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治通鑒》:齊威王和魏惠王論“什麼是寶”

作者:武隆慶
《資治通鑒》:齊威王和魏惠王論“什麼是寶”

《資治通鑒》封面

導讀:從齊威王和魏惠王論“什麼是寶”這個小故事中,我們了解到,第一,悔改,是後悔并改正,比較而言,“改正”更顯得重要。第二,人才是寶物,能做專業技術的是人才,能做資源整合的也是人才。識人用人主要看兩方面,一是能不能幹成事。二是會不會破壞現有的組織團結。

《資治通鑒》中講了齊威王與魏惠王會盟的一個小插曲,魏惠王向齊威王炫耀自己的寶物,說自己有十顆直徑十寸以上的夜明珠。齊威王說,我對國寶的看法和你的不一樣呢,我的寶是有四個大臣,檀子、盼子、黔夫、種首,因為有他們鎮守邊關和治理國家,是以外國不敢侵犯齊國,國内路不拾遺。魏惠王面露慚色。

故事到這就戛然而止。魏惠王面露慚色之後,做了什麼,沒有記載,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魏國是在魏惠王時期徹底走向衰敗的。今天簡單聊2個事情。

第一,有一個詞叫,“悔改”,後悔并改正。魏惠王面露慚色,那一刻應該是有點後悔的,羞愧自己隻知享樂,羞愧自己認識沒有齊威王深刻,後悔自己說出口的話。但是,後面他并沒有去采用措施改正,也許他也想辦法去改正了,但是改掉一個壞習慣是何等困難呢。好的習慣的形成需要不斷磨練自己,不斷提醒,不斷鞭策。

這個很像我們普通人。反正我就是這麼一個人,手機一劃拉半天,停都停不下來,做事情不專心,效率低。其實,玩的時候也不是太開心,總想着我不能這樣啊,如果這樣的話,我這一生不都是碌碌無為,行屍走肉了嗎,我怎麼能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呢,怎麼能給他提供一個更好的物質、精神環境呢。内心雖然很掙紮,但是那些玩啊什麼的東西誘惑力太大了,是以多數時候都是碌碌無為。

後來,我也采取些辦法去改正,也會有些效果吧。比如說,把目标細化,清晰化,我現在有幾個大的努力方向,做本質工作、讀工作相關的标準規範、讀人文書籍、每日在今日頭條平台上更《資治通鑒》讀後感。再比如說,娛樂的時候從數量或時間上限制自己,刷視訊是吧,10條,數着數,到10條了就結束。再比如說,給自己些積極暗示,獎勵。總之,不能總是停留在心想上面,真刀真槍幹就是了。

第二,真正的寶物是什麼,是人才。從上面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到,魏惠王已經與他爺爺魏文侯魏斯的治國方針有很大不同,魏文侯重視人才,有孔子的學生蔔子夏、子貢的學生田子方和段幹木為國師,名臣有魏成、翟璜、李克、吳起等人。魏惠王卻知享樂。再一次诠釋了居安思危。真正的寶物是什麼呢?對從上司層次來說,就是人才。辨識人才,并且把人才用對地方,就是鑒寶,找千裡馬。

人才是什麼,能做專業技術的是人才,能做資源整合的也是人才,總之就是能做成事,但不拘泥于型式。從人性來說,會說話,會讨人開心,是人,也是上司最喜歡的,但是不能貪圖舒心不去甄别。如何去甄别,對于上司來說,就是一門能耐了。

我認為主要看兩點,第一,能不能幹成事。第二,在組織中,會不會破壞組織團結。篇幅有限,不展開說,有機會再瞎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