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川軍抗日,為何各大戰區避之不及?滕縣保衛戰,一場沒有俘虜的仗

雜牌軍出川抗日,各大戰區避之不及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的炮聲,震醒了整個中華民族,全國人民奮起抗敵禦辱,各省子弟兵紛紛請願,奔赴抗戰第一線。而作為第二路預備軍的川軍,也整編為22和23集團軍兩路縱隊,正式出川抗日,預備部隊也在陸續組建。

川軍抗日,為何各大戰區避之不及?滕縣保衛戰,一場沒有俘虜的仗

這個時期的川軍,是不折不扣的雜牌部隊,軍隊素質低,武器裝備陳舊,主要武器為四川造的79步槍、大刀和長矛,唯一的重武器隻有土造的輕重機槍、迫擊炮。川軍出川時正值秋涼,這群單兵後勤隻有兩套布軍裝、一副綁腿,兩雙草鞋的戰士,十足像是乞丐。

川軍剛到山西,适逢太原失守,面對日軍的機動快速部隊,川軍一觸即潰,狼狽後逃。沿途經過晉綏軍的軍備庫,便破門而入,擅自補給。閻錫山聞訊大罵“抗日不足,擾民有餘的土匪軍!”上報讓川軍即刻調離,有多遠走多遠。

川軍抗日,為何各大戰區避之不及?滕縣保衛戰,一場沒有俘虜的仗

上級打電話給程潛,要将川軍調往第一戰區,程潛也是連連拒絕“閻老西不要,你給我?這種爛部隊我不要。”各大戰區對于戰鬥力低下,作風不良的川軍,态度都非常統一:讓他們回四川稱王稱霸吧。到最後還是第五戰區李宗仁出來解圍“好得很!我正需要用兵,把川軍調到徐州來。”

臨危受命,疲憊之師死守滕縣

1938年3月,為了掃清進軍徐州的屏障,日軍集結了4萬精銳,在飛機、坦克的掩護下向扼守津浦路鐵路咽喉的滕縣發起進攻。滕縣是徐州前沿最重要的節點,關系全局,李宗仁急調川軍22集團軍馳赴滕縣,并下達死指令“務必竭力死守,以待增援。”

川軍抗日,為何各大戰區避之不及?滕縣保衛戰,一場沒有俘虜的仗

川軍之前在晉東戰場上同日軍大戰數場,損失過半,駐防滕縣時隻剩下8個團,總兵力不到2萬,且都為疲憊之師。人數上的劣勢,裝備上的劣勢,單純紙面實力來看,讓川軍守住滕縣,毫無勝算。

3月9日,日軍在炮火的掩護下,向滕縣外圍陣地發起總攻。黃山、普陽山陣地陸續失聯,或守軍全部殉國,或前線指揮部被日軍炮火炸毀,通訊中斷。在滕縣前沿,川軍将士已經無法再接收到任何指令,皆各自為戰。但是無論是川軍,還是地方抗日武裝“紅槍會”,又或是自發走上前線的滕縣百姓,都沒有後退半步,在陣地前與日軍肉搏,甚至拿着大刀、長矛發起了反沖鋒。

4天半,108小時,3000人

外圍陣地被逐個擊破,日軍前鋒第10聯隊已直面滕縣縣城。3月16日上午10時,日本陸軍飛行隊和野炮第一大隊,聯合對滕縣進行了長達兩個小時的轟炸,城内外共落炮3000多發。東關寨牆的東南角被炸出一個缺口。日軍步兵在輕重機槍的掩護下迅速發起沖擊。川軍371團1連伏于缺口兩側,待日軍沖到塌口,每人同時手握4、5枚手榴彈投向敵群,連續擊退日軍多次沖鋒,城牆之下盡是日軍屍體。

川軍抗日,為何各大戰區避之不及?滕縣保衛戰,一場沒有俘虜的仗

但因日軍增援部隊不斷趕到,加入攻城集團,川軍外城守備部隊傷亡很大,41軍前線總指揮王銘章師長将自己的特務連也調往了前線。援兵遲遲不到,守城部隊已經進入肉搏,王銘章被迫放棄外城陣地,下令川軍退入内城死守,與城共存亡。

川軍抗日,為何各大戰區避之不及?滕縣保衛戰,一場沒有俘虜的仗

日軍從沒想過,在擁有絕對兵力和火力的優勢下,卻被一支所謂的“雜牌軍”死死拖在了滕縣。原本投鼠忌器,不想破壞滕縣城内外國建築的日軍,終于下定決心,用炮火将滕縣内城轟成一片焦土。又是兩個小時的炮擊,日軍十餘輛坦克順着外城的缺口沖入城内。先頭步兵攻上内城城角,被川軍用大刀猛砍,全部殲滅。

王銘章師長不顧個人安危,親臨城中心的十字街口指揮作戰,緊握手槍率部反擊,川軍士氣大振,大喊“決心死拼,報效國家!”滕縣保衛戰進入巷戰階段,保安隊、警察、百姓全部投入了戰鬥。王銘章身邊的特務排在反擊西門時全部犧牲,無一人退後。

情況最危急時,王銘章決意親赴火車站指揮124師372旅戰鬥,但在轉移途中不幸被日軍發現,一排密集的機槍子彈射來,王銘章身中7彈,壯烈殉國。哪怕是在彌留之際,王銘章仍在向士兵大喊“不要管我,繼續拼!”122師參謀長趙渭濱、124師參謀長鄒紹孟也同時犧牲。

川軍抗日,為何各大戰區避之不及?滕縣保衛戰,一場沒有俘虜的仗

王銘章犧牲後,守城的川軍陷入各自為戰的狀态,與日軍繼續搏殺,直至全部壯烈犧牲。滕縣保衛戰曆時4天半,守城的川軍部隊自師長王銘章以下3000餘人全部殉難。最後的300名重傷員亦與日軍肉搏至死,或用手榴彈自盡。川軍,無一俘虜!

滕縣保衛戰,為之後的台兒莊大戰赢得了充足的軍事部署時間。以血肉換空間,以空間換時間,川軍用最簡陋的79步槍和大刀、長矛,打響了台兒莊大捷的第一槍。當時《掃蕩報》如此稱贊川軍“抗戰之烈,死亡之勇,前所未聞,實開守土殉城之先例!”

壯哉!川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