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晏幾道|“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宋詞愛情名篇值得點贊收藏

作者:宋詞文學鑒賞

臨江仙

晏幾道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

去年春恨卻來時。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

琵琶弦上說相思。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這是一首懷念情人的詞,所懷之人便是詞中所寫的小蘋。《小山詞》中屢次提到過她,她天真活潑,聰慧穎悟,還帶着些少女的稚氣和憨态。但是不幸的命運終于降臨了,随着主人的衰謝,身為歌兒酒使的小蘋後來竟流落人間,不知所終······

以下着重分析這首詞的心态,進而鑒其“能動搖人心”(黃山谷《小山詞序》)的藝術魅力。

晏幾道|“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宋詞愛情名篇值得點贊收藏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這三句為一頓,結果“去年春恨”以前種種令人難忘的往事。如今樓台仍在,那幕幕往事卻如夢境般消逝得無影無蹤了。昔日長醉,今時初醒,繡簾羅幕中的笙歌之聲,早已随風飄去化為烏有。惟見簾幕低垂,一片阒寂,隻能在回憶中去怅惘追尋了。“去年春恨卻來時”在時間上起着挽合今昔的作用,同時又預示着未來的“春恨”将年複一年地随着春回人間而襲上心頭。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通過描寫今年的春恨和回憶去年的春恨,把綿綿無盡的春恨展現在眼前又延伸到未來:花開花落,燕去燕來,花前獨立的人,微雨雙飛的燕,仿佛都已融入時空,把各自的惆怅與歡樂化為永恒,永遠留在人間,沒有盡時。

晏幾道|“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宋詞愛情名篇值得點贊收藏

詞轉下片,在詞人的記憶中呈現出最令人動情的一幕:“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這三句又是一頓,結果初見之時已兩心相許的這段終身難忘的情境。詞人初見小蘋是在沈家還是陳家,自然無從得知,也無須多說。但作者在追憶當時的情境時,為什麼特别憶起那日小蘋穿着“兩重心字羅衣”呢?這倒是個饒有趣味的問題。“心字羅衣”是當時歌妓所穿的一種頗為流行的衣衫。所謂“兩同心字”就是兩個篆書心字結成的連環圖案,這種圖案稱為“同心”,象征男女心心相印永結同好。“兩重心”與“兩同心”語義相同。

但這句詞所含的意思卻是借“兩重心字羅衣”來暗示小蘋與詞人初見時已心心相印的一片似水柔情。“琵琶弦上說相思”是描寫小蘋通過琵琶獻藝,來表達内心的傾慕。再把這三句合起來看,真是“未成曲調先有情”了。這些描寫都恰到好處,語言運用也極有分寸:因為是“初見”是以未免有些嬌羞,正好借着彈奏琵琶的機會來訴說衷情,這和“初見”時的情境就十分吻合了。句中的“說”字用得更加精妙。小蘋既然能用琵琶“說”出相思,自然是琵琶妙手;能聽出小蘋演奏的琵琶是在“說”相思,必然是顧曲知音。是以這句詞也兼寓兩相知音之意。

詞人與小蘋初見時的情境,雖然着墨不多,卻把雙方心心相印,含情脈脈的情态與心态刻畫得淋漓盡緻。“初見”時就如此情投意合,日後的魚水之情就不必再去細述了,是以下面便直接去寫小蘋流落人間之後,留給詞人的無限相思與怅惘。

晏幾道|“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宋詞愛情名篇值得點贊收藏

詞的結句“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與起拍“夢後”、“酒醒”二句首尾呼應,感慨萬千,寫出小蘋流落人間之後,作者見月思人的一片深情;同時把“初見”以後的花朝月夕種種纏綿情意也都包容無遺了。沈祖棻《宋詞賞析》對“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二句别有會心,認為這是詞人“回想她(小蘋)宴罷踏着月色歸去的情景。”據前文所述:小蘋後來流轉人間不知所終,是以“當時”、“曾照”這兩句詞正是對此而發。

“曾照彩雲歸”既然是借彩雲歸于巫山來暗示小蘋流轉人間,那麼從時間上說當然也就不是指“初見”當日的事情了。“當時明月在”的表層含意雖然是見月思人,但“彩雲”和“明月”這兩個意象融合之後,又産生了深層含意。這是因為詩詞中的意象組合,并不等于詞義的相加,它通過轉換生成,直接作用于審美心理,進而喚起更廣泛的藝術聯想。

如今月在雲歸,對月懷雲,這輪孤獨的明月似乎也失去了當年的光彩。此時此刻情境與人物已渾然一片,仿佛還聽到明月一聲凄涼哀怨的歎息:“彩雲啊,你在何方?”這動蕩迷離的藝術境界,簡直使人神飛心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