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次淞滬抗戰,第一次是日本發動,第二次是蔣介石發動!(上)

前言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以中國軍隊炸毀南滿鐵路為由(為日軍嫁禍),于當晚炮轟中國東北軍北大營,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爆發。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不久,國際社會對此十分關注,而内憂外困的蔣介石也寄希望于國際社會能夠給日本一定的壓力,但對東北垂涎已久的日本豈會輕易放棄這塊寶地。

于是日本政府又密謀策劃在上海發動一場戰争,借此轉移國際社會的關注,這便是1932年1月28日爆發的一·二八淞滬抗戰,日本稱第一次上海事變!

兩次淞滬抗戰,第一次是日本發動,第二次是蔣介石發動!(上)

嚴陣以待的中國軍隊

事變導火索

議定在上海發起戰争的政策後,日本政府緻電日在滬公使館,命少佐田中隆吉在上海策劃事變,是以田中隆吉授意日本女間諜川島芳子尋釁制造中日摩擦。

1932年1月18日,川島芳子讓幾名日本僧人到三友實業社總廠挑釁,和廠内義勇軍發生沖突,川島芳子雇傭打手扮成勞工模樣混入義勇軍中對日僧大打出手,最終導緻日僧一死一傷,事後打手逃之夭夭,日本當局便指控是工廠義勇軍所為。

事情發生後,日方有意擴大事端,于是派人在夜間混入三友實業社工廠縱火,殺傷前來救火的勞工;田中隆吉又暗中組織在滬日僑進行遊行示威,讓日本僑民要求在滬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出面幹涉此事,而日本海軍則趁機以保護僑民為由,向上海增兵。

兩次淞滬抗戰,第一次是日本發動,第二次是蔣介石發動!(上)

川島芳子畫像

1月21日,日本駐上海總領事村井倉松要求時任上海市市長的吳鐵城緝拿殺死日僧和焚燒三友實業社的兇手,并提出了四條要求:一、讓上海市長就此事公開道歉;二、逮捕和出發作案者;三、對被害者進行經濟賠償;四、取締和解散上海以抗日救國會為首的一切反日組織和團體。

次日,日本駐上海第一遣外艦隊司令鹽澤幸一也發表聲明,稱上海市長如果不同意村井倉松的要求,日本海軍将采取行動。

面對日方咄咄逼人的态度,京滬衛戍司令長官陳銘樞和駐守上海的第十九路軍總指揮蔣光鼐及軍長蔡廷锴主張對日開戰,并表示“不抵抗無以為人,不抵抗無以救國”。但南京國民政府剛剛結束中原大戰,各處軍閥割據,政府人力财力都不富裕,是以蔣介石并不願意是以事和日方撕破臉開戰。

但日本政府根本是蓄意發動戰争,是以提出的條件都十分苛刻,而且給中國政府留的時間也不多,于此同時上海事變政策獲得日本天皇準許,日軍再次增兵上海,這場非正義的侵略戰争日本已是鐵了心要打!

事變爆發

1932年1月24日,日本特務派人縱火焚燒日本駐華公使重光葵在上海的住所,并污蔑是中國人所為(日方慣用的嫁禍伎倆)。1月27日,村井倉松向上海市政府下了所謂最後通牒,即上海市政府必須在28日18時以前對日方提出的要求給予滿意答複,否則日方将采取軍事行動。

1932年1月28日13時,上海市政府在國民政府授意下回複日方,表示對日方所提之各項條件予以全部接受。得寸進尺的日方再次提出要求駐守上海閘北的中國第十九路軍撤離,但還不等上海市政府回應,日軍就于28日午夜對閘北駐軍發起攻擊,時駐守閘北的第十九軍七十八師一五六旅翁照垣部隊在受到日軍進攻後奮起反擊,後換防而來的憲兵第六團也随即加入戰鬥,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

兩次淞滬抗戰,第一次是日本發動,第二次是蔣介石發動!(上)

戰争爆發後,十九路軍總指揮蔣光鼐與軍長蔡廷锴在上海真如成立臨時指揮所,指揮十九路軍78師在滬與日軍作戰,并指令駐守蘇州、常州的第十九路軍60師和駐守鎮江、南京的第十九路軍61師立刻東進向上海增援。

29日,日軍在裝甲車、飛機、大炮的掩護下,開始大肆進攻中國守軍。78師全體官兵視死如歸,與日軍展開激戰,沒有打擊裝甲車的有效武器,他們就用手榴彈綁在一起組織敢死隊以身炸車,戰況十分慘烈。

戰争初期,國民政府的空軍駐守在南京,廣東一帶,而中國守軍也沒缺乏打擊飛機的有效武器,是以日軍戰機在上海似入無人之境,在閘北地區狂轟亂炸,炸毀房屋無數,炸死炸傷中國守軍和無辜平民無數!

兩次淞滬抗戰,第一次是日本發動,第二次是蔣介石發動!(上)

蔡廷锴等視察陣地

但第十九路軍堅守陣地,誓死抵抗,打退了日軍第一次猛烈的進攻!日本為了等待援兵,于是假意求和,第十九路軍雖然知道是日軍的緩兵之計,但自己也損失嚴重需要休整,于是在美國領事的調停下,兩軍停戰!

南京國民政府仍寄希望于國際社會的助力,中國代表在29日召開的國際聯合理事會會議上要求國聯對日方的侵略行為進行制止,國聯表示會居中調停!

但戰争已經打響,在全國軍民高漲的抗日呼籲下,國民政府不得不認清現實,準備對日作戰!

兩次淞滬抗戰,第一次是日本發動,第二次是蔣介石發動!(上)

京滬衛戍司令陳銘樞

30日,蔣介石發表《告全國将士書》,聲稱将堅決與日本抗争到底,甯為玉碎不為瓦全,得到全國軍民的強烈反響,于是國民政府開始全面部署對日作戰方略!

31日,日本海軍第一批增援部隊抵達上海,包括日航母加賀号和鳳翔号運載的數十架飛機以及數艘魚雷艇和巡洋艦等,日海軍特戰隊也增派數千人陸續登陸上海。

2月1日,國軍八十八師師長俞濟時向蔣介石主動請纓,蔣介石準許,後又将八十八師、八十七師以及中央軍校教導總隊整編為第五軍,并與16日在軍長張治中帶領下增援第十九路軍。(第五軍在後來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後曾入緬作戰,是以又被稱為中國遠征軍,在抗戰後成為了國軍五大主力之一)

兩次淞滬抗戰,第一次是日本發動,第二次是蔣介石發動!(上)

張治中

2月3日,得到支援的日海軍特戰隊在其空軍掩護下再次向各處中國守軍發動進攻!戰局由閘北擴大到江灣、吳淞一帶!但中國守軍此時在人數上占優,拼死抵抗,終于再次抗住了日軍的進攻。數次受挫的日本當局撤銷了第一艦隊司令鹽澤幸一的職權,由海軍第三艦隊司令野村吉三郎指揮作戰!

2月5日,國軍第九師在師長蔣鼎文帶領下也奔赴上海戰區參戰,國民政府又調集中央空軍在南京明故宮機場起飛增援上海守軍,後廣東空軍也北上禦敵!

兩次淞滬抗戰,第一次是日本發動,第二次是蔣介石發動!(上)

十九路軍軍長蔡廷锴

2月7日和11日,國民政府分别抽調一個炮兵營和炮兵排增援上海,由第十九路軍直接指揮,中國守軍在各方支援下,守備力量略有加強,但面對武裝到牙齒的日本精銳部隊還是杯水車薪,可中國守軍還是依靠強大的意志力和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一次次打退敵人的猛烈進攻!

由于日本海軍陸戰隊久戰不勝,日本政府于是向上海增派戰力較強的陸軍,首先抵達的日本陸軍是上海派遣混成24旅團,該部隊于2月8日兵分三路向中國守軍發起攻擊,但均被我守軍擊退!

兩次淞滬抗戰,第一次是日本發動,第二次是蔣介石發動!(上)

飛機大炮轟炸後的上海

日本政府于是緊急加派日本陸軍第九師團增援上海,該部隊13号在黃浦江碼頭靠岸,18号全部日軍集結登岸,其師團長植田謙吉接替野村吉三郎指揮作戰!

狂妄的植田謙吉在部隊集結完畢後,向第十九路軍下達最後通牒,讓十九路軍立刻撤出上海并拆除一切防禦工事,否則後果自負!

第十九路軍總指揮蔣光鼐和軍長蔡廷锴收到這所謂的最後通牒後,直接下令讓前線的守軍向日軍陣地炮轟,用槍炮回應了他!

植田謙吉采用中央突破,兩翼包圍的戰略對我守軍展開了瘋狂的進攻。日軍以第九十團主攻位于中央位置的江灣、廟行等地,又分兵北面進攻吳淞,南面進攻閘北。日軍空中利用飛機掩護,地面部隊則用海軍艦艇炮和陸軍大炮狂轟我守軍陣地,繼而以坦克裝甲車沖鋒,步兵緊随在後,我守軍受損嚴重,但仍依據有利地形與日軍節節抗争,布下地雷或用人體炸彈炸毀敵軍坦克,戰況十分慘烈!

兩次淞滬抗戰,第一次是日本發動,第二次是蔣介石發動!(上)

2月21日,蔣介石又調國軍第十四軍衛立煌部第十師、第八十三師由浙江趕往上海。次日又密令駐守河南的胡宗南第一師拔營奔赴上海助戰。

22日,日軍第九師團全部參戰,準備以強大的火力壓制拿下第五軍八十八師駐守的廟行陣地!第五軍軍長張治中親自指揮作戰,在孫元良旅和宋希濂部以及十九路軍六十一師的三面合圍下,日軍第九師團傷亡慘重,接連失利,遂退出廟行陣地,後稱“廟行大捷”!我守軍士氣高漲,此後數日幾次打退日軍進攻!

兩次淞滬抗戰,第一次是日本發動,第二次是蔣介石發動!(上)

十九路軍總指揮蔣光鼐

23日,十九路軍趁日軍接連失敗士氣低落之時,決定痛打落水狗,于是組織了一隊敢死隊深夜炸毀停泊于上海近海的日海軍第三艦隊旗艦出雲号,此舉震動了日本政府,日本内閣會議議定正式成立上海派遣軍司令部,撤銷植田謙吉的指揮權,由陸軍大将白川義則接替。

另外增派日本陸軍第十一師團、第十四師團和一百多架飛機增援上海日軍,準備在上海組織一場更大規模的侵略戰争,至此日軍已在上海集結了兵力近十萬,軍艦八十艘,飛機三百架,而反觀我守軍此時兵力卻不足五萬,武器裝備大部分遠差于日軍,對我守軍來說這注定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慘烈戰争!

兩次淞滬抗戰,第一次是日本發動,第二次是蔣介石發動!(上)

28日,英國駐華艦隊司令凱萊邀請中國外交代表顧維鈞和十九路軍參謀長黃強以及日方代表海軍司令野村和日本首相代表松崗洋石到英艦肯特号進行會晤,以期能從中調停兩國戰事。會晤提出之條件均不屬過分,是以在次日,國民政府即同意會晤各項條件,但日方沒有做出回應!于是國聯理事會也召開會議調停戰事,這次日方代表佐藤尚武表示大部分同意!

上海淪陷

但日軍對上海的進攻并沒有是以終止!

日軍新任指揮白川義則吸取了前幾次日軍正面進攻慘敗的教訓,準備從守軍的左側太倉浏河地區登陸,進而與第九師團兩面夾擊中國守軍。

3月1日,白川義則指令陸軍第九師團對我守軍發動攻勢,同時派海軍第三艦隊運送第十一師團由長江口駛入,在浏河等地強行登陸,于是我守軍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隻能退守二道防線!

同日,國軍第四十七師主力部隊在昆山集結完畢,當天趕赴嘉定、太倉等地增援我守軍。

兩次淞滬抗戰,第一次是日本發動,第二次是蔣介石發動!(上)

3月2日,日軍攻陷上海,次日,日軍攻占真如、南翔,這次的勝利讓日方的态度變得強硬了起來,向中方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即要求中國軍隊必須先撤退、日本軍隊暫不全面撤退的無理要求,遭到中國方面直接拒絕!

戰後談判

3月3日,日軍再次發動進攻,但遭到美國國務卿史汀生指責,此時日本轉移國際社會注意力的目的已經達到,于是在國聯的協調下,日本順勢宣布停戰,中日兩國開始了戰後談判!

中日談判持續數十天,在4月30日談判草案才得以通過,中日雙方代表于5月5日簽署《中日停戰協定》,後日軍分批撤出上海,少部分留駐上海虹口地區,而中國軍隊必須撤至昆山、蘇州一線,不得在上海駐軍,後國民政府成立保安隊維持上海安全秩序!

兩次淞滬抗戰,第一次是日本發動,第二次是蔣介石發動!(上)

位于寶山區的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

在這次抗戰中,中國軍隊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不怕犧牲,勇于沖鋒,殺傷了不可一世的日軍過萬人;全國上下同仇敵忾,發揚了我中華民族不畏強敵、敢于抗争的民族精神,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

最後以周恩來總理說過的一句話作為本文的結語:

“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但是為了保衛和平,從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戰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