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君士坦丁堡戰役:真主與上帝的對決

君士坦丁堡戰役:真主與上帝的對決

公元1453年,奧斯曼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率領17萬軍隊占領君士坦丁堡,即今天的伊斯坦布爾。這一戰争直接使導緻延續千年之久的東羅馬帝國土崩瓦解,也象征着中世紀歐洲的結束。19年後的1472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迎娶東羅馬帝國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娅公主,宣布成為東正教的保護人,他的孫子伊凡四世将成為俄羅斯第一位沙皇。城破之夜,逃亡的東羅馬人攜帶珍貴文獻流亡西歐各國,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裡士多德等西方先賢的光輝思想穿透了教皇和封建制度下的壓抑,人性最終戰勝神性,歐洲開啟了文藝複興之光,歐洲新世界從一片蒙昧中率先走出,并給全人類帶來科技之光。

君士坦丁堡戰役:真主與上帝的對決

我們的主角穆罕默德二世絕對是典型千年難遇的一代雄主,19歲繼位,當下就溺死自己的親弟弟以絕後患,又安排刺客執行必死任務,出場就顯示出殘忍狡詐的氣質,22歲就征服千年帝國,一生文治武功,30年鐵血生涯,虔誠又殘暴,熱情又奸詐,熱愛藝術,良好教養又兇狠無比,嗜殺成性,不知疲倦的實幹家、堅毅的勇士和善謀的外交家的混合體。穆罕默德一手建立了橫亘在歐亞大陸中間的奧斯曼帝國。在此次戰役中也表現出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韌性,君士坦丁堡易守難攻,雖然穆罕默德擁有烏爾班巨炮這樣的攻城利器,但曆時2個月以10萬軍隊對戰8000人守軍仍無法奏效,穆罕默德竟然從陸路翻越山嶺把戰船部署到君士坦丁堡的港口之中,切斷了可能的補給和援助,此舉仍無法奏效,一片反對聲中,穆罕默德終于赢得命運女神的青睐,不知是何原因,城牆的一個側門凱爾卡門竟然鬼使神差的沒有鎖,土耳其人不可思議的直入市中心,君士坦丁十一世腹背受敵,終于以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結局戰死沙場。

君士坦丁堡戰役:真主與上帝的對決

腦洞時刻:

君士坦丁堡戰役:真主與上帝的對決

因為這樣一個疏忽,千年拜占庭帝國轟然倒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這個被唐朝按在地上摩擦的突厥部落向西而行,在土耳其蘇丹的經略之下,成為一個橫亘在歐亞大陸的龐然大物,并以沉重的稅收阻斷了絲綢之路,歐亞大陸的商品交換自此中斷。中世紀的歐洲又無力挑戰奧斯曼帝國,不得不轉向海路,進而經由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自此無重大交換拉開帷幕,各種美洲作物,病菌紛至沓來,黑奴貿易讓今天的美國和歐洲在人種上也進一步混合,近現代的曆史篇章全新開啟。

君士坦丁堡戰役:真主與上帝的對決

而彼時的明朝,正處于土木堡之變,景泰帝8年勵精圖治,大明這個古老的帝國沒有在草原民族的鐵蹄下淪喪,而是繼續延續了封建統治,又在明朝隆慶帝的時候開放海禁,大航海時代的美洲白銀大量輸入中國,最終通貨膨脹之下,大明帝國灰飛煙滅,大清繼承大統,中國又進入了一個朝代更替的輪回。假如,沒有這個疏忽,是否歐洲的文藝複興,大航海都将被推遲,而明朝的資本主義萌芽是否有機會發展出東方的全新路徑,也隻能在平行世界中演繹了。

君士坦丁堡戰役:真主與上帝的對決

《人類群星閃耀時》中對于穆罕默德的評價有兩句很傳神:

1. 不惜一切就意味着,它本身就能喚醒無窮的創造力和推動力。

2. 通過意志使得夢想變為現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