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前後離奇逝世的四位領軍人:中蘇各一位,美國的兩人結局相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有四位指揮官的死亡是非常蹊跷的。如果按照時間排序,分别是中國新四軍的軍長葉挺、美國陸軍的傳奇将軍巴頓、北韓戰場的美國前線指揮官沃克、以及前蘇聯的總司令斯大林。

葉挺

葉挺将軍是中國近代戰争史上的一個傳奇。早在北伐戰争時期,葉挺獨立團就已經是一支威名赫赫的鐵軍。葉挺還是八一南昌起義的總指揮,是紅軍的締造者之一。後來因為廣州起義失敗,無奈流亡國外。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我黨為了南方的抗日局面而成立了新四軍,葉挺重新回到革命隊伍,擔任新四軍軍長。之後,他在抗日戰場屢立戰功,多次粉碎日軍掃蕩,受到了蔣介石的嘉獎,也同樣受到了他的忌恨。

二戰前後離奇逝世的四位領軍人:中蘇各一位,美國的兩人結局相同

1941年前後,國民黨多次發起反共高潮。我軍以民族大義為重,多方忍讓,可國民黨頑固派卻變本加厲。1941年1月,國民黨發動皖南事變,以将近10倍的兵力對新四軍發動了進攻。葉挺指揮部隊突圍,在奮戰8天之後,終于因寡不敵衆、彈盡糧絕而被捕。

被捕後,葉挺開始了長達5年的拘禁生涯。其間蔣介石和其好友陳誠威逼利誘,希望葉挺改換門庭,都被其嚴詞拒絕。1946年,經過多方交涉,葉挺重獲自由,并提出要重新入黨。毛主席親自批複同意,并以“親愛的葉挺同志”相稱。一個月後,葉挺登上了回延安的飛機。可是,飛機在山西省境内神秘失事,葉挺是以逝世。

二戰前後離奇逝世的四位領軍人:中蘇各一位,美國的兩人結局相同

葉挺死後,他的死因一直是曆史上的一個謎團。很多人認為,飛機失事是因為國民黨特務動的手腳。1998年,香港《大公報》刊登了一篇名為《對“四八”墜機事件的回憶》,裡邊公布,葉挺的飛機起飛前,已經被軍統特務杜吉堂破壞了導航系統。葉挺将軍的死因,從此真相大白。

喬治巴頓

巴頓是二戰時美軍的著名統帥,四星上将。他作風勇猛頑強,有“血膽老将”之稱。他十分重視裝甲兵團作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巴頓組建了美國第一支坦克部隊,他是以獲得“美國第一坦克兵”的美譽。二戰開始之後,巴頓得到陸軍參謀長馬歇爾的賞識,正式走上戰場。

二戰前後離奇逝世的四位領軍人:中蘇各一位,美國的兩人結局相同

巴頓一生有三場大戰:1941年11月巴頓在法屬摩洛哥海濱登陸,迫使當地德軍投降;1943年,巴頓在北非發起進攻,迫使德軍退回到意大利本土;1944年,巴頓在諾曼底登陸,指揮裝甲兵團橫掃德軍,殲敵140萬,解放了一萬多座城鎮。用戰功赫赫描述他,可謂實至名歸。

但是,巴頓這個人是個極具個性的人,說話做事從來都無所顧忌。在歐洲時,就因為扇士兵耳光而被媒體抨擊,讓美國陸軍臉上無光。

巴頓從來不掩蓋對自己盟友蘇聯的反感。他曾經說過,如果自己的部隊處在蘇德之間,他就會同時對兩者進行攻擊。在一次酒會上,蘇聯将軍請他一同喝酒,巴頓則對翻譯說:“告訴俄國狗患子,他們是我的敵人,我甯願掉腦袋也不同敵人喝酒。”這種仇恨不知道是因為什麼,但是卻是異乎尋常的“根深蒂固”。戰争即将結束之時,巴頓莫名其妙地說道:“戰後的世界将有英美來統治”。在一次和外交官的談話中,巴頓毫不掩飾地表明了自己希望馬上進攻蘇聯的想法。

二戰前後離奇逝世的四位領軍人:中蘇各一位,美國的兩人結局相同

巴頓的這種态度,讓美國政府和軍方很恐慌。在戰争剛剛結束的當口,對盟友毫無顧忌的打“嘴炮”是十分危險的。美國和歐洲現在急需恢複,不想這麼快就卷入下一場戰争。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是以在赫希斯恃召見了巴頓,并且解除了他的軍權。

蹊跷的是,在1945年12月,巴頓帶人在德國曼海姆打獵,結果他的座車出了車禍。司機和其他随行人員受傷較輕,但本來坐在最安全位置上的巴頓卻受了重傷,很快就死在了德國海德堡醫院裡。至今仍然有人認為,巴頓的死就是一場謀殺。

沃爾頓·哈裡斯·沃克

沃克是中國解放軍的老熟人了,因為這個人曾經是北韓戰場上,美國軍隊的總指揮。他畢業于美國著名的西點軍校,在一戰時就已經登上戰場。二戰中,沃克曾經作為巴頓的下屬在法國登陸,并且以橫貫法國中部的作戰揚名于天下,他指揮的二十軍,也是以被稱為了“幽靈軍”。

二戰前後離奇逝世的四位領軍人:中蘇各一位,美國的兩人結局相同

1950年,沃克來到北韓半島,成為美國第八集團軍的總司令,指揮戰場上的所有聯合國軍和南韓軍隊。在北韓軍隊攻擊南韓軍隊時,沃克在釜山部署了環形的防禦圈,配合仁川登陸,打敗北韓人民軍。但是在志願軍入朝之後,沃克的情況急轉直下。在第一次戰役和第二次戰役中,由于麥克阿瑟的總體戰略失誤,沃克連續兩次大敗,不得不撤回三八線。

1950年12月23日,沃克正在三八線附近布置新防線的時候,突然因為吉普車車禍而死。而有意思的是,沃克死之前,麥克阿瑟已經把他當成了替罪羊,把兩次戰役失敗的責任都推到了他身上,并且免除了沃克第八集團軍司令的職務。而這條指令,此時正在路上。

之是以說沃克死得蹊跷,主要是因為他的死因說法不一:一說沃克是因為車禍飛出了車外,跌落身亡的;一說是兩車撞擊之後,沃克的座車翻下山坡爆炸而死的;一說是被北北韓的兩位戰鬥人員用手雷炸死的;一說更離譜,說是沃克的吉普車被坦克擊中而死。

二戰前後離奇逝世的四位領軍人:中蘇各一位,美國的兩人結局相同

更奇怪的是,沃克死亡之後,美軍不允許媒體采訪,隻是簡單地發了一個通告。這對于一個集團軍的司令來講,有些過于草率了,讓人無法了解。

但不管怎麼說,沃克死了。可是對于志願軍的考驗則剛剛開始。接替沃克的李奇微細心而又勇猛,在以後的日子裡和志願軍打得有來有去,十分難纏。是以甚至可以說,沃克的死拯救了美軍。

約瑟夫·維薩裡奧諾維奇·斯大林

斯大林是二戰時期蘇聯的上司人。他是格魯吉亞人,曾經協助列甯上司過十月革命,也是列甯死後,蘇聯的最高上司人。在希特勒閃擊蘇聯之後,斯大林以自己極其堅定的性格,成了整個蘇聯衛國戰争的主心骨。雖然他沒有真正的在戰場上沖鋒陷陣,但是在鼓舞人心、調整資源、決定戰争走向方面,則起到了難以估量的作用。

二戰前後離奇逝世的四位領軍人:中蘇各一位,美國的兩人結局相同

斯大林晚年,身體依然非常健康。據他的私人醫生回憶,已經70多歲的斯大林,身體機能呈現出與年齡不相符的活力。如果按照健康程度來看,他至少應該活到八九十歲。可是在1953年3月5日,蘇聯《真理報》卻突然釋出新聞,說斯大林已經于昨晚死于腦溢血,終年75歲。

按說,斯大林的死是自然死亡。可是随後卻曝出了很多内幕,說明這位鐵腕枭雄的死并非那麼簡單。

1953年2月28日,斯大林與自己的四個核心上司成員:馬林科夫、貝利亞、赫魯曉夫、布爾加甯,在自己的别墅“午餐”,結果一個午餐吃到了淩晨四五點。之後,四人離去。而斯大林直到第二天晚上23點還沒有走出房間。當服務人員打開房門時,發現斯大林已經躺在了地上陷入了昏迷,下身全尿濕了。

一番溝通之後,前一天聚會的四個人在淩晨來到斯大林的别墅。其中的貝利亞看了看斯大林的情況,說了一句奇怪的話:“慌什麼!斯大林同志正在酣睡。”之後,四人不但自己走了,還打發走了很多服務人員。直到第二天早上八九點鐘,馬林科夫和貝利亞才帶着醫務人員來到别墅,開始救治斯大林。第三天,醫務人員表示自己束手無策,斯大林的死“已經不可避免”。直到3月5日,斯大林的死訊才正式發出。

二戰前後離奇逝世的四位領軍人:中蘇各一位,美國的兩人結局相同

斯大林的死疑點頗多。首先是當晚貝利亞等人走了之後,就沒人見到過斯大林的任何活動。有可能,此時這位鐵腕上司人已經着了不知誰的道,身體已經開始不适。而第二天貝利亞再來的時候,卻說穿着尿濕的褲子、趴在地上的斯大林“正在酣睡”,沒有立刻展開治療,這種消極的态度是讓人無法了解的。

直到現在也有很多人懷疑,斯大林是死于謀殺。隻不過,這種說法沒有直接的證據支援。是以斯大林之死,至今仍然是個懸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