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朝名将單雄信情義無雙如關羽,為何200年後其子孫親手滅掉大唐

作者:艾倫說史
唐朝名将單雄信情義無雙如關羽,為何200年後其子孫親手滅掉大唐

他是影視劇中情義無雙的關羽,是曆史中威名遠揚的飛将軍,是李世民最想要納入帳下的人,他就是唐初名将單雄信,老家山東菏澤曹縣。

唐朝名将單雄信情義無雙如關羽,為何200年後其子孫親手滅掉大唐

單雄信

▲你知道李世民既然想得到他,為什麼最後要處死單雄信?

▲曆史中的單雄信又有什麼要命的缺點令後人病垢?

▲李世民不顧别人的反對處死單雄信,導緻了數名将領戰死無數士兵陣亡,甚至斷送了唐朝約三百年的江山?

今天我們就回顧曆史,去看看這位有名的骁将。

單雄信,曹州濟陰縣人(今山東菏澤曹縣),隋末唐初名将,骁勇善戰,勇猛過人,被稱為“飛将”。好友為徐世績,誓同生死,隋唐年間加入瓦崗起義跟随李密,受封左武侯大将軍。

唐朝名将單雄信情義無雙如關羽,為何200年後其子孫親手滅掉大唐

在偃師之戰中兵敗歸降于王世充,之後對抗唐軍進攻,險些殺死秦王李世民。武德四年跟随王世充投降了唐軍,被秦王李世民處死。

大業九年(613年),翟讓瓦崗聚衆起義,單雄信與徐世績前往瓦崗歸附。在徐世績的建議下,翟讓攻取荥陽、梁郡,瓦崗起義軍達到數萬餘人,同年李密助楊玄感反隋失敗便投奔瓦崗。

唐朝名将單雄信情義無雙如關羽,為何200年後其子孫親手滅掉大唐

大業十三年,在王伯當與徐世績的提議下,翟讓将瓦崗首領的位置讓給了李密,李密自稱魏公,翟讓為司徒,封單雄信為左武侯大将軍,徐世績為右武侯大将軍。

同年七月,李密與王世充交戰雙方各有勝負,在這個時候翟讓部下卻讓他奪回李密權利,雖然被翟讓拒絕。但是被李密知道此消息後,設計殺害了翟讓。同時也砍傷了徐世績,單雄信無奈隻能向李密求饒,李密惜才放過了單雄信與徐世績,并讓他們分别帶領翟讓的部衆。

唐朝名将單雄信情義無雙如關羽,為何200年後其子孫親手滅掉大唐

隋末大将單雄信

武德元年(618年),李密王世充與宇文化及交戰。九月李密戰勝宇文化及後,王世充領軍攻打李密,單雄信領外馬軍駐紮偃師城北。王世充率軍率軍偷襲單雄信軍營,李密便派程咬金與裴行俨前去救援,交戰時裴行俨不慎被射傷墜馬,程咬金救起裴行俨脫逃。王世充打敗李密後圍攻偃師,單雄信等人投降王世充,而徐世績卻投奔李淵去了,之後王世充封單雄信為大将軍。

武德三年,李世民領兵攻打洛陽城,單雄信領軍出戰,單雄信持槍縱馬殺向李世民,徐世績及時出現制止住了單雄信。并勸說單雄信退走。

唐朝名将單雄信情義無雙如關羽,為何200年後其子孫親手滅掉大唐

武德四年,李世民擊敗王世充,李世民下令将單雄信等一些将領全部處死。《舊唐書》稱是李淵下旨要處死單雄信,徐世績為單雄信向李世民求情,希望網開一面饒恕單雄信,但被李世民給拒絕了。

單雄信安慰徐世績說道,沒有關系,我知道自己已經是個必死之人,不必再為我傷心。徐世績說道,自古忠義兩難全,以後我會照顧好你的一家人的,徐世績并且割下自己一塊肉給單雄信吃下。說自己并沒忘記兩人當初的誓言,在單雄信吃下後慷慨赴死。

唐朝名将單雄信情義無雙如關羽,為何200年後其子孫親手滅掉大唐

徐世績

哪能知曉這件事讓唐朝,數萬士兵與衆多将領喪命的災難,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在單雄信赴死後,李世民率領全軍班師回朝。唐高祖李淵感覺已經平定了河南河北地區,便在七月份下旨,把河北義軍首領窦建德也處死了。另外還招集窦建德的舊部将領前往京城,在這些将領得知此事後,聚集在一起商議問題。一番讨論後他們認為,王世充投降李密手下一衆将領單雄信等人被殺害,如若我們前往京城的話,必會像單雄信等人一樣被殺害。并且窦建德以前俘獲淮安王李神通後,以禮相待并保全性命送他回去。現在李家俘獲夏王窦建德卻被殺害,我們若不起兵反抗,就會被天下豪傑恥笑。

唐朝名将單雄信情義無雙如關羽,為何200年後其子孫親手滅掉大唐

窦建德

從這我們就能看出他們起兵的原因,一是為了自保,他們與單雄信一樣是降将,要是他們前往京城的話,就會面臨着被斬殺的局面,索性不如起兵反抗;再有就是為舊主窦建德複仇,窦建德對他們有情有義,在窦建德降唐後卻被殺害,這讓他們十分氣憤就有了報仇雪恨的想法。

于是他們很快地以劉黑闼為首領,起兵反抗,劉黑闼先後攻占了數座城池,半年時間就奪回了河北地區,唐軍在此戰連連敗退,大将徐懋功也被劉黑闼擊敗。戰場的失利傳到了京城李淵耳中,李淵隻能讓秦王李世民帶領大軍前去征讨,李世民與劉黑闼在洺水激烈的交戰,最終李世民戰勝劉黑闼大軍。

唐朝名将單雄信情義無雙如關羽,為何200年後其子孫親手滅掉大唐

劉黑闼

但是唐軍也損失慘重傷亡上萬士兵,就連猛将羅士信也戰死沙場,劉黑闼并被在此戰死。而是帶領千餘人突出重圍逃入了突厥,等待時機成熟時還想東山再起。僅是過了三個月,劉黑闼就帶人再次進入河北,很快地又占領了數個城池。

李淵這次讓淮陽王李道玄、原國公史萬寶率領三萬士兵,前去平叛劉黑闼。但是勇猛過人的李道玄與副将史萬寶素來不合,在兩軍交戰時,史萬寶遲遲不肯出兵,結果唐軍大敗劉黑闼,李道玄戰死,而史萬寶騎馬逃跑。

唐朝名将單雄信情義無雙如關羽,為何200年後其子孫親手滅掉大唐

此戰過後劉黑闼又重新掌握了河北,于是李淵便讓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前去平亂。唐軍與劉黑闼幾次交戰,最終劉黑闼不敵李建成,帶着數百人逃跑,被他委任在饒州刺史諸葛德威騙入城中拘捕,送到了李建成面前,不久便被李建成在斬首,徹底結束了戰亂。

這場拉鋸戰本是能夠避免的,但就是因為李世民殺害了單雄信,李淵處死了窦建德,才有可能引發這幾年的戰争。在單雄信死後二百多年後,黃巢起義中就有單雄信的子孫後代,因為武力過人被人稱為黃軍傑士,這兄弟幾人跟随者黃巢一路殺進了京城,讓唐朝危在旦夕。

唐朝名将單雄信情義無雙如關羽,為何200年後其子孫親手滅掉大唐

秦王李世民

李世民絕對想不到他斬殺單雄信的事情,對幾百年後黃巢起義也有影響。然而曆史中李世民為什麼要處死單雄信?他的什麼事情又令後人病垢?

影視劇中的人物形象往往與曆史有着反差,單雄信在影視中情義無雙令人佩服,而曆史中單雄信曾多次突襲李世民,險些将李世民誅殺,是以在抓到單雄信後才将其斬殺。

但是這并非李世民因仇恨才殺害他,雖然單雄信是難得的良将名震一方,但是在人品上卻又瑕疵被人病垢。在李世民的帳下與單雄信相交好友并非少數,但是為他求情的僅僅徐懋功一人,像秦瓊程咬金等人為啥不求情,我自己認為是有些看不上單雄信為人,叛變李密投靠王世充很是讓人不恥,讓李世民很是不放心。與秦瓊等人不一樣,因為他一直是将軍職位,無論名聲還是地位都要高于秦瓊程咬金等人,再有就是瓦崗軍與李氏的關隴勢力之間有隔閡。瓦崗軍在隋末時期威名遠揚,實力強大連李淵都不得高看一眼,代表着瓦崗軍的三人,一個是李密另一個就是單雄信,這兩人死後才輪到李績。單雄信是瓦崗的大将軍,代表着瓦崗軍的戰鬥力。李世民則是關隴勢力,對瓦崗軍一直心懷戒心,除了要殺單雄信以外,對另一個大将軍李績到死都不放心,要是放過了單雄信無疑是放虎歸山,不定什麼時候就要了自己的性命。

唐朝名将單雄信情義無雙如關羽,為何200年後其子孫親手滅掉大唐

瓦崗寨大将雕塑

另外放過單雄信的話就得要給他很高的權利和地位,那麼跟随着李世民一起出生入死的人,肯定有些心裡會不服氣,再有單雄信李績二人關系密切,如若兩人聯手起事,那結果會讓人難以承受。我看這就才是李世民要斬殺單雄信的原因。

在之後李世民策劃玄武門之變,李績并未參與其中就能看出,李世民殺單雄信的正确地選擇了。要是單雄信活着的話,指不定會被李建成給收買,倘若出現變故那麼李世民的下場可想而知。

唐朝名将單雄信情義無雙如關羽,為何200年後其子孫親手滅掉大唐

玄武門之變

在影視劇中單雄信将死時,為何他隻喝程咬金的壯行酒,當時的瓦崗人都前來為他送行,他隻是喝了程咬金的酒。在單雄信看來也就程咬金心思單純,并非向其他人一樣。唯一的遺憾就是沒能再見到二哥秦瓊秦叔寶。最終單雄信被斬,一代豪傑就此落幕。

唐朝名将單雄信情義無雙如關羽,為何200年後其子孫親手滅掉大唐

單雄信和程咬金

在宋代散記文中把單雄信奉為神靈,群眾為他立廟并祭祀,但到元代雜劇中把單雄信說成“逞大膽心懷奸詐”,明代小說中是說單雄信中了王世充的美人計才成為他的驸馬,押解李密家眷脅迫他投降王世充,在被李世民擊敗後,單雄信又跪地求饒,醜化形象。在晚明時期單雄信形象被扭轉,首次說出單雄信是綠林首領行俠仗義,清代小說中單雄信行俠仗義劫富濟貧,直到最後甯死不屈。

那麼螢幕前的你是怎麼看待這位飛将軍單雄信的?歡迎大家在此留言評論,喜歡的小夥伴點個關注,我們下期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