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和平戰士》中直指人性的兩點

《和平戰士》中直指人性的兩點

有這麼一個故事:

一個國家,在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天佑此處時,百姓都贊美歌頌國王。說他睿智,上司有方。

但有一天,一切沒有按人們預期的那樣發展下去,災難降臨,水質被污染。

隻有國王的水是幹淨的,就像衆白中的一點黑。

《和平戰士》中直指人性的兩點

人們不再歌頌國王,反而覺得他不可理喻 ,是個異類。國王失去了群眾。

有一次他去百姓堆裡,因為口渴,喝了一杯群眾家裡的水,群眾又歡呼到他們的國王又回來了,恢複了“正常”。

在一個環境裡,大多數人都沉溺在别人的孤獨與自己的孤獨之中。

他們害怕被排擠,害怕不受待見,不合群。被當作“異類”。

在大學期間,我發現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在宿舍裡面,别人都沒買鏡子,恰巧我買了幾面貼在衣櫃裡面,可以映照全身。

舍友一買新衣服,就會來我這照照,一來就問:“你看看怎麼樣”。

當有贊同的聲音時,他會掩不住笑容。當有人說太醜了之類的話,他會很不自在,就會找各種理由。

比如:“我看時覺得挺好看的,店家發錯了”之類的話。

可憐的人,買的衣服是為别人,開不開心,也是取決與别人。

《和平戰士》中直指人性的兩點

不敢直面内心,為心穿衣,為心掃塵。

使人深思,什麼時候我們為别人而活了。在讀書時,你不遺餘力的迎合。

最終還是要分開,你要面對你的柴米油鹽,他要喝他的香槟。

更有意思的是,你以前經常跟他們打遊戲,說俗語,暢談哪個女同學的溫柔美麗。

有一天你變了,根據什麼理論改變暫且不論。你變得沉默寡言,對于毫無營養的話不動于衷,遊戲再也沒上過号。

相反,當他們繼續打遊戲,談天說地時,你在看哲學。他們熬夜刷劇,磨損身體時,你在打坐。

《和平戰士》中直指人性的兩點

這時候你變成了他們眼中的“異類”,他們剛開始會認為你在裝C。

就在你連續幾個月,合理化去看書,運動健身,氣質發生變化時,他們才慢慢的閉上了嘴。

他們害怕的是自己喜歡的女生被自己的朋友占了,自己見着他們秀恩愛時,心裡會山川崩塌,翻江倒海,如冬天嘴開裂,又癢又痛。

《和平戰士》中直指人性的兩點

而相似的,你活成别人理想的樣子,可能會比占了他喜歡的女生更讓他難受。

大部分人喜歡得多失少,你對他付出一塊蛋糕,他心想給你一顆棗是有情有義。

會被腦子冒出的情緒泡泡影響,得到時慢慢便會厭倦。

還記得當初姐姐結婚時,爸爸很不贊同,說這個人很花心,你以後會過得不快樂,可姐姐義無反顧的嫁給了姐夫。

最後應了那句話“當初男朋友養着我,現在我加倍的養着他。”

姐姐每天麻木的去上班,眼裡漸漸沒有了當初的靈光。

《和平戰士》根據《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改編。

看過原著的朋友可能都知道這個橋段,當主人公 丹 知道處于平常生活中,心智會擾亂人心。

他将每天莫名其妙的想法,比如突如其來的幻想,在走路時沒有趣事,自己卻突然笑起來等等,結果沒有幾天,他就得再買筆記本,發現思緒太多太亂,已經不夠記了。

安靜時,都會如此,更何況是日常生活。

生活中會不願破幻的人,往往容易自卑、憤怒、神經質。

就像我以前吧!在宿舍時,早上起床洗漱,聽到自己讨厭的人下床時聲音大,弄出各種噪音,我會覺得他是在針對我,腦子裡各種幻想腦補,他在想我的缺點之類的。

自己吹頭發後,去上課,到教室時他在與别人說笑,便忍不住認為自己是他們的笑料。

趁沒人注意時,弄發型,整理整理衣服。

《和平戰士》中直指人性的兩點

一早上都會是以悶悶不樂,早上的煩悶比烏雲還厚。

後來我看《論語》,慢慢的強忍着改變,還是很被動,不會走高架的人,歪斜着挪步,我則學着去包容。

可看得日積月累,深度去體悟,将理論帶入生活體驗才知道“不可無不可”,才知“不怨天,不尤人”。

到後面接觸了一點《清淨經》,開始修心。還記得第一次打坐,心裡就默念

“思定則情忘,體虛則氣運,心死則神活,陽盛則陰消”

這句話出自《丹陽修真語錄》 [元]靈隐子王頤中集(丹陽子正是馬钰 馬道長)

到第二天,平常幽默的自己,提不起去跟别人開玩笑、耍流氓的興趣。

慢慢的後面越來越不想和别人說話。欲望也越來越少,可現實中跟朋友的疏遠,心靈想要不染塵世,慢慢的成了沖突。兩種觀念勢同水火,隻可存一。

哲學難就難在心坎,心裡不能釋懷,抑郁就常伴身。

後來我一天比一天暗沉,卻沒有放棄尋找答案,直到看見《清心經》。

讀了幾遍後,人看開了一點,覺得世間萬物的煩惱源于心,便開始打坐時不念不想任何經文。

此時開始了解人性,覺得人之初,性本惡。那朋友可有可無,願來就來,願往就往。心是靜了,可對生活也失望了。

看待生活就像一灘死水,無生機,無情感。

《和平戰士》中直指人性的兩點

雖然沒有了憤怒、自卑類的負面情緒,但也沒有積極、樂觀類的正面感情。

即是犯錯也會認為無關緊要,不用關心。

正所謂物極必反,沉寂一段時間後,有一天晚上開始責怪自己,痛苦又席卷而來。

便開始尋求解救之道,之後一部《僧伽經》改變了這狀态。我開始抄寫經書,對生命的意義慢慢又有了新的思考。

《和平戰士》中直指人性的兩點

以前對于道路上的垃圾我覺得是别人的錯,可現在無論對錯,我将之拾起,送至歸路。

到了這一步,很難精進,腦子裡會隻考過去和未來,一直無法緻力當下。

覺得自己時間很多,可一天下來,心卻很空洞,無法被填滿。

我放下了經書,又沉寂一段時間,突然想起以前看過的電影《和平戰士》,裡面包含了一些中國智慧。

又去刷了幾遍,可還是不滿足,就買了原著—《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這次不再為未來而煩惱,不在為過去而懊惱,思索當時自己不一樣的覺定,得到不一樣的結果。

現在緻力于當下,書中所說,你得承受“你是個俘虜,然後我們才能策劃你的逃亡。”

自我、個人想法、曆史和身份,終究會死亡,還在耿耿于懷這些,那永遠還在畫地為牢,是俘虜、囚徒。

現在我還在探索的路上,不知何時才能完全不被心智所左右。

今天就到着吧!共勉而行。

作者:儒風小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