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薛元明|多體取法的相容與排斥

作者:米剛462

文|薛元明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可供學習的字帖較少,鄧散木的《五體<正氣歌>》與單曉天的《五體常用字帖》很流行,尤其是後者,深受喜愛。留心清民書家,能夠發現有一批人,如包世臣、李瑞清、趙叔孺、蕭退庵、鄭孝胥、童大年、伊立勳、褚德彜等,喜歡寫四條屏形式,有一人四體、一人一體、四人四體等多種形式,尤其是李瑞清,更是首屈一指。他的很多臨摹作品以這種形式留下來,博涉多元,數量衆多。不過總體上來看,寫四條屏非常成功者并不多,幾種書體放在一起,要麼以複古為主,要麼是不協調,甚至良莠不齊。我曾見過一件馬公愚書寫的扇面,上有五種書體,動靜相宜、渾然一體,殊為難得之精品。馬對于自己的書法很是自負。當時有人請馬公愚寫字,準備在馬氏寫完一條之後再找三個人,組成一個四條屏,馬得知後拒絕寫,認為盱衡當世而無匹敵者。

薛元明|多體取法的相容與排斥

黃士陵多體扇面

一般性的評論文章,對書家的評價多見“多體兼善”一詞。無論出版作品集還是展覽,也會竭力表現自己是多面手,有些隻擅長行書,平時沒有寫過隸書,聊備一格,即便以短處示人也在所不惜,其實是花樣而不是風格。這些不值得提倡。但這種追求“多體齊發”的風氣在展覽和出版作品集的大潮中愈演愈烈,為博觀者一笑,必須弄出一些花樣。因為不約而同地,衆人所了解的“擅長多體”,代表個人素質全面,基本功過硬,順理成章地得出一個結論:書法高手。

今人取法資源多元,有很大優勢,卻要面對很多嘗試已為古人占盡先機,能拓展的空間大都被占滿的狀況,難免會有“崔颢題詩在上頭”的感喟。有時不約而同地選擇怪異書體。其實很多怪異的書展現在也已經司空見慣,比如《天發神谶碑》,見怪不怪。另一個問題是,在各種資訊流布異常迅疾的情況下,已無秘密可言,一旦有某種新資源出現,比如楚簡,隻要某種思路大家感覺不錯,有一個人這樣做了,便會蜂擁而上。上至名家大腕,下至一般同道,皆熱衷于此,還有多大空間?多元涉獵最終取決于深度,而不在于廣度,形成自己的“原創風格”很重要。今人可以看到無數的碑帖,大飽眼福,也容易弄花眼,過去古人盯着幾本碑帖,照樣成就個人風格。錘煉過程大緻相同,主要就看每個人的功夫投入如何。不外單一和雜糅兩條路。“單一”分兩種:一是抱緊古人一家不放,二是對今人采取拿來主義。嚴格說來,一個人一輩子隻寫一本碑帖而“從一而終”,現實中不可能,隻是相對而言。民國譚氏兄弟以寫顔名世,也并不是真的僅此一家。從古人書論中可以看出注重多體取法,激發靈感。歐陽修《試筆·學真草書》:“自此已後,隻日學草書,雙日學真書。真書兼行,草書兼楷,十年不倦當得名。”傅山雲:“楷書不知篆隸之變,任寫到妙境,終是俗格”,“楷書不自篆隸八分來,即奴态不足觀矣。”書法史中的大師出現是階段性的,因為大師是“雜交品種”,借古開今,後繼承者們發揮一端,單一品種,如此循環往複。在我看來,書法發展是一種不斷“重複”的過程,重複古人、重複自己,在循環往複中找到新的靈感。

薛元明|多體取法的相容與排斥

傅山《啬廬墨妙卷》(局部)

古人求變的決心一點也不比今人差,比如顔真卿的《裴将軍帖》,苦心可鑒。古人也喜歡玩花樣,但要注重順其自然,很多魏晉墓志中,整篇楷書文字中突然夾雜幾個篆字,不管怎樣,最終一定要協調。古人優勢在于處在字型演變的過程中,是自然狀态,今天則是模拟這種狀态,大不相同,需要設身處地。風格一詞近些年來用得太濫了,不管是誰,皆冠以“風格獨特”,實在過于廉價。楷書之前,有書體演變的優勢,此後以風格為主。但也不絕對如此,比如漢簡,有明顯的地風格域差異,金文數量龐大,像《散氏盤》、《毛公鼎》、《季子白盤》等皆有不同風格。當“風格”塑造愈來愈成為重點,隻有走“雜糅”之路——對很多碑帖廣泛涉獵、消化、吸收、運用。但如果多種書體的雜糅缺乏融合,難免生硬,整體上的格調會很混亂,甚至變成“四不像”或“大雜燴”,鄭闆橋書法就存在這樣的問題。

薛元明|多體取法的相容與排斥

鄭燮《司空曙七絕》

多體取法而成一家,融合之後還要能看出主幹,不能成為“大雜燴”。記得兒時回鄉下,農村人家辦紅白喜事,同村的鄉裡鄉親都會去幫忙,客人先吃,幫忙幹活的要等到最後。幾十年前不像現在,整天雞鴨魚肉已司空見慣,甚至成為一種負擔,有點膩煩。那時打牙祭開葷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便将剩下的沒有動筷子的各式菜一鍋煮,由此而成一道“大雜燴”。什麼都有,是以口味很别緻,從形式上來看,看不出具體名堂,幾乎是“一團糟”,不登大雅之堂。傳統飲食注重色香味俱全,菜肴搭配,不但注重營養,也強調外觀,“色”是形式的一部分,可以引發味覺。在如今“大棚蔬菜”的時代,形式“退居二線”,味道純正更受歡迎,各地土菜館風靡一時。什麼菜該是什麼味,反季節的菜總是不對味,有人在冬天不吃西瓜,說是“敬畏自然”,有一定的道理。現在的很多書人是迅速地被培養出的“大棚書家”。形式做“過”了,适得其反,強調内涵。現在寫篆書普遍加入行草書筆法,把漢簡與漢隸結合,清一色的做法無形中使得篆隸書創作矮化。看起來都為了“寫意”需要,書風雷同在所難免。高古靜穆是篆隸書的核心特質,也是漢隸的核心精神。典型的如《散氏盤》、《石門頌》,存在的是“草意”,并不是“草法”,這是兩個不同範疇。為什麼提倡純粹?“原汁原味”對人的審美來說,更直接、更崇高、更震撼。正如喝雞湯,笨雞自然純粹,現在依賴的則是雞精與碳水化合物互相作用的結果,已非原生态。

薛元明|多體取法的相容與排斥

吳昌碩“荒山商盤”對聯

當今很多人寫很多種書體存在最普遍的問題是,将個人的四種書體作品放在一起,不像是一個人寫的,楷書像柳公權,行書像黃庭堅,草書像懷素,隸書像《石門頌》,小楷像文徵明,這樣的人算多面手,并沒有真正的個人風格。現實中确有一些書家,臨什麼像什麼,但不會融會貫通,創作上同時經營幾家風貌,是一種被“割裂的風格”。一件作品有“風格”,多件作品卻沒有風格:1+1+1+1=0,不能不說是一件很尴尬也很遺憾的事。主要有四個原因:一是欲變而不能變,個人智商和能力有限;二是取法資源多,喜新厭舊、淺嘗辄止,能堅持下來或者真正深入進去不多;三是市場需求,滿足客戶,花色品種要盡量齊全,李瑞清便是最典型的一位,不時“弄出一些新貨”,最典型的就是要抖個不停,自然累得要命;四是賣弄的心理,古今相同,人都會在意名利,在媒體發達的今天更甚,“秀”已是一種常态,人心膨脹扭曲,并不奇怪。

薛元明|多體取法的相容與排斥

趙之謙臨創四條屏

多種書體的融合,可以借用“相容”這一計算機用語來進行分析。電腦有不同的版本型号,不同廠家生産相同的零配件,為了通過正當途徑來“打擊對手”,擴大自己的影響,鞏固已有的市場佔有率,就在設計之初進行“預謀”,先前已安裝了某個廠家的軟體,如果再安裝另一家的軟體就會出現排斥情況,最常見的,就是經常彈出一個莫名其妙的視窗,或者突然當機,總之,目的就是讓你厭煩,非此即彼、有你沒我,最終煩不勝煩,隻能“專寵”一家。不同風格的碑帖有不同的曆史文化背景,好比不同廠家出廠的“産品”。即使是同一個人,不同時期也會有差異,如何來協調呢?這是在臨摹過程必須要考慮的,也是一定會面對的。

如何判定成功相容?一是有繼承,有來源、有出處,二是有創新,凸顯自身風格,有自己的了解。如果隻是簡單地複制,談不上相容。相容就好比包粽子,使得糯米有粽葉清香,但粽葉則無需吃下去。再者,很多大書家的風格形成來源十分複雜,取法之前先得“破譯密碼”,比如黃庭堅,他的書法風格系統可以分成三部分,一是大字行楷書,不同時期有不同變化,愈老愈厚實銳利,受顔真卿影響很大,二是小字手劄,受蘇轼影響很大,三是大草,受旭素影響又有創新,總的根基在顔、在蘇,而蘇也是出于顔。張旭、懷素與顔真卿之間又存在一定淵源,顔、黃則分屬唐宋兩朝,從法到意,将其中變化脈絡理出來之後,值得玩味,對自己的書法學習大有幫助。

薛元明|多體取法的相容與排斥

吳昌碩獨鶴赤鯉對聯

相容有兩種結果。一是單一書體的新高度,最典型的便是米芾和王铎,二人對于“集古字”,各有一段耳熟能詳的心得。按照現代人的說法,即“轉益多師”,不謹守一家樊籬。鄭闆橋自謂“六分半書”,實是“病态美”。齊白石要比他高明。齊氏篆書實際上也是“六分半”,但風格更純粹。二是多種書體的新高度,難度更大,如何紹基、趙之謙、吳昌碩等人。何紹基是“融将金石到毫尖”,吳昌碩為“強抱篆籀作狂草”,二者同理。趙學何,對吳又産生了影響。吳昌碩的行書與篆書,篆書和隸書之間融合非常巧妙,但是又做到篆書是篆書,隸書是隸書。将吳昌碩的篆書和行書字例進行對比,處理非常巧妙。我從吳昌碩作品中選取了十四個字例,很有特點。“缶、前”字用畫法,“駐、香”二字乃草書,但整個間架為篆書,“無、舞、(魚+帛)、原”篆書比重較大,點畫為行草筆法。“龜、野、淙”三字亦篆亦隸、亦隸亦篆,三個“賢”字,雖然一為篆、一為隸、一為行,十分默契。吳昌碩多體相通,他的每一種書體屬于“多成一”的格局,并不是“多成多”,弄成大雜燴。尤其是篆書,既是現代的,也是古典的,對他個人書畫印創作有統攝作用。

薛元明|多體取法的相容與排斥

吳昌碩字例

談多體取法“相容”,根本上涉及到兩方面問題:一是“偏工”與“兼善”。如果吸收太雜,玩不轉,不如隻堅守一家,做“一招熟”。多體相容雖有優勢,但必須擰成一股繩,不能像體育場中的跑道,永遠是平行線。花樣多而化出來,不算成功。二是碑帖的同源共生。相容在廣義上指向所有碑帖資料,狹義上即碑帖互動,基于“碑帖共生”這樣一個現實。所有“碑帖資料”本是同根生,才有相容可能。有些碑帖雖然看起來相距很“遠”,卻存在一脈相承的關系。比如《散氏盤》和《石門頌》,《石門頌》和《石門銘》等兩兩之間。盡管是共生的,但有一些碑帖之間存在排斥,甚至終生對立,比如齊白石和陳巨來的篆書,他們的印風也是如此。取法時要考慮到選擇與過渡問題。古玺與漢印精神是内在統一的,又互相排斥。古玺意味着一種自由,漢印意味着一種秩序。明清流派印的各個印人互相之間也存在相容和排斥的情況。吳昌碩和黃士陵的篆刻,一工穩,一寫意,很難合流,與漢印分别都是統一的,也有相容成功者,比如易孺和陳衡恪。

薛元明|多體取法的相容與排斥

李瑞清臨碑四屏

對曆代碑帖進行賞讀,可以尋找到碑帖互相之間的内在關聯,理清彼此間的脈絡,順序與關系是一個重點。大基調雖一緻,但有很多細節,剛才所言及的易孺和陳衡恪差異在于,“四分黃士陵+六分吳昌碩=易孺”,“五分黃士陵+五分吳昌碩=陳衡恪”。有時即使取法相同,也會因順序不同而風格不同,“大草+章草=宋克”,“章草+大草=高二适”。李瑞清很樂意做這樣的事情,他的很多書論都是為了尋找和界定這種關系。在這一方面,他有很大的功勞。但他自己最後沒有融會貫通,為後學者開辟了道路。他是一個超級臨古專家,臨什麼像什麼,最終卻無法統一起來,不過他的學生胡小石走向成功。有些書家本身多體兼擅,可以同時取法,會感覺很順手。歐陽詢的楷書與行楷書,取法楷書之後再取法行楷書。如顔魯公的楷書和行草兩體,黃山谷的行楷書與大草之間有循序漸進的關系,欣賞黃的作品也可以看出來,他的狂草加上行楷書落款,互相襯托,令人歎為觀止。最典型的是吳昌碩,他的篆書和行草書之間,繪畫和篆刻之間,都是相通的。由書及印,自然而然。

薛元明|多體取法的相容與排斥

趙叔孺四條屏

臨摹中通常強調注意“互補”,相容與互補不完全等同,互補一方面有相容,但也存在排斥。“補”在生活中常能遇到,考試之前,熬夜讀書,臨時抱佛腳,來一場“惡補”,須知有時身子骨太虛,甚至會一命嗚呼。有的青少年喝了含激素的飲料,适得其反,是以“不能亂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會看得更遠,但如果沒有巨人的學問修養基礎,會摔得鼻青眼腫。萬事萬物道理相通。各種碑帖就好比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營養”,身體都需要,但會有順序和合适的時段。吃菜也會出現排斥情況,有時兩種菜都是正常健康的,但放在一起會排斥而産生不良反應。書法中的排斥分幾種情況:一是不同書家不同書體之間的排斥,這種情況較多。二是同一書家的不同書體,如米芾的行書與草書之間水準高低過于懸殊,互相排斥,至于原因暫不讨論,僅就創作來看,行書方面的技法在草書創作中俱不可見,故行書可學,草書不必強學;徐三庚篆刻朱文和白文之間互相排斥,一為浙派切刀,一為皖派沖刀,一生不改,可謂“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鄧散木篆書汲納百家,化古為新,但篆刻依托封泥,對包括章法形式在内的各類技法過于刻意,使得書風與印風之間存在一道裂縫,互相排斥。三是同一書家在不同時期的相同書體。比如顔真卿早期《多寶塔》,中年《麻姑仙壇記》,晚年《自告身帖》,一脈相承,但也是排斥的,不能同時臨習。把一個大家一生的墨迹,自幼年到終老羅列一下,會有不同變化,但總會有一直不變的習慣。

薛元明|多體取法的相容與排斥

鄧散木篆書

順序和關系構成了“臨摹的系統性”。對一本臨摹切忌朝三暮四、淺嘗辄止,不過對于自己已有一段時間實踐,卻依然無法深入的碑帖要重新考慮,否則會事倍功半,甚至于一事無成。理清書法史中的脈絡,判定互相之間的關系,要兼顧自身需要,設身處地考慮個人能力。即使是有益元素,在有的時間段也會産生負面影響,比如生姜,古人說:“早上吃姜,勝過參湯;晚上吃姜,賽過砒霜”,“早吃姜,補藥湯;午吃姜,痨病戕;晚吃姜,見閻王”,符合養生之道。就好比入門初始選碑帖和有一定功底之後再加以選擇碑帖大不同,由正及奇。人在初學入門時的第一本碑帖會終生打上明顯烙印,不可不慎。對書人來說,從正體入手不是必須的,也并非強制性的,總會有特例,但大多數的人經驗和智慧值得信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