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愛心永駐,孝行高原——訪青海昆侖益壽院院長李進

作者:水木青

人物簡介:李進,1971年生,青海省西甯市人,現任青海昆侖益壽院院長。從事養老服務工作21年,先後獲得中華孝親敬老楷模提名獎、全國孝親敬老之星、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範人物等榮譽,并帶領青海昆侖益壽院獲得全國敬老文明号、全國百家無虐老服務機關、青海省AAA級信用企業、青海省三星級養老服務機構等榮譽。

愛心永駐,孝行高原——訪青海昆侖益壽院院長李進

青海昆侖益壽院院長李進

自1998年經營青海昆侖益壽院以來,李進以社會養老服務、社會福利保障事業為己任,不僅嚴格要求員工,自己更是時時處處以身作則,發揮榜樣作用,為當地的養老事業做出了很大貢獻,受到社會各界的肯定和表彰,先後被評為中華孝親敬老楷模提名獎、全國孝親敬老之星、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範人物,更帶領養老院榮獲全國“敬老文明号”。

01

想老人所想

1998年,李進的父親退休,在父親的建議下,他将全部積蓄投入到當時并不被看好的養老行業。“當時我們青海的養老意識還停留在傳統觀念裡,很少有老人願意去養老院養老。”不過,李進就是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能給當地更多的老人帶去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快快樂樂地養老”。

作為青海省第一家公建民營養老院,昆侖益壽院開業就面臨重重困難,但在李進的努力堅持下,都得到應對解決。缺少資金,他找親戚朋友去借;缺少經驗,他帶着護理員到全國優秀的養老機構中參觀學習,參加全省、全國的養老服務教育訓練;當地養老意識淡薄,他通過專業用心的服務漸漸形成良好的口碑,讓遠近的老人慕名而來。五年以後,昆侖益壽院實作收支平衡,漸漸步入發展正軌,後經過搬遷、修繕、改擴建,成為一家集休閑、護理、食宿、娛樂、健身、康複為一體的功能齊全、裝置完善的養老服務機構,實作了零投訴、零舉報的優秀成績。幾年後,更出現入住率滿員、一床難求的良好發展狀況。

2018年,青海昆侖益壽院迎來建院20周年。這一年的8月,為了滿足當地更多老人更高标準的養老需求,李進又開辦了一家面向中高端收入人群的現代化養老院,“現在入住率也已經達到60%以上”。

在為老人服務中,李進常說:“老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尊重老人,就是尊重我們自己!”在21年的養老工作中,他将這句話奉為人生信條,并以身作則,教育引導員工用實際行動踐行尊老敬老服務,使“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等尊老敬老觀念深入員工内心深處,愛老助老成為大家的自覺行動。

愛心永駐,孝行高原——訪青海昆侖益壽院院長李進

李進為老人服務

在日常的工作中,李進對全體從業人員提出“我們不僅需要解決老人的溫飽,還要關心老人的心理需求”的準則,哪位老人該過生日了,哪位老人親人好久不來探望,李進都記在心上。2014年3月,有一位入住不久的老人,一直對護理員的服務很挑剔。原來是老人性格有點孤僻、不合群,剛入住養老院對這裡的集體生活很不适應。李進掌握老人的情況後,每天一有空就去老人的房間同他聊天,引導他多和身邊的老人交流。經過一段時間,老人逐漸融入養老院的大家庭,和大家一起看電視、打牌,有說有笑,也不再對護理員挑三揀四。

在服務中,李進總是以解決老年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想盡一切辦法豐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由于老年人活動不便,并且長時間在院裡居住,為了能夠使老年人出行友善,也為了給老人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2016年,李進經過多方聯系,争取到青海省民政廳“福彩助殘助老健康行”的無障礙實施項目,為全院老人解決了出行不便的問題。為了營造良好的養老環境,他通過中國銀行青海省分行的大力支援,貸款300多萬元将養老院進行改擴建,對老人的生活環境做了徹底的改善。

02

用愛溫暖老人

為把老人的服務工作做好,李進無論是在管理方面,還是在服務品質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管理上,把老人集中供養的單一模式向多元化服務提升,不僅僅解決老人的住宿和吃飯問題,而是更注重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每天兩次組織老人參加本院的康樂活動,積極倡導愛心人士做義工,使老人每天生活在其樂融融的大家庭中,通過這些活動豐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此外,李進還特别注重老年人的專業護理,每年定期輸送護理員參加教育訓練,以提高養老護理的服務品質。為了能讓老人們吃上新鮮可口的飯菜,每次他都自己親自去采購新鮮的蔬菜,老人們每每看到院長買菜回來,都會豎起大拇指誇贊說:“他不是我們的親兒子,但比我們的親兒子還親。”

愛心永駐,孝行高原——訪青海昆侖益壽院院長李進

李進為老人舉辦重陽節活動

原海東供電局的職工李滬,由于意外摔傷,導緻顱内大面積出血,做了開顱手術後成為半植物人,愁壞了家屬。家屬想把他送到養老院,但是找了多家都被拒收。後來找到昆侖益壽院,李進聽完情況後,沒多想就接收了他。當時是建院初期,本身資金就有限,再加上護理員較少,李進便親自擔起了照顧李滬的重擔。李滬上廁所必須由李進把他從床上抱到輪椅上,再從輪椅上抱到馬桶上面,周而複始,李進從無怨言。平時給李滬喂飯、洗澡、理發、刮胡子等所有的護理也都是他來做。由于病痛的折磨和離婚後的苦惱,李滬有時情緒不佳,經常發脾氣、打罵人,李進也是輕聲細語,諒解為先,在勸導他的同時依舊不忘本職工作,想法設法地幫助他走出心理陰影。有一次,李滬拉肚子,一天拉好多次,李進不嫌髒累,一次次地給他清理、擦洗,不厭其煩。

李進上有老、下有小,既要承擔贍養家中四位老人的責任,更要照顧孩子,但是他卻經常少則一周、多則幾個月顧不上回家,為的就是讓老人的晚年不孤單。更難能可貴的是,李進的妻子對李進的工作全力支援,不僅承擔着家庭的重責,還全心全意地支援他這份特殊的公益事業。後來更是放棄自己的國企工作,積極投入到養老院照護老人的工作中來。夫妻倆共同努力,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獻給了社會養老保障事業。

03

與愛同行

在青海昆侖益壽院,還居住着幾位無兒無女的五保老人,李進把愛同樣也傾注在這些孤寡老人身上。凡是到養老院來的自理能力較差的老人,李進總是把他們當做自己的親人來對待。每逢有老人過生日,李進都要精心準備,買來生日蛋糕,讓廚師做上幾個可口的菜肴和員工一起為老人祝壽,讓老人享受天倫之樂。

57歲的黎林娣老人患有腦癱後遺症,夫妻離異多年,女兒在外地上大學,在家時由父親照顧。2016年父親去世後,她便沒人照顧了。李進得知情況後,将其接到養老院,并将入院費用從每月2350元減到950元。他還告訴身邊的護理人員,費用減免了,但是服務品質一定不能減。

“百善孝為先”,孝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李進用自己的行動很好地诠釋了這一亘古不變的真理。在他的帶領下,青海昆侖益壽院以高品質的服務,科學的管理使生活在益壽院的老人們盡享家庭般的溫馨與親情。

除了關愛入住在養老院的老人,李進還一直緻力于社會公益事業,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并鼓勵社會各界的愛心人士來養老院獻愛心、做義工。2010年4月,青海玉樹發生地震,李進毫不猶豫地前往地震災區參與護理傷員的工作。他的愛心也獲得了青海紅十字醫院的表彰。

愛心永駐,孝行高原——訪青海昆侖益壽院院長李進

春節期間,青海省省長郝鵬莅臨昆侖益壽院看望慰問老人

李進20餘年的愛老敬老服務,也獲得了各級主管部門及社會各界的認可和肯定。2014年,他被民政部和全國老齡辦授予中華孝親敬老楷模提名獎,并在全國敬老愛老助老主題教育活動中,被評為全國孝親敬老之星;2016年,他被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評為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範人物。與此同時,他還帶領青海昆侖益壽院獲得全國敬老文明号、全國百家無虐老服務機關、青海省AAA級信用企業、青海省三星級養老服務機構等榮譽。

面對榮譽,李進謙虛地表示自己做得還不夠好,如果說真有一點成績的話,也是得益于各級主管部門的關懷和支援。“我們開業初期缺少經驗,青海省民政部門便組織我們外出教育訓練學習;房舍老舊各項名額不合格,政府又幫助我們出資改造;特别是我們的消防設施改造,全部由政府出資完成。此外,從中央到地方有關養老的各項補貼政策,我們都是應有盡有。”對此,李進一直心存感激。

2017年3月,在相關政府部門的幫助下,李進又成立湟中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以特殊困難老年人為主要服務對象,每月定期為湟中縣符合條件的老人提供優質的居家養老服務。2018年,又是在政府的幫助下,他成立了一家殘障人士服務中心,為當地的殘障人士士提供專業良好的服務。

對于今後的發展,李進坦言要走穩一點,一步一個腳印。“畢竟我們做的是為老人服務的工作,不敢有絲毫懈怠。既要為更多老人提供專業優質的養老服務,也不辜負各級政府及社會各界對我們的愛護和支援!”李進笑着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