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征危急關頭,此人折返冒死送信,深得偉人信任,後成開國中将

長征危急關頭,此人折返冒死送信,深得偉人信任,後成開國中将

“年輕的朋友,我想告訴你們,永遠不要懷疑理想和信念的力量。我的理想是共産主義,革命鬥争幾十年,不管遭遇怎樣的艱難困苦,這個信仰從沒動搖過,是理想信念給了我勇氣和力量。誰都會遭遇脆弱、困惑、挫折和失敗,理想常常在現實中碰壁,我也不例外。我曾有過戰鬥失利的痛苦,曾有過死亡線上的掙紮,在周遭扭曲而陰沉的氛圍中,我也曾憤懑、懷疑甚至絕望,但最終,對光明未來的向往與執著總能讓我在困難面前一次次地挺起胸膛。" ——曾思玉

長征危急關頭,此人折返冒死送信,深得偉人信任,後成開國中将

很多人對于曾思玉将軍不是很熟悉,但他卻是一位對我黨有大功的人,在長征的危急關頭,他冒死将偉人的親筆信送到紅四方面軍徐總指揮手中,及時挽救了黨和紅軍的前途和命運。

1935年6月中旬,中央紅軍到達四川懋功與紅四方面軍勝利會師。

會師後,如何正确分析形勢,盡快确定新的戰略方針,打破蔣介石的圍堵計劃,建立新的根據地,成為黨和紅軍面臨的首要問題。

長征危急關頭,此人折返冒死送信,深得偉人信任,後成開國中将

中共中央政治局審時度勢,确定了一、四方面軍共同北上,在川陝甘建立根據地的的戰略方針,為兩個方面軍的行動指明了方向。

張國焘雖然表面上同意黨中央提出的北上戰略方針,但實際上卻想避開敵人主力,南下四川、西康。

9月,中共中央的北上方針和南下方針之争,達到了明朗化地步。此時,紅一方面軍的一、三軍團和中央縱隊當機立斷,單獨北進。

行軍一天多後,經過研究讨論,由主席寫一封親筆信給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講明事實真相。

長征危急關頭,此人折返冒死送信,深得偉人信任,後成開國中将

送信的任務就交給了時任紅一方面軍二師通訊主任的曾思玉,同時配備了一個營的兵力和一個電台,一路護送。

經過急行軍,大約下午兩點左右,曾思玉和一營及時趕到了指定小山坡的岔道路口,他立即對道路東西兩端進行觀察,因為之前下過雨,地面是濕潤的,馬隊行進過後一定會留下痕迹,而路上沒有馬蹄印,他判斷徐總指揮尚未經過,于是指令營長帶領部隊在北山坡隐蔽下來,以免發生意外,同時派幹部觀察哨用旗語信号聯絡。

下午4點,旗語信号報告,東面有一支騎兵隊伍過來了,和曾思玉猜測的一樣,這正是徐總指揮的隊伍。

見到人後,他急忙送上信件,之後帶着對方的簽字傳回駐地,順利地完成了任務。

經此一事,曾思玉開始進入了偉人的視野。

抗日戰争時期,曆任魯西軍區政治部主任,冀魯豫軍區分區司令員等職,率部參加平型關戰役、薛公嶺戰鬥在内的上百次戰役,從未離開過第一線。

解放戰争時期,曆任縱隊司令員、冀察軍區副司令員,1949年1月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十四軍首任軍長。

長征危急關頭,此人折返冒死送信,深得偉人信任,後成開國中将

1951年2月,曾思玉率64軍奔赴北韓戰場,在第五次戰役期間,他2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當時六十四軍接受的任務是突破臨津江,4月22日晚,曾思玉指揮六十四軍石浦涉水過江,他自己騎馬過江,但沒有想到敵人在江中鋪設了電話線,把馬腿纏住了,馬一下子摔倒在江裡面。

曾思玉從馬背上滑落到江中,連續嗆了幾口水,還好他會遊泳,江水深處,能自己遊回去。

另一次是在第五次戰役結束時,六十四軍按照上級指令撤退,撤退的過程中,曾思玉沒有同意飼養員讓他騎馬的主意,而是選擇兩條腿走回去。

一會功夫,敵機飛臨上空進行掃射,跟随了曾思玉五年多的戰馬被炸死。飼養員哭着說:“軍長,幸虧你沒有聽我的話,不然就出大事了。”

長征危急關頭,此人折返冒死送信,深得偉人信任,後成開國中将

1955年3月,曾思玉從北韓戰場回國,進入解放軍軍事學院戰役系學習,同年9月被授予中将軍銜。

此後曆任沈陽軍區參謀長、副司令員、武漢軍區司令員、濟南軍區司令員等職,後來他主動退居二線,挂名南京軍區顧問,直到1982年離休。

曾老雖然離職了,但他對革命事業的關注感情卻總也割舍不開。晚年緻力于撰寫回憶錄,留下了80多萬字的回憶文章,作為獻給世人的精神财富,2012年12月底病逝,享102歲高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