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前幾天,知名男主持公開怒怼女明星的消息,在網絡上掀起了熱議。
事件的起因很簡單,在紀錄片《素食行者》中,平日吃素的女明星們紛紛鼓勵大家多吃素少吃肉。
陶虹甚至對大衆發表了一段言論:
“你覺得那些動物如果有知覺的話,它願意被你吃掉嗎?”
此言論一出,立馬引來了主持人程皓的公開回怼。
程皓認為,女明星提倡吃素的言行堪稱現代版的“何不食肉糜”,認為這是精神上“營養不良”的展現。
程皓在視訊中羅列了相對充分的理由:
首先,中國人實作吃肉自由并沒有幾年,中國人均肉消耗還擠不進世界前十;
其次,女明星大多養尊處優,并不懂得尋常百姓的苦,類似勞工、農民、戰士需要增強體質,往往少不了進食肉類來補充身體所需能量;
最後,女明星将普通百姓吃肉的基本權利,和“殘忍”以及“不高貴”的字眼挂鈎十分不妥。
視訊裡,程皓憤怒地說道:“不要以為自己有所成就,就有資格頤指氣使,切記莫吹噓。”
視訊流出後,網友紛紛力挺程皓,認為這才是大衆的心聲。
照理說,一個人選擇吃素或是吃肉并不是什麼原則問題,個人選擇無可厚非。
但一旦一個人選擇站在道德至高點,力圖說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觀點,那就過分了。
正如王爾德說過:
“自私不是一個人按照他自己的意願生活,而是要求别人按照他的意願生活。”
2
自媒體人桌子曾決絕地拉黑了一位身邊朋友。
這位朋友有多讨厭?
桌子剛開始學習寫作時,經常在社交圈上發表自己的文字,表達一些自己對生活的看法。
大部分朋友看過之後要麼真誠評價,要麼用心鼓勵,但唯有這位朋友,一貫用他高高在上的語氣來指指點點。
發了勵志類文章,他就評論:“這種毒雞湯,太油膩了。”
發了教育類文章,他便評論:“邏輯上完全行不通。”
寫了一些生活感悟,他也是不放過留言:“負能量太多,價值觀不對。”
還有一次,桌子的車子出了問題,在朋友圈發了照片求助,他又來暗戳戳地指責桌子炫耀,甚至說桌子不買國産車就是不愛國。
一氣之下,桌子果斷拉黑了這位仁兄。拉黑之後,桌子反而覺得神清氣爽起來。
孟子有句話講得極好:“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看到過一個網友的提問:該怎樣和三觀不合的室友相處?
有一個答案讓我印象深刻:
“這取決于你是否要繼續和他交往下去,如果是,那就放棄無謂的争執,不要試圖說服對方同意你的觀點,因為說不通;
如果不是,更加不用說服對方同意你,因為沒必要。”
與人相處時,最忌諱的一點就是總想證明自己是對的,對方是錯的。
君子和而不同。
别人沒有必要都和你想的一樣,也沒有必要和你過一樣的生活。
3
看過一個故事。
森林裡住着一堆互相看不順眼的冤家:燕子和蝙蝠。
在燕子眼裡,日出代表早晨,日落則意味着傍晚。蝙蝠卻不以為然,它認為太陽落山後,美好的一天才剛剛開始。
它們互不相讓,總是認為對方才是錯的那一方。
有一次,他們又為此争論不休,眼看就要打起來了。
這時,路過的貓頭鷹,漫不經心地說了一句話:
“你倆生活作息完全相反,怎麼可能得出一樣的觀點呢?”
是啊,你從未站在我的角度看過問題,你又有什麼資格對我指指點點。
記得媒體人張偉有一段話讓人印象深刻:
“有時我們看不慣别人,不過是因為他們跟我們不一樣。
每個人都會遇到自己不了解的生活方式:
安分守己的人看着夜夜笙歌的人;活潑的人看着内向的人。
别因為你不喜歡,就狠狠反對它,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完全一緻的三觀,這是必然存在的現象。
但不同的是,有人總想着質疑和否定别人的三觀,滿腹敵意;而有人懂得求同存異,學習了解和尊重。
木心先生在詩裡寫的:“不知原諒什麼,誠覺世事皆可原諒。”
真正成熟的人,看誰都順眼,因為他們知道每個人的位置都不同。
4
哲學家黑格爾說:“存在即合理。”
作為成熟的成年人,學會消除固有偏見,學會容納不同的觀點,尤為重要。
①專注自己的生活
《烏合之衆》裡有這樣一句話:當一個人自己的事情沒有處理的價值時,就會把注意力移向身邊人。
是以,大多數喜歡指點他人的人,自我的認同或多或少都出現了問題。
他們渴望通過對他人的指點,來肯定自身的價值,但往往反而得不到他人的尊重。
鄭闆橋在《贈君謀父子》中寫道:“多讀古書開眼界,少管閑事養精神。”
将自己的時間放在讀書上,放在自己的興趣愛好上,放在外面的世界上,你就會自然而然地忽視身邊那些無關緊要的人與事。
注意力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資源。
當你把它們花在經營自己的生活上,你就會因為自己的專注而收獲不一樣的精彩。
②提升自己的格局
莊子在《逍遙遊》中說了一句經典的話:“夏蟲不可語于冰,井蛙不可語于海。”
什麼意思呢?
一種蟲子如果它生命周期隻有夏天這幾個月,你跟它說冰是什麼東西,它是不會知道的。它想象不出來那個東西,因為它的生命周期從來不經過冬天。
同樣的,對井裡的蛙不可與它談論關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狹小居處的局限。
當你的見識隻有一畝三分地的時候,你是沒有資格去肆意評論他人。
提升你的格局,你就會發現曾經那個對世界充滿偏見的你,其實不過是因為格局太小罷了。
知名部落客拾遺有一段話總結得特别好:
“人生觀是拿來看待的,不是拿來評判的;
價值觀是拿來暢談的,不是拿來否定的;
世界觀是拿來享受的,不是拿來鄙夷的。”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