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格命草,閱讀更多經典詩詞文

誰在我童年時代從窗戶旁經過
文/拉格克維斯特
誰在我童年時代從窗戶旁經過,
往玻璃窗上呵着氣,
在我的童年,在那深深的
沒有星光的夜晚,是誰走過。
他用手指在窗戶上作了一個記号,
在濕淋的玻璃上,
用他柔嫩的手指,
沉思着往前走。
留下我單獨一個人,
永遠。
我怎麼能猜出這個記号,
那潮濕的呵氣中的記号。
它停得那樣短暫,短得不足以猜出,
永遠、永遠猜不出的記号。
早晨起來窗框是清爽的,
我看到的世界就是這個樣子。
一切都是那樣陌生,
在窗後,我的靈魂多麼孤獨和恐懼。
是誰走過了,
經過我童年深深的夜晚,
石琴娥 雷抒雁 譯
詩的開篇提出了這樣一個疑問:“誰在我童年時代從窗戶旁經過”,而這個疑問也貫穿着詩的全篇。這是怎樣的一種情節呢?在詩人的童年時代,一個寒冷的沒有星光的深深的夜晚,詩人獨自一個人待在屋子裡,忽然見到一個人從窗戶旁邊走過,并且往玻璃上呵着氣,用手指在窗玻璃上做了一個記号,然後那個人就走了,留下詩人一個人在屋子裡猜測和思索。這是一個生活中很不經意的小情節,本沒有什麼特别的意義,卻被詩人所捕捉,留下了一個本無需推測也永遠無法推測出答案的疑問。詩中寫道,“早晨起來窗框是清爽的,我看到的世界就是這個樣子。一切都是那樣陌生,在窗後,我的靈魂多麼孤獨和恐懼。”正是這一小小的事件與作者靈魂的孤獨與恐懼結合在了一起,這件事才令詩人記憶得如此深刻,直到多少年之後,都念念不忘。詩中最後說,“是誰走過了,經過我童年深深的夜晚,留下我單獨一個人,永遠。”這給人留下了那種最深刻的孤獨感受,而且這種孤獨是發生在一個兒童的身上,“永遠”一詞,更是蘊含着一種動人心魄的力量。
帕爾·拉格克維斯特(1891-1974),瑞典詩人、劇作家和小說家。1940年當選為瑞典科學院院士,1951年由于“作品中為人類面臨的永恒疑難尋求解答所表現出的藝術活力和真正獨立的見解”而榮獲諾貝爾文學獎金。拉格克維斯特的作品注重探讨人生的意義,堅信人類定能戰勝邪惡,内容大多是善與惡的鬥争。他是瑞典文學中最重要的表現主義作家。
關注格命草,一起讀經典
贈送您詩集《讀睡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