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长征危急关头,此人折返冒死送信,深得伟人信任,后成开国中将

长征危急关头,此人折返冒死送信,深得伟人信任,后成开国中将

“年轻的朋友,我想告诉你们,永远不要怀疑理想和信念的力量。我的理想是共产主义,革命斗争几十年,不管遭遇怎样的艰难困苦,这个信仰从没动摇过,是理想信念给了我勇气和力量。谁都会遭遇脆弱、困惑、挫折和失败,理想常常在现实中碰壁,我也不例外。我曾有过战斗失利的痛苦,曾有过死亡线上的挣扎,在周遭扭曲而阴沉的氛围中,我也曾愤懑、怀疑甚至绝望,但最终,对光明未来的向往与执著总能让我在困难面前一次次地挺起胸膛。" ——曾思玉

长征危急关头,此人折返冒死送信,深得伟人信任,后成开国中将

很多人对于曾思玉将军不是很熟悉,但他却是一位对我党有大功的人,在长征的危急关头,他冒死将伟人的亲笔信送到红四方面军徐总指挥手中,及时挽救了党和红军的前途和命运。

1935年6月中旬,中央红军到达四川懋功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会师后,如何正确分析形势,尽快确定新的战略方针,打破蒋介石的围堵计划,建立新的根据地,成为党和红军面临的首要问题。

长征危急关头,此人折返冒死送信,深得伟人信任,后成开国中将

中共中央政治局审时度势,确定了一、四方面军共同北上,在川陕甘创建根据地的的战略方针,为两个方面军的行动指明了方向。

张国焘虽然表面上同意党中央提出的北上战略方针,但实际上却想避开敌人主力,南下四川、西康。

9月,中共中央的北上方针和南下方针之争,达到了明朗化地步。此时,红一方面军的一、三军团和中央纵队当机立断,单独北进。

行军一天多后,经过研究讨论,由主席写一封亲笔信给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讲明事实真相。

长征危急关头,此人折返冒死送信,深得伟人信任,后成开国中将

送信的任务就交给了时任红一方面军二师通讯主任的曾思玉,同时配备了一个营的兵力和一个电台,一路护送。

经过急行军,大约下午两点左右,曾思玉和一营及时赶到了指定小山坡的岔道路口,他立即对道路东西两端进行观察,因为之前下过雨,地面是湿润的,马队行进过后一定会留下痕迹,而路上没有马蹄印,他判断徐总指挥尚未经过,于是命令营长带领部队在北山坡隐蔽下来,以免发生意外,同时派干部观察哨用旗语信号联络。

下午4点,旗语信号报告,东面有一支骑兵队伍过来了,和曾思玉猜测的一样,这正是徐总指挥的队伍。

见到人后,他急忙送上信件,之后带着对方的签字返回驻地,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经此一事,曾思玉开始进入了伟人的视野。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鲁西军区政治部主任,冀鲁豫军区分区司令员等职,率部参加平型关战役、薛公岭战斗在内的上百次战役,从未离开过第一线。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纵队司令员、冀察军区副司令员,1949年1月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四军首任军长。

长征危急关头,此人折返冒死送信,深得伟人信任,后成开国中将

1951年2月,曾思玉率64军奔赴朝鲜战场,在第五次战役期间,他2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当时六十四军接受的任务是突破临津江,4月22日晚,曾思玉指挥六十四军石浦涉水过江,他自己骑马过江,但没有想到敌人在江中铺设了电话线,把马腿缠住了,马一下子摔倒在江里面。

曾思玉从马背上滑落到江中,连续呛了几口水,还好他会游泳,江水深处,能自己游回去。

另一次是在第五次战役结束时,六十四军按照上级命令撤退,撤退的过程中,曾思玉没有同意饲养员让他骑马的主意,而是选择两条腿走回去。

一会功夫,敌机飞临上空进行扫射,跟随了曾思玉五年多的战马被炸死。饲养员哭着说:“军长,幸亏你没有听我的话,不然就出大事了。”

长征危急关头,此人折返冒死送信,深得伟人信任,后成开国中将

1955年3月,曾思玉从朝鲜战场回国,进入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同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

此后历任沈阳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武汉军区司令员、济南军区司令员等职,后来他主动退居二线,挂名南京军区顾问,直到1982年离休。

曾老虽然离职了,但他对革命事业的关注感情却总也割舍不开。晚年致力于撰写回忆录,留下了80多万字的回忆文章,作为献给世人的精神财富,2012年12月底病逝,享102岁高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