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學齡期兒童常見的一種神經發育障礙,表現為與發育水準不一緻的注意缺陷、過分的多動和沖動。研究表明,高達85%的ADHD至少共病一種精神行為障礙。由于共病會帶給兒童更加嚴重的社會功能損害,是以家長需要格外的重視。
tip:共病,也稱共患病,
是指發生在同一個體身上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不同疾病。
為幫助共患其他疾病,尤其是共病精神、行為及神經發育疾病的多動症兒童的家長,我院兒保中心于近期成功舉辦了2021年第11期ADHD家長沙龍,主題為《ADHD常見共病問題》,心理治療師田琳老師帶領家長們一起了解ADHD共患病的現狀、機制、危害以及診療進展。通過系統講解,加深家長對ADHD共病問題的了解。
關于ADHD的具體共患病,感興趣的家長可以點選下方連結進行學習:
多動症和她的朋友們,本期家長沙龍——《家長應該如何應對ADHD共病問題》
那麼面對多動症(ADHD)的共患病,作為家長的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樹立信心,持之以恒
雖然有“同夥”的ADHD讓我方戰友倍感頭痛,但是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隻要足夠的了解,再強大的敵人都不可怕,我們要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
要知道ADHD的長期治療是有一些潛在的積極影響,比如:長期症狀控制有利于長期改善社會功能、學習成績、就業,降低繼發病症,如物質使用、反社會行為和拖延行為等。
互相信任,共同禦敵
我方戰友更要通力合作,家長,老師,醫生缺一不可,并且戰友間要親密無間互相信任,加強交流,資訊對等,堅定信念。
張弛有度,防微杜漸
家長同志們是我方最優秀的“偵查部隊”,平時要留意觀察孩子的言行,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發現“敵人”的蛛絲馬迹,及時彙報給“作戰指揮官”醫生,共同禦敵。
當然家長們也不要過分緊張,草木皆兵,一有風吹草動就信以為敵,拿不準的情況一定要主動彙報給作戰指揮官醫生們,千萬不要“百度”對号入座。
前路漫漫,莫要急躁
對敵鬥争是個長期而又艱巨的過程,家長們一定不要着急,有時候醫生們為了打倒ADHD,又不想招來其他敵人的威脅,會選擇一種更為溫和的作戰方式。
在這個長期對戰中,有時候要等待一個月或者更多一些的時間,讓我方彈藥充分發揮作用,這是非常有必要的。
認準正牌,謹防上當
最後的最後,要鄭重提醒各位長期作戰在一線的家長朋友們,千萬不要聽信其他非正規部隊的蠱惑,很多所謂的不費一兵一卒就能消滅敵人的作戰方式,大多數是美麗的謊言。家長們一定要擦亮雙眼,認準正規部隊,免得讓敵人鑽了空子,賠了作戰經費不說,還耽誤了最佳作戰時機,反而害了孩子。
希望家長朋友們重視ADHD的共病問題,選擇合适的治療方案,給予孩子恰當的支援和引導!
來源:西安市兒童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