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禵為何不率十幾萬大軍打回來搶皇位?專家:有這個人在,他不敢
熟悉曆史的朋友可能知道,康熙去世時,十四皇子胤禵因為不再父皇身邊,眼睜睜看着皇位落入同胞兄弟之手,遠在西北的胤禵刺客還手握十幾萬重兵,那麼他當時為何不帶着十幾萬重兵回來搶奪王位呢?成功的幾率高嗎?這事我們得慢慢說起。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廢皇太子後,康熙帝的身體狀況明顯走了下坡路。五十四年(1715年)已病得右手無法寫字,這年冬天大病一場,心神恍惚,頭昏目眩,行動要依靠别人扶持。五十七年(1718年)春,稍微早起,他就手顫頭搖,觀瞻不雅,有時心跳突然加劇,臉色突變。春天過後,雖身體有所好轉,但總體上是日薄西山、體弱多病。對皇父日趨衰弱的身體情況,胤禵了如指掌。六十一年(1722年)春,他應皇父之召來京面受機宜完畢,準備重返西北征戰之前,私下曾向九阿哥胤禟交待,宮裡發生什麼情況,都好歹要及時傳遞給他。作為康熙末年的一顆政治明星,作為有心問鼎皇權的撫遠大将軍,他一定還在京師乃至宮裡布下一些眼線,以随時了解掌握王朝心髒的搏動。
身在京師的四阿哥胤禛,則嚴密關注着西北十四阿哥的動向。到康熙末年,胤禛争奪未來皇位的勁敵有兩個,在内廷是八阿哥胤禩,在外省則是十四阿哥胤禵。當時,胤禵在政治上被朝野普遍看好,連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都認為,皇父要在萬年之後将皇位傳給胤禵。康熙四十七年九月,胤禵為八阿哥辯護,皇父情急之下将他訓斥責打了一頓,但火頭過後可能意識到胤禵并沒有什麼過錯,對他仍很器重。一個月後,康然帝就将皇長子在上三旗所分佐領給了胤禵。
第二天春天,晉封胤禵為貝子。五十年(1711年),康照帝巡率塞外,特命他随行。五十二年(1713年)十一月,九阿哥胤禟私下對親信何圖判斷說:“胤禵才德雙全,我們這些弟兄都不如他,他将來必定大貴。”五十七年(1718年)三月,胤禵由貝子破格被授王爵。當年十月,康熙帝命他為撫遠大将軍,前往西北征讨作亂的策妄阿拉布坦。十一月十五日,因撫遠大将軍胤禵即将統兵西征,康熙帝親往堂子行禮,鳴角,祭旗囊,将要出征的親王以下官員都着戰袍,不出征的親王、貝勒以下官員都穿蟒服随駕前往,隆重威嚴。
次月初十日,胤禵出征啟程這天,送行儀式更為隆重,康熙帝臨太和殿親自頒授大将軍敕印,行将出征的親王以下官員都齊集太和殿前,不出征的親王以下、二品以上大臣都穿蟒服集合在午門外,撫遠大将軍胤禵上殿跪受敕印謝恩後出午門,騎馬出天安門,親王以下、二品以上大臣均送行至德勝門外。按皇父旨意,胤禵用正黃旗,照依王式樣。這表明,胤禵被授予王爵、享受王爵待遇和規格。
胤禵出征後,康熙帝在京接見青海蒙古碩特部盟長、親王羅蔔藏丹津等人時,特降旨:“大将軍王是我皇子,确系良将,帶領大軍,深知有帶兵才能,故令掌生殺重任。爾等或軍務,或巨細事項,均應謹遵大将軍王訓示。如能誠意奮勉,即與我當面訓示無異。”由此可見,康熙帝不僅對胤禵很信任,而且給予他很大權力。平定西藏之亂和護送達賴六世入藏等重大任務,功績卓著,康熙帝特前宗人府立碑紀念。
政治上看好的胤禵,統帥裝備精良、富有實戰經驗的十餘萬大軍。這是一支很有戰鬥力的軍隊。這支軍隊掌握在一位時刻盯着皇位的皇子手中,這對同樣眼巴巴盯着皇位的胤禛來說,不能不是一個心頭之患。皇四子胤禛為了對付同胞弟胤禵,早就在西北悄悄布下一顆棋子。這顆棋子就是年羹堯。
康熙六十年(1721年)五月起,年羹堯擔任川陝總督。西安,是西北前線通往内地和京師必經之地。是以,平時,年羹堯可以牽制大将軍胤禵,緊要關頭則可以斷其返京之路。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四日,即康熙帝去世後第二天,尚未即位的胤禛就下令限大将軍胤禵于二十四日馳驿來京,不得有誤。
就這樣撒下十幾萬大軍孤身一人傳回京師?大将軍胤禵左思右想,環顧蒼涼的西北大地,隻好長歎一聲,撒下統領的軍隊,受命進京。實際上,英勇善戰的川陝總督年羹堯,對胤禵起着重要的威攝作用。有年羹堯在,胤禵就不敢輕舉妄動,他若試圖在青海、甘肅舉兵,首先年羹堯就不會答應他進入關中的大門,更别想揮師進京了。關鍵時刻,川陝總督年羹堯這顆棋子,實作了牽制和堵截大将軍胤禵的戰略意圖,對牢牢控制舉足輕重的西北局勢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