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親密關系原來也可以這樣認識?

作者:愛讀書的小琳子

這個認知來自于《自立》這本書:

“我隻要親近,不要盟約。我将努力贍養父母,撫育子女,做一個妻子的忠貞的丈夫——可是我必須按照一種前所未有的新方式供養這些親屬。我必須成為我自己。我再也不能為你而毀了自己,或者毀了你。”

讀完這句話讓我對親密關系有了不同的認知,人這一生,需要找到自己,而隻有當一個人清晰地找到自己、能明确地知道自己是誰以後,那麼這個人才不會去需求、控制、依賴他人。無論我們的身份是什麼,處在什麼關系裡,都要學會自由,都要學會擁有獨立的自己,這個“擁有”是堅持,是尋找,是真誠面對自己和對方,在今天我們的身份是多元度的,我們首先要真實面對自己的内心,每天給自己就出來幾分鐘去獨立思考對自我生活的感受,對自己生命的體會。同時,不要被任何關系綁架就如開頭的“盟約”,而自由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更意味着自制下的責任感,如康德所說:所謂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也想起羅翔老師說過的隻有承擔起責任才會真正的幸福。

人這一生,需要找到自己。隻有當一個人清晰地找到自己,明确的知道自己是誰以後,才不會依賴他人,才不會讓自己陷入一味奉獻犧牲的處境無法抽離,身心俱疲。也能夠明白人精神獨立的意義,是以,自立是為了我們成為更好的人,堅定地做自己,你的淡定,平衡、力量和溫柔,才是最大的魅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