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馬拉松的未來在哪?社會俱樂部攜手國家隊,目标超越日本

作者: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馬作宇

中國馬拉松的未來在哪?社會俱樂部攜手國家隊,目标超越日本

中國田徑傳奇劉虹(中)也是易居俱樂部的一員。

盡管塵封14年的全國紀錄依舊沒被改寫,但中國馬拉松精英層級的整體水準正在提高。

近日,據日本權威跑步網站援引世界田聯官方資料做出的一份榜單,中國男子馬拉松運動員在2021年最快前十人的平均成績排在世界第9位,這是中國男子馬拉松連續第二年跻身該榜單前十。

中國馬拉松提速背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就是社會跑步俱樂部在馬拉松職業化程序上的推動,以及對精英運動員的激勵。

而如今,在巴黎奧運備戰周期的伊始,社會跑步俱樂部又邁出了新的一步——12月4日,中國田協與易居馬拉松俱樂部舉行了中國田徑國家隊共建簽約儀式,易居俱樂部聘請的李犁教練正式成為國家隊中長跑項目總教練。

“過去三年,易居俱樂部從無到有,梯隊實力不斷增強,運動員在東京奧運會大放異彩。”正如中國田徑協會副主席王楠所說,中國田協和社會俱樂部合作的不斷更新,對備戰巴黎奧運會有着重要作用。

中國馬拉松的未來在哪?社會俱樂部攜手國家隊,目标超越日本

共建簽約儀式現場。

共建國家隊,目标超越日本

在四個多月前結束的東京奧運會上,中國田徑所創造的諸多優秀成績中,就有易居馬拉松俱樂部這樣的社會跑步俱樂部提供的一份助力。

在女子20公裡競走中,劉虹為中國田徑隊赢得了一枚銅牌;在男子馬拉松項目中,29歲的楊紹輝以2小時14分58秒的成績排在所有選手的第19位,創造了中國馬拉松選手在奧運會上的最好成績……這兩位運動員,他們有一個共同的頭銜,那就是易居馬拉松的簽約運動員。

事實上,在2019年,易居俱樂部就和中國田協建立了合作夥伴的關系。如今,這個剛滿“3歲”的社會跑步俱樂部就又做出了重要的一次嘗試——和中國田協共建田徑國家隊。

在這次共建中,中國田協為易居俱樂部提供多方位的支援,包括招募引進高水準教練員和運動員,為教練員提供學習和提升的機會與通道,讓優秀的教練員和運動員有更多的機會奔赴國外訓練和比賽,也為俱樂部的運動員提供和國家隊共同訓練、學習的機會,進一步提升競技的水準。

與此同時,易居俱樂部此前聘請的國際級教練李犁,将在巴黎奧運會備戰周期将擔任國家中長跑項目總教練并兼任俱樂部總教練。

根據攻堅計劃,李犁教練将負責執教國内優秀中長跑運動員,安排訓練備戰工作并統籌負責和參與中長跑國家隊各隊組的教練員選聘、隊伍組建、項群研讨、國際交流、外訓外賽等工作。

中國馬拉松的未來在哪?社會俱樂部攜手國家隊,目标超越日本

易居俱樂部創始人丁祖昱。

“過去三年,我們親曆了中國競技體育所取得的進步,特别是田徑,正在走向職業化。”易居俱樂部創始人丁祖昱正是推動中國馬拉松職業化的關鍵人物之一。

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推動職業化的過程中,中國田徑确實在越來越好,“一方面在職業化機制的激勵下,運動員沒有後顧之憂,另一方面,訓練和保障的水準也越來越好。”

“未來幾年,通過田協的支援,希望我們的運動員能夠趕上,甚至超過日本中長跑運動員的水準。”

當然,這個目标并不那麼容易實作。從目前精英層級的整體水準來看,日本男子排名前十的平均成績是2小時06分52秒,排名世界第4,比中國的2小時11分57秒快了超過5分鐘。

“這個目标并不容易。”丁祖昱說,“但企業和協會共建是一次新的開始,我們以一種新的模式,讓中國馬拉松水準再上一個台階,這是邁出重要的一步。”

中國馬拉松的未來在哪?社會俱樂部攜手國家隊,目标超越日本

東京奧運會,楊紹輝以2小時14分58秒的成績排在所有選手第19位,創造了中國馬拉松在奧運的最好成績。

為中國路跑提速,未來看俱樂部的

日本馬拉松的整體水準能夠一直保持在亞洲領先水準,除了他們的跑步文化氛圍,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日本的社會俱樂部跑團的繁榮。

而如今,中國的社會跑步俱樂部也在快速成長。

根據官方資料統計,截至2020年底,中國已經有133家社會跑步俱樂部,其中就包括了像易居這樣不斷摸索職業化模式的年輕俱樂部,也有像元大都馬拉松冠軍俱樂部這樣擁有多達500名注冊會員的大型俱樂部。

那麼,在中國長期以來培養精英競技運動員的模式之下,社會俱樂部可以給中國中長跑的提速帶來多少幫助?

就在這個各國馬拉松最快前十人平均成績的榜單中,中國男子馬拉松選手在2021年度的最好成績均來自徐州馬拉松——在那場奧運選拔賽中,男子組排名前三的彭建華、楊紹輝和董國建均來自易居馬拉松俱樂部;而女子組前三名中的張德順和李芷萱同樣是易居馬拉松俱樂部的成員。

中國田協也曾為易居俱樂部發去賀信,肯定了他們的成績:“自俱樂部成立後,不斷培養出優秀運動員,為其提供更多參賽機會和更好的訓練條件,助力馬拉松運動走上職業化道路。”

中國馬拉松的未來在哪?社會俱樂部攜手國家隊,目标超越日本

李芷萱在東京奧運會比賽中。

“社會俱樂部在未來會成為中國中長跑培養頂尖選手的一個趨勢。”作為國内多場馬拉松的裁判長,上海财經大學體育教學部主任呂季東此前在采訪中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社會俱樂部對中國路跑的幫助不僅僅是精英運動員的提速。”

丁祖昱在這場共建儀式上舉出的一個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之一——就在共建儀式當天上午,易居俱樂部舉行了一場100人的測試賽,而這場比賽的線上直播觀看人次達到了十幾萬。

“我内心非常感動,因為這些年的工作有了一些成果和收獲。最大的收獲是讓更多人愛上這項運動。”丁祖昱說,他在建立社會跑步俱樂部的這幾年,一直希望有更多人參與跑步這項運動。

而易居俱樂部這樣的社會跑步俱樂部,為那些非注冊運動員所提供的訓練機會,就是在幫助中國路跑逐漸職業化的同時也更加大衆化。

“也許到了巴黎奧運會,我們不僅有更多優秀的運動員,也有更多人關注馬拉松。這種100人的比賽,關注度會從10萬級變成百萬級,或者更多。”

責任編輯:騰飛

校對:張亮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