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元璋用古代清官比喻大臣,為何大臣受到誇獎,第二天便主動認罪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元朝太子下落不明,朱元璋為了尋找其下落,以及徹底清除元朝殘餘勢力,便多次派徐達、藍玉、馮勝等名将北伐。

在朱元璋參加起義開始,直到明朝建立初期,一幫忠臣始終追随着他。可是到了晚年時期,朱元璋卻依次對這些功臣下毒手,實在令人唏噓。

馮勝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對于他最後的結局,大家也心知肚明。然而今天要說的,是他早期的事情,其實在洪武五年,馮勝就差點被朱元璋處置了,還好有一個人救了他一命。到底發生了什麼,救馮勝的又是何許人也?

朱元璋用古代清官比喻大臣,為何大臣受到誇獎,第二天便主動認罪

(朱元璋劇照)

朱元璋起兵初期,有個叫馮國用的人前來投奔他,他見此人一副書生打扮,是以并沒有看上他,甚至還嘲笑道:“閣下是打算用筆來打仗嗎?”馮國用并未是以而生氣,反而自拍胸脯向朱元璋保證,他有能力助其平定亂世。

之後,馮國用向朱元璋提出一些建議,朱元璋聽後,頓時覺得這是位可用之才,于是将馮國用留下。這時候馮國用還向其介紹了一個人,就是他的弟弟馮國勝。

馮國用兩兄弟投靠朱元璋後,屢次立下戰功,在攻打陳友諒、張士誠的戰争中,兄弟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隻可惜在1359年,馮國用就突然暴斃了,沒能看到明朝的建立。馮國用去世後,朱元璋便開始重用馮國勝。

朱元璋用古代清官比喻大臣,為何大臣受到誇獎,第二天便主動認罪

馮國勝有萬夫不當之勇,在讨伐張士誠的戰争中,功勞僅次于常遇春。後來明朝建立,朱元璋将其封為宋國公,待遇地位與徐達、常遇春并列。這時候朱元璋已經是皇帝,由于他字國瑞,是以馮國勝為了避諱,将名字中間的“國”字去掉,改為馮勝。

洪武二年,開國功臣常遇春去世,這時候馮勝的地位就更高了,因為在朱元璋的心中,除了徐達,就屬馮勝的軍事能力最強。國家剛剛建立,根基不穩,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也有很多土地等待收複,這時候徐達和馮勝,就是朱元璋最信任的人。

也許正是因為皇帝重用,在朝中也沒人敢輕視自己,馮勝漸漸變得有些貪心。他在外征戰屢屢獲勝,繳獲的戰利品無數,他便想着從中撈些好處。在剿滅元朝殘餘勢力的時候,馮勝除了抓獲俘虜、收繳馬匹之外,還獲得大量金銀珠寶。可是等他向朱元璋上報的時候,卻絲毫沒有提及金銀之事。

朱元璋用古代清官比喻大臣,為何大臣受到誇獎,第二天便主動認罪

(馮勝劇照)

馮勝一心認為,此事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可朱元璋是什麼人,他不僅是皇帝,還是個多疑的皇帝。早在登基之後,他就培養了專門的探子,大臣們的一舉一動,他全都了如指掌,馮勝這點小動作,在朱元璋面前展露無遺。

其實原本馮勝打了勝仗,朱元璋也是要賞賜他的,然而他如今卻起了貪念,想發一筆橫财,這讓朱元璋對他很失望。本來想要直接處置,但朱元璋轉念一想,馮勝還是立下不少戰功,于是他打算給馮勝一次機會。

等到馮勝回來,朱元璋開始獎賞将士,可唯獨沒獎勵馮勝,隻是送了他一句話:“祭遵為将,憂國奉公;曹彬平江南,所載惟有圖書。”這是朱元璋在用古代清官比喻大臣馮勝,祭遵是東漢時期的大将,曹彬是北宋時期的名将,二人都精忠報國,戰功赫赫。朱元璋借二人來比喻馮勝,表面上是在誇獎馮勝英勇。

朱元璋用古代清官比喻大臣,為何大臣受到誇獎,第二天便主動認罪

(朱元璋與劉伯溫劇照)

大臣受到皇帝誇獎,自然是件開心的事,可馮勝受到誇獎後,第二天便主動認罪了,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下朝之後,馮勝還在為受到誇獎而沾沾自喜,這時候劉伯溫走了過來,對他說:“将軍怎麼還笑得出來!你是不是做錯什麼事了?還是好好想想,盡快主動請罪吧,不然就來不及了。”說完就走了。

馮勝對劉伯溫的話十分不解,回家的路上一直在思考,要說做錯事,那也隻有謊報戰利品這一件,可此事沒人知道,皇帝怎麼知道的,劉伯溫又是怎麼知道的。就這樣一路走一路想,終于在到家之前,想明白了。

朱元璋用古代清官比喻大臣,為何大臣受到誇獎,第二天便主動認罪

(劉伯溫劇照)

原來朱元璋将馮勝比喻成祭遵、曹彬,并不是因為他們都是有名的武将,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而是因為他們都是有名的清官。祭遵幫光武帝劉秀征戰,但是在東漢建立後,他一直克己奉公,一生清廉,是後世忠臣的表率。

曹彬是宋高祖趙匡胤的大将,他當年幫助趙匡胤平定江南,也是繳獲了大量财寶,然而曹彬分文未取,最終隻是要了幾箱子書籍。馮勝想到這裡恍然大悟,原來朱元璋并非在表彰他的功績,而是在提醒他,要像祭遵、曹彬一樣,做個清廉的武将。

想明白之後,馮勝對自己的行為也感到有些羞愧,于是第二天便主動認罪。朱元璋見馮勝态度誠懇,并且知錯能改,就選擇原諒了他。

朱元璋用古代清官比喻大臣,為何大臣受到誇獎,第二天便主動認罪

(馮勝像)

然而洪武二十五年,馮勝還是沒能逃過朱元璋的清算,因為曾經和女婿朱橚私下會見,朱元璋懷疑他們結黨營私,為了保證孫兒朱允炆能順利繼位,馮勝最後還是被賜死了。由于不是善終,是以馮勝未能進入功臣廟。

“藍玉誅之月,召還京。逾二年,賜死,諸子皆不得嗣。”——引自《明史》

不得不承認,真的是伴君如伴虎,皇帝不想殺你的時候,即使你A錢,他也能給你一次機會。可一旦皇帝想殺你,即使你清清白白,也難逃一死。這就是古代官員的悲哀。

(參考文獻《明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