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與龐統伯仲間,張存可是醫聖張仲景?

作者:燕趙福48496706

一代醫聖張仲景被海内外研究學者譽為漢方鼻祖,其《傷寒雜病論》《金匮要略》列為高等醫學院校科目,創中醫診療四診八綱,六經辨治總綱指導中醫臨床,其手稿早在晉太醫令王叔和案頭被整理成書,被奉為醫之圭臬。

南陽醫聖祠,是張仲景的墓地和祭祀場所,始建年代已無從考起,史載明清時期屢有修葺。新中國建立後,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使這座古建築呈現出殿堂巍峨、亭榭隽美、花木蔥郁、鳥歌禽鳴的花園式園林格局。

與龐統伯仲間,張存可是醫聖張仲景?

雙闕

張仲景在醫學領域裡的偉大創造和他所取得的非凡成就受到世人矚目和公認,後代醫家用“醫聖”、“一代宗師” 、 “醫家周孔”等溢詞表達敬仰之情,曆代為張仲景建祠、勒石、設堂、列館、“雕像”、修傳。1981年河南省南陽市醫聖祠院内陸下發掘出一塊帶有碑座的墓碑。碑的正面刻有“漢長沙太守醫聖張仲景墓”等文字,碑座上則刻着“鹹和五年”四個字。

《晉書·皇甫谧傳》“倉公發秘于漢皇,華佗存精于獨識,仲景垂妙于定方。”皇甫谧認為,張仲景可以與華佗、倉公并列的醫學大家。其傑出貢獻在于對疾病分表裡上F内外陰陽且病有祖方。此外在《隋書》、《唐書》中都有着張仲景的相關記載。

與龐統伯仲間,張存可是醫聖張仲景?

醫聖祠

“鹹和”是東晉成帝司馬衍的年号,鹹和五年即公元330年。此碑距張仲景逝世之歲(公元219年)僅111年,因而是可信的。已故着名醫史學家耿鑒庭先生據此充分肯定張仲景曾經做過長沙太守。使“坐堂醫”一詞譽滿中外,由此延伸出“張長沙”一詞。

與龐統伯仲間,張存可是醫聖張仲景?

傷寒論

我們知道,記錄三國正史為《三國志》和《後漢書》,《後漢書》的成書年代距離張仲景所處年代較遠,不記錄張仲景其人其事還情有可原的話,《三國志》單單給了華佗立傳,而沒見張仲景的事迹一字半句的,當然陳壽先生也說了“蜀無史官”按唐宋人說其“舉孝廉,為長沙大守”你也可以說不立傳很正常,有那麼多人沒立傳。可是即便不立傳,整本書裡一鱗半爪該要有的。那麼就需要我們從《三國志》中再發現,或者說起碼也要找到與彼與時南陽張家有淵源的人物。順着這個線索,張存便映入眼簾。

但曆代史家推崇張羨說,大家可以百度自行了解。亦有論為張怿的,目前此二說較為流行。

鑒于存異,筆者提出張存說:

一:張存為張羨弟,按孟仲叔季排倫次,張存行二為仲,字處仁,處仁與“景”義同,皆寓美好。

另按曆代醫史專家對仲景行實考辨,張存亦在215年前後卒。

再者存随劉表為從事,此可為建安七子之一的王桀診病提供依據。

劉琮降魏之後存依劉備随主南從,蜀漢赤壁戰後劉備軍隊無疫病相聞可隐見張存之功。又古所謂用藥如用兵,有“不為良相,必為良醫”之說,官場失意,事業未必失意。

那麼我們來看蜀漢南陽張存的史料:

張存(?-214年),字處仁,南陽人,擅長謀劃及臧否士人。原荊州牧劉表帳下官員,後投奔劉備。以荊州從事職位随先主入蜀,參謀軍事,從南邊次於劉備至雒縣,被任命為廣漢太守。存素不服龐統,統中矢卒,先主發言嘉歎,存曰:“統雖盡忠可惜,然常人大雅之義。”先主怒曰:“統殺身成仁,更為非也?”免存官。頃之,病卒。

從《蜀記》張存傳記行實參合中可知張存宗族信源如下:

張存出身東漢南陽門閥張家,與蜀郡張家在益州的地位相仿。其從祖張溫,官至東漢太尉,職居三公。他的族兄是張羨,在荊州南部長沙一帶甚得民心,曾占據荊南四郡反抗劉表。而張存在劉表帳下卻是從事椽吏之一,是以張存劉表帳下是官位不顯。

至到随劉備入蜀,廣漢郡是劉備入蜀時拿下的第一個郡,因而蜀地尚未平定,劉備便任命張存擔任廣漢太守。(這裡會不會與赤壁之戰後劉備拿下荊南四郡相混淆呢?存疑。)

十九年夏,雒城拔。襄陽馬良書诒諸葛亮曰:“承雒城已下,尊兄配業光國,魄兆見矣。”時州或治成都,時複治雒,為蜀淵府。可見廣漢地位之重,首任郡守更為一等一的人材。

蜀記原文這樣描述:

處仁本名存,南陽人也。以荊州從事隨先主入蜀,南次至雒,以為廣漢太守。存素不服龐統,統中矢卒。先主發言嘉嘆,存曰:“統雖盡忠可惜,然違大雅之義。”先主怒曰:“統殺身成仁,更為非也?”免存官。 頃之,病卒。失其行事,故不為傳。

一:楊戲在《季漢輔臣贊》贊曰:處仁聞計,或才或臧,播播述志,楚之蘭芳。

二:從楊戲《季漢輔臣贊》中可以看出,張存是有着出色的才華和志向的,是荊楚之地的名士之一;從張存能在劉備落魄之時官至荊州別駕從事,并且能位列《季漢輔臣贊》,說明他在劉備帳下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有功於蜀漢。

三國志楊戲傳》中有一句話:“處仁聞計。”所謂的“聞計”以計略聞名,就是很有謀略的意思。由此可見,張存與龐統一樣,都是劉備集團中軍師型人物。同時,張存也曾與龐統一樣,擔任從事這樣的進階幕僚職務,可見其謀略能力也是相當不錯的。

三:從張存丟官的事迹中,我們可以看出,張存對自己的智謀有着充足的自信,是以對于龐統③能位列他之上耿耿於懷,但他又與同是荊楚俊才的廖立不同,他除了看輕龐統外,并沒有像廖立一般隨意偏頗的批評其他人,而且從楊戲的《季漢輔臣贊》中可以看出,張存在當時的名聲可以說還不錯。是以他被免官,導緻抑郁身亡,未等到看見蜀漢的建立,可以說是一個不小的遺憾,對於蜀漢也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四:按比張仲景年長的一個同鄉何颙對他頗為了解,曾說:“君用思精而韻不高,後将為良醫。”意思是說張仲景才思過人,善思好學,聰明穩重,但是沒有做官的氣質和風采,不宜做官。隻要專心學醫,将來一定能成為有名的醫家。而何颙的這些評價仲景的中肯話語放在張存因語失官上面是最為妥貼的。

五:晉皇甫谧《針灸甲乙經》序中,記載了張仲景為王粲看病的逸事:“仲景見侍中王仲宣時年二十餘,謂曰:君有病,四十當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湯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湯而勿服。居三日,見仲宣謂曰:服湯否?仲宣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湯之診,君何輕命也?仲宣猶不言。後二十年果眉落,後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終如其言。此二事雖扁鵲、倉公無以加也。”雖然事近傳奇,但也可以顯示當時人對張仲景醫術的敬服

明崇祯《長沙府志》,清康熙《長沙府志》以及明清時期的《南陽府志》、《鄧州志》中,都有張仲景守長沙的記載。

據《長沙市志》記載:“建安十三年,是年長沙瘟疫流行,太守張仲景醫術,坐公堂為庶民義診,活人甚衆。”

如果此條記載無異義,建安十三年(208)十二月,劉備聯合孫權擊敗曹操後,遂表劉表之長子劉琦為荊州刺史,自己帶兵平定荊州在江南的武陵(今湖南常德西),長沙(今湖南長沙西)、桂陽(今湖南郴縣)、零陵(今湖南零陵北)四郡,四郡太守皆降。劉備以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将,使其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以偏将軍趙雲領桂陽太守。至此,劉備占領了荊州八郡中的江南四郡。結合《長沙志》疫情的界定,當為赤壁之戰之時和以後,那麼如果此時張仲景領長沙太守,這個仲景為張存便無争議。

廖國玉教授在《張仲景官居長沙太守的三項根據》一文中認為張仲景任長沙太守是曆史的事實。張仲景任長沙太守在曆代醫籍中均有明确記載:北宋仁宗嘉佑年間,林仁等奉诏校正醫書,在序言中引了唐《名醫錄》的論述,認為張仲景“官至長沙太守”。此序是向皇帝寫的奏章,不可能造假,是以是可信的。

六:陳壽在《三國志,蜀書,後主傳》裡留下了這麼一句話:

又國不置史,注記無官,是以行事多遺,災異靡書。諸葛亮雖達於為政,凡此之類,猶有未周焉。再者荊襄之地幾經易主,曆經戰亂史料散佚實多。故張存史料也隻有這麼多,但亦是最接近張存張仲景為一人之說。唯一欠妥處為廣漢太守,長沙太守之别,各位網友可以跟貼發表不同意見,在此先行謝過!

對于張仲景先聖長沙太守坐堂一說。醫史學家頗有歧議。謂仲景為長沙太守者始見唐·甘伯宗《名醫錄》 : “名機,仲景乃其字也。舉孝廉,官至長沙太守。 ”

金刻本《注解傷寒論》于每卷前僅雲“仲景述,王叔和撰次” ,無“長沙太守”之稱。

明萬曆二十七年趙開美刊刻《仲景全書》 ,宋本《傷寒論》每卷前皆雲“漢張仲景述,晉王叔和撰次” ,乃承宋本舊貌也,亦無“長沙太守”字樣。

而《仲景全書》所收成無己《注解傷寒論》于每卷前題雲:漢長沙太守張仲景述,晉太醫令王叔和撰次” 。金刻本《注解傷寒論》早于明刻本, 尚無此四字,疑“漢長沙太守”五字系趙開美據甘伯宗《名醫錄》所增“也。”

後世“多據”此稱仲景曾任長沙太守。

清·孫鼎宜考證當時長沙太守為張羨, 羨 與 景 同訓,謂張羨即張機,張機即張羨。可備一說也。

清孫鼎宜從訓诂角度認為張機之“機”當作“羨”,此張羨即主掌長沙太守張羨。見孫氏《仲景傳略》一文。章太炎先生亦有此說。考證此事較詳者為20世紀郭象聲《張仲景姓名事迹考》一文。

文獻資料:

張仲景,《後漢書》無傳,其事迹始見于《宋校傷寒論序》引唐代甘伯宗《名醫錄》:“南陽人,名機,仲景乃其字也。舉孝廉,官至長沙太守,始受術于同郡張伯祖。時人言,識用精微過其師。所著論,其言精而奧;其法簡而詳,非淺聞寡見者所能及。”據此,他為南陽人,師事張伯祖,曾經出任過長沙太守,是以被後世稱為張長沙。

明、清的《長沙府志》中均記載有:“張機.字仲景,長沙太守,時大疫流行,治法雜出,機著傷寒論金匮,方行于世,民賴全活”

古籍中最早關于張仲景裡籍的記載,北宋·高保衡、孫奇、林億《校正傷寒論·序》中言:“張仲景,《漢書》無傳,見《名醫錄》(按,唐·甘伯宗著)雲:南陽人,名機,仲景乃其字也。舉孝廉,官至長沙太守。”

又宋代《太平禦覽·卷七二二》引《何颙别傳》曰:“同郡張仲景,總角造颙。謂曰:‘君用思精而韻不高,後将為良醫。’卒如其言。”

張機,字仲景。 “機”之名,始見梁·陶弘景《輔行訣髒腑用藥法要》: “漢晉以還,諸名醫輩,張機、衛汛、華元化、吳普、皇甫玄晏、支法師、葛稚川、範将軍等,皆當代名賢,鹹師式此《湯液經法》 ”, “昔南陽張機,依此諸方,撰《傷寒論》一部,療治明悉,後學鹹尊奉之”, “張機撰《傷寒論》,避道家之稱”。清《南陽府志》改“機”作“玑”,誤。

與龐統伯仲間,張存可是醫聖張仲景?
與龐統伯仲間,張存可是醫聖張仲景?
與龐統伯仲間,張存可是醫聖張仲景?
與龐統伯仲間,張存可是醫聖張仲景?
與龐統伯仲間,張存可是醫聖張仲景?
與龐統伯仲間,張存可是醫聖張仲景?
與龐統伯仲間,張存可是醫聖張仲景?
與龐統伯仲間,張存可是醫聖張仲景?
與龐統伯仲間,張存可是醫聖張仲景?
與龐統伯仲間,張存可是醫聖張仲景?
與龐統伯仲間,張存可是醫聖張仲景?

③龐統,關于龐統,近來有關學者曾對其事迹有過質異,言龐統乃吳國間諜。此處備異,于此無關,不作考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