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8号人格者慈禧:她将珍妃扔井裡,是蓄謀已久,還是臨時起意?

作者:記者李滿
“夷兵(洋人)要攻打東華門了!”

鎮國公載瀾神色慌張地跑入儀鸾殿内,向慈禧太後慌亂地喊出了這句話。這一天,是1900年7月21日淩晨,八國聯軍侵入北京的第二天。

心力交瘁且一夜未眠的慈禧聽到載瀾這話後驚慌不已,她慌忙穿上宮服,欲投水自盡。載瀾趕緊拉住慈禧的衣服,急切道地:“不如先避之,徐為後計。”

慈禧被載瀾這一拉一喊,迅速冷靜了下來。她換上了一件藍葛布,又命李蓮英為自己換了老婦人的發型。

正在這時,光緒慌慌張張地進了暖閣,沒等他開口問安,慈禧就吩咐道:“趕緊換了衣裳,穿這身兒不行!”

沒等光緒帝反應過來,宮女們已經上前為皇帝摘取了紅纓帽,脫去袍褂,穿上了一件深灰色的夾袍。皇帝的袍子大而舊,看起來像個落魄的教書先生。

光緒換裝的當口,慈禧一直在思考一個與光緒有關的重大問題:如何處置正被幽禁的光緒寵妃珍妃。

第8号人格者慈禧:她将珍妃扔井裡,是蓄謀已久,還是臨時起意?

光緒與珍妃

“召珍妃,在景祺閣候旨。”眼看着時間不等人,慈禧對崔玉貴說道。此時的慈禧并沒有做好如何處置珍妃的準備,但她知道“這件事,現在非做不可了”。

自從被幽禁後,慈禧還未曾召見過珍妃,她實在不想見這個女人。人都說“婆媳關系”是最難處的關系,帝王家的婆媳也是如此。對于這個兒媳,慈禧心裡多少有點“恨鐵不成鋼”的意思。

慈禧也曾想過要對珍妃好,可無奈,這個女子天性自由,她還多次和自己對着幹。放眼整個大清,敢公然違抗她旨意的人,也就隻有珍妃一人了。

慈禧是心理學概念中“九型人格”的第8号人格者,這種人格的典型特質是:好主導,喜歡上司人;敢冒險;權力欲強;不畏難等。他們的信條是“我命由我不由天”,最大忌諱是:個人權威被挑戰。

偏偏,不知心理學為何物,也并不懂人性的珍妃,屢次觸碰慈禧的忌諱。她幾次三番挑戰慈禧的權威,每一次,她都沒吃到好果子。

對于慈禧而言,“後妃幹政”可直接等同于挑戰她的權威。這件事,珍妃卻明目張膽地做過。珍妃得寵後,不僅常在宮中無視後宮禮法地“女扮男裝”,還和姐姐瑾妃勾結太監買官賣官。根據胡思敬《國聞備乘》記載,魯伯陽曾因向珍妃進獻4萬兩白銀,而獲得了蘇松太道台(四品)一職。

慈禧掌握證據後,給了珍妃和瑾妃一次極大的懲罰:直接将她們倆由“妃”降為了貴人。直到一年後,兩姐妹才被恢複妃位。

有傳言說,珍妃那次被懲罰時,還被“褫衣廷杖”,即扒去衣服打。這件事情後世認為“與祖制不符”,畢竟,這樣的懲罰勢必導緻妃子的“玉體”與太監直接接觸。

無論珍妃被懲罰時是否受“褫衣廷杖”,她确确實實曾引發了慈禧極大不滿。根據史料記載,慈禧在懲罰珍妃的同時,将珍妃手下的數十個太監,或處死或發配充軍了。而瑾妃手下的人,卻分毫未動。

兩姐妹明明因為同樣的事受處置,為何珍妃明顯懲處力度更大呢?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珍妃被處罰後,頂撞了慈禧。

作為典型的第8号人格,慈禧最讨厭的就是自己的權威被挑戰,是以她不能忍受任何形式的頂撞,甚至反駁。總之,她要的是唯命是從,是天下以我的意志為轉移。

第8号人格者慈禧:她将珍妃扔井裡,是蓄謀已久,還是臨時起意?

慈禧

慈禧手下的李蓮英等人深知她的這個特性,他們一直投其所好,抓住她的這個特點拼命讨好她。

有一次,慈禧進禦膳房時,看到禦膳房院子裡的花全謝了,心裡很不高興。李蓮英竟趁着她轉身出門之際,将所有花兒全部換了。慈禧回來一看,剛剛還病恹恹的花,此時竟全部迎風怒放,李蓮英趁機誇贊道:

“老佛爺,花兒遇到可心的人,竟枯木逢春了。”

慈禧聽了竟高興不已,她是不知道花兒被換了嗎?當然不是,她是高興看到這個世界以她的意志為轉移,至于怎麼被轉移的,她并不管。

長期被李蓮英等等圍着轉的慈禧,突然看到珍妃這樣的角色,心裡自然是一百個不樂意。慈禧對珍妃另一個不滿的地方在于:她和光緒太恩愛了,礙了她的眼了。

慈禧覺得珍妃與光緒恩愛礙眼,與她常年守寡有關,哪個守寡的人願意看恩恩愛愛的場面呢?另一方面,光緒有了珍妃以後,完全不理她的親侄女,即光緒的皇後隆裕,也讓她覺得礙眼。

總而言之,珍妃這種角色,對于第8号人格者慈禧而言,絕對算得上“不對付”。

與自己相當“不對付”的珍妃,後來還支援光緒帝的維新變法主張。慈禧扼殺了維新變法後,曾将光緒囚禁在瀛台,替光緒帝發展了不少人才的珍妃受到牽連,并被幽閉于鐘粹宮後的北三所。

珍妃的具體幽禁地,位于景祺閣後小院内的一個廢棄小屋。

慈禧一行剛到景祺閣不久,珍妃便被帶到了,并跪下了。幽禁冷宮多時的珍妃,看起來已經全然沒有了昔日的神采。猛然看去,還真認不出眼前這位消瘦、憔悴的婦人,竟是昔日容貌俏麗、儀态雍容的珍妃。

慈禧心裡并沒有想好如何處置珍妃,猛地見到她這副模樣,再看看自己今時這身打扮,她竟動了恻隐之心。然而,很快,慈禧的心就硬了起來,她發現:珍妃給自己道吉祥時,竟顯得很敷衍,慈禧再次覺得自己未得到應有的尊重。

“還‘吉祥’什麼,洋人要打進來了,外頭亂糟糟,誰也抱不定怎樣,萬一受了侮辱,那就丢盡了皇家的臉,也對不起列祖列宗,你應當明白。”慈禧揚着下巴道,她連正眼都未瞧珍妃。

第8号人格者慈禧:她将珍妃扔井裡,是蓄謀已久,還是臨時起意?

慈禧與珍妃

珍妃愣了一會兒道:“我明白,不會給祖宗丢人。”珍妃的聲音依舊如昔日一般幹脆簡練,透着一股子誰也不服的勁兒。這股勁兒,讓慈禧很不悅。

慈禧此時在心裡下了定論:這個人不能帶走,帶走必定是個麻煩。于是,她悠悠道:“你年輕,容易惹事,我們要避一避,帶你走不友善。”

珍妃突然脫口道:“您可以避一避,可以留皇上坐鎮京師,維持大局。”

慈禧聽了這話後,眼睛裡閃出怒火。九型人格第8号人格者的最大特質便是:不喜歡接受别人的指導,偏偏,這珍妃一個晚輩、一個被幽禁的妃子竟還來“指導”她。

“死到臨頭,還敢胡說八道!”慈禧怒斥道。珍妃聽了卻仰着頭大聲道:“我沒有應死的罪,我要見皇上。”

到了這時候,珍妃仍然沒有認清局勢,她不知道:維新變法以後,光緒皇帝已經徹底被架空了。為了讓珍妃死得明白,慈禧怒目道:“皇上也救不了你,來人,把她扔到井裡去。”

珍妃終于意識到情勢有多嚴峻了,她大聲嚷着“我要見皇上,我要見皇上”,可惜,此時的皇帝根本不知道她正被召見。

随即,珍妃被崔玉貴和王德環連揪帶推,帶到了順貞門内的井裡。珍妃自始至終嚷着要見皇上!最後大聲喊:“皇上,來世再報恩啦!”

第8号人格者慈禧:她将珍妃扔井裡,是蓄謀已久,還是臨時起意?

珍妃井

處置完珍妃後,慈禧的心神竟反而更加安定了,西逃前,她對宮中未被選中一同逃離的人道:

“大家不用驚,為了讓李鴻章跟洋人議和講條件,我和皇上才不得不出城。你們大夥都不用跟着走,我沒難為着各國的公使,到時候他們也不會讓聯軍難為你們!我和皇上很快就回來……”

所有人都知道,沒被帶着走的,隻能完全聽任命運安排,人群中傳來嘤嘤的哭聲。慈禧卻再次勸慰道:“你們别擔心,我已安排榮祿,讓他與各國公使聯絡,好好保護你們!”

說完後,慈禧就在宮中衆人的跪送下上了車,向西逃去……

1902年1月7日,即珍妃被處死一年多後,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一行回到北京。回北京的第三天,慈禧便釋出懿旨:為珍妃“平反昭雪”。這道懿旨并未對珍妃之死做任何方式的說明,隻說“即于宮内靖難”。

顯然,慈禧在珍妃之死上,采取的是“模糊處理法”。

同時,慈禧還肯定并褒揚了珍妃之死是“洵屬節烈可嘉”,是以“加恩追贈貴妃位号,以示褒恤”。

懿旨被釋出的當天,慈禧還将崔玉貴攆出了宮。崔玉貴後來回憶說:

“老太後把我攆出宮時說,她當時并沒有把珍妃推到井裡的心,隻是氣頭上說,不聽話就扔井裡去。她責怪我逞能硬把珍妃扔下去的,是以看見我生氣、傷心,硬把我攆出宮了。”
第8号人格者慈禧:她将珍妃扔井裡,是蓄謀已久,還是臨時起意?

左一為崔玉貴;右一為李蓮英;中為慈禧

從慈禧為珍妃“平反”的速度來看,慈禧當日下令“将珍妃扔到井裡”,多少是因為:“倉皇逃竄時,被氣急了所緻”。

回頭看,若當時珍妃能說幾句軟話,并不再挑戰慈禧的底線,或許,她定然不會落到如此下場。

對于如慈禧這樣的第8号人格而言,若非要“據理力争”,非得盡可能地挑準時候,且選取他們能接受的方式。

可惜,這點,珍妃緻死都未悟透,以緻于:害了卿卿性命。

心理貼士一:與第8号人格者相處的注意事項

1,不要和8号人格者辯論,因為與他們辯論等同于挑戰他們的權威;

2,對8号人格者要盡可能地肯定、稱贊、鼓勵,哪怕提建議,也要預先進行稱贊、鼓勵等;

3,要赢得8号人格者的尊重,除了對他們表現出尊重(尤其尊重隐私),還得注意不卑不亢,尤其遇事不能表現出拖泥帶水,優柔寡斷;

4,和8号人格者相處要注意“說亮話”,切忌“拐彎抹角”;

5,與8号人格者戀愛貼士:稱贊他們的強勁實力、英雄氣概以及鐵肩擔道義的正義感等等。

心理貼士二:第8号人格者警鐘

1,切忌執着追求自給自足;

2,切忌“恐懼依賴”,切不可:認為自己不需要任何人,獨立才是最好的“自保”,并與世界對抗,掙紮到底;

3,若8号人格者不幸未成為上司者,切不可因“不想受命于人”,而盲目冒險創業,創業需謹慎;

4,切忌:競争時必須掌握環境,不可一味求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