天,沒人敢動你”,乾隆登基卻立馬處死曾靜

雍正作為皇帝一言九鼎,他在位期間從來沒有動過殺曾靜的念頭。并保護曾靜不受到人身安全的威脅。

而然,作為一名勤奮的好君王,雍正在位時間并不長,他的夙興夜寐,終究還是拖垮了他的身體,在位不到13年,雍正便去世了。

雍正去世之後,乾隆繼位,乾隆登基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曾靜斬殺,他為什麼要違背自己父親的意願,而不顧朝臣的反對堅決斬殺曾靜呢?

一為曾靜畢竟曾經诽謗過雍正,作為兒子代替父親報仇理所應當。

二為曾靜乃反清複明的代表,乾隆殺掉曾靜可以立威,對那些反清複明的勢力做出警告,以此來鞏固自己的權利。

雍正承諾“隻要我活一天,沒人敢動你”,乾隆登基卻立馬處死曾靜

乾隆皇帝吸取教訓,大肆地殺害讀書人,這也使得文字獄達到了頂峰。雖然沒有人敢反抗乾隆皇帝的統治,也使清朝進入了盛世,然而大批的文人被殺害,大量的墨寶被燒毀,也不知是幸事還是悲哀了。

雍正皇帝面對反動的分子,他采取的是雷厲風行的措施,然而,面對真心悔過的曾靜卻選擇放過了他,盡管帶有目的,卻還是将一個帝王的大度與前瞻性表現出來。

乾隆皇帝在繼位後第一時間便殺了曾靜,他的智慧是非比尋常的,他知道自己的父親留下曾靜的目的,這種父子之間的默契,在這沉默之中顯現的淋漓盡緻。

雍正承諾“隻要我活一天,沒人敢動你”,乾隆登基卻立馬處死曾靜

雖說最是無情帝王家,但我卻在這之中看到了雍正對兒子的愛,以及乾隆對父親的孝。

遺憾的是曾靜卻成了他們父子兩表現情誼的犧牲品,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在朝代的更替下,最可憐的仍舊是無辜百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