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75年黃維獲特赦,卻每次對郭汝瑰和廖運周怒目而視,極不願相見

1975年黃維獲特赦,卻每次對郭汝瑰和廖運周怒目而視,極不願相見

在曾經那個黑暗的時代,總會有人先行,總會有人不顧自己的安危,總會有人在極緻的黑暗裡,不懼犧牲,總會有人為了明天的到來而努力。

他們曾經是各種各樣的身份,有醫生、有土匪、有商人、有讀書人,但他們的現在隻有一個身份,那就是軍人,他們或許沖動魯莽、他們或許隻知道打打殺殺、他們或許風度翩翩、他們或許隻知道墨守成規。

但不可否認的是,不管是共産黨,還是國民黨,他們都曾經為保護中國的領土出了自己的一份力。是以,單從抗日戰争來說,當時的中國已經沒有黨派之分,他們的目的都是一樣的。

1975年黃維獲特赦,卻每次對郭汝瑰和廖運周怒目而視,極不願相見

在廣東的長洲島上,坐落着一所學校,它成為了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所學校,它創造了中國近代的奇迹,它就是黃埔軍校,而黃維是入學的第一批新生,他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儒将,何解?

黃維做事非常的軸,不懂得變通,連蔣介石身邊的大紅人戴笠都對他頭疼不已。

黃維出生于江西的一個貧窮人家,父親在他小的時候就去世了,是以,家庭的生活條件比較刻苦。但黃維從來不自暴自棄,反而奮發讀書,最終考入了師範學校,畢業之後當了老師。

1975年黃維獲特赦,卻每次對郭汝瑰和廖運周怒目而視,極不願相見

然而,在黃維當老師期間,與當地的一個富豪發生沖突,最終辭職,遠走他鄉。在1924年,黃維以一個優異的成績考入了黃埔軍校,成為了第一批學員。

在校期間,黃維崇拜“三民主義”,便加入了國民黨,成為了蔣介石的忠誠追随者。

畢業之後,黃維便成為了一名将領,多次參加作戰。到了1937年,黃維已經是一名師長了,而淞滬會戰的爆發,也使得黃維一舉成名。

1975年黃維獲特赦,卻每次對郭汝瑰和廖運周怒目而視,極不願相見

每一場戰争都是慘烈的,鬼子喪心病狂的攻擊,國軍殊死拼搏的抵抗。

黃維在羅店之戰時,率領部下整整抵抗了一個星期。黃維下達指令,死戰到底,不能後退,甚至到最後,隻要是有口氣的人,都必須拿着槍去殺敵,戰況之慘烈,是我們不能想象到的。

盡管犧牲是巨大的,但羅店最終還是守住了,黃維也是以落了個書呆子的名号, 這一戰,也算是黃維軍旅生涯之中最輝煌的一戰了,他也是以得到了蔣介石的青睐,成為了他的心腹。

1975年黃維獲特赦,卻每次對郭汝瑰和廖運周怒目而視,極不願相見

黃維不僅打仗時軸,為人處事上也一樣軸,都知道,戴笠是蔣介石最信賴的人,黃維卻因為幫老鄉要貨,整整跟了戴笠三天,使得戴笠見了他就躲,最後,這件事驚動了蔣介石。

蔣介石本意讓他在外面稍等片刻,耐不住性子也就走了,誰知道,黃維竟然一直等在外面,蔣介石哭笑不得,讓戴笠賠償了老鄉。

1948年,國民黨敗局已定,任何的反抗都起不到作用,當時的黃維在做最後的反攻,我黨的主帥是陳赓,他們兩人是黃埔軍校時期的同學,陳赓非常的了解黃維,知道他用兵老是喜歡采用書本上所學到的東西,不懂得變通。

1975年黃維獲特赦,卻每次對郭汝瑰和廖運周怒目而視,極不願相見

陳赓放棄使用正常的方法,采用誘敵深入讓黃維進入了他的埋伏圈,當黃維反應過來時,他早已被陳赓的軍隊包圍。最終被解放軍俘虜,成為了戰俘,開始了他27年的獄中生活。

從軍校畢業之後,一路走來到達了人生的巅峰,奈何跟錯了上司人,走向了一個漆黑的深淵。

其實黃維曾經也接觸過共産黨,他也初步具備了成為一名共産黨員的條件,他在師範學校就讀期間,認識了我黨人士方志敏,方志敏多次幫助黃維,黃維也從心底裡佩服方志敏。

有一次,黃維問方志敏以後會有什麼打算,方志敏回說:“我要棄筆從戎,去找孫中山先生,跟随他一起救國,幹出一番事業來。”黃維大為感動,立誓也要像方志敏一樣,懷有遠大抱負。

1975年黃維獲特赦,卻每次對郭汝瑰和廖運周怒目而視,極不願相見

奈何兩人本一起約好要考黃埔軍校,方志敏卻缺席了,我黨要求他去往江西進行革命。

他隻能與黃維辭别,奈何有組織紀律,不能同外人說自己的任務,如果能說的話,或許黃維也會成為我黨的優秀人才。

黃維成為戰俘之後,不接受改造,甚至多次嘲笑那些接受改造的國民黨軍官,國家多次的特赦名單也都沒有他。

猜測自己可能要一輩子得不到特赦的黃維,又去研究了永動機,所有人都知道,永動機不可能實作,黃維卻在這個時候展現了自己書呆子的本性,一直不聽其他人的勸說,投身于此。

1975年黃維獲特赦,卻每次對郭汝瑰和廖運周怒目而視,極不願相見

直到1975年,經過我黨的多方努力,才最終感動了黃維,得到了特赦。

黃維被特赦之後,已經是古稀之年的他,也放下了曾經,安心過起了自己普通人的生活。與曾經經過特赦的同僚相處得非常好,但隻有兩個人,他一直不想見,那就是郭汝瑰和廖運周。

1975年黃維獲特赦,卻每次對郭汝瑰和廖運周怒目而視,極不願相見

郭汝瑰在1928年參加中國共産黨,有一段時期與我黨失去了聯絡,在國外學習輾轉學習,回國之後,郭汝瑰得到了蔣介石的賞識,擔任了國防部作戰廳的廳長。

所有的作戰指令都是由作戰廳發出,郭汝瑰成為廳長之後,與我黨取得聯系,打入國民黨内部,冒着生命危險,為共産黨傳遞情報。

内戰時期他向蔣介石提議關于徐州的作戰方案,使得黃維進入了陳赓的包圍圈。

後來,黃維知道了郭汝瑰的身份,也怨他背叛了自己所效忠的國民黨,更怨他間接讓自己成為俘虜,是以不願意見他。

1975年黃維獲特赦,卻每次對郭汝瑰和廖運周怒目而視,極不願相見

廖運周與黃維在武漢會戰之時認識,在戰場上,兩個人的配合非常的默契,最後廖運周便加入了黃維的部隊。

淮海戰役的時候,黃維被陳赓圍堵,在危機時刻,廖運周主動對黃維說自己做先頭部隊,突出重圍,黃維知道他這一去非常的危險,對他很是感激,更是給他配備了最精銳的部隊與裝備。

哪曾想到,廖運周根本不是要突圍而是要起義。等黃維發現之時已經晚了,最終黃維被俘。被自己信任的人背叛,這對于“書呆子”黃維來說是不能接受的。是以,也不願意見到廖運周。

1975年黃維獲特赦,卻每次對郭汝瑰和廖運周怒目而視,極不願相見

客觀評價,黃維是一個“軸人”,他效忠于國民黨,便一直初心不改,這在古代,就是一個忠臣,奈何立場不同,觀點不同,他的效忠最終還是錯付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