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段譽晚年選擇出家,是因為敗在獨孤求敗手中?看他孫子就知道答案

作者:耳東話史

《鹿鼎記》中那韋小寶身邊有七位夫人,然而他最終的結局也隻是隐姓埋名過日子,他身邊那幾位夫人中有幾位是隻能共富貴的,即便在他身處低谷時離他而去也不足為奇,是以韋小寶的日子未必好過。

金庸筆下所有主角中最讓人羨慕的其實應該是《天龍八部》中的段譽,相對于韋小寶而言,他身邊同樣也有一群佳人相伴,不同的是段譽還有一身神功,再加上他後來還當上了大理皇帝,這經曆着實無與倫比。

段譽晚年選擇出家,是因為敗在獨孤求敗手中?看他孫子就知道答案

不過段譽後來的決定卻難免讓人覺得他身在福中不知福,新修版中,他是在當了四十年皇帝後選擇出家,莫不是受了什麼打擊?

一、莫名出家的段譽

舊版的《天龍八部》中,故事是發展到宋遼大戰後,段譽與虛竹分别,段譽帶着王語嫣等人回大理便結束了,然而新版中并非如此,王語嫣後來并沒有嫁給段譽,反倒是回到慕容複身邊,而段譽則是明确成為大理皇帝,還娶了後妃無數。

原著道:“大理(史稱‘後理’)憲宗宣仁帝段譽,登基時年号‘日新’,後改文治、永嘉、保天、廣運,共有五個年号,其後避位為僧,一共做了四十年皇帝,傳位于其子段正興。段正興史稱‘景宗正康帝’,次年改元‘永貞’。他做了二十五年皇帝後,也避位為僧,傳位于其子。段正興之母姓名,史無記載,是木婉清、鐘靈、曉蕾,還是别位嫔妃所生,便不得而知。”

段譽當了皇帝,将鐘靈、木婉清、曉蕾娶了倒也正常,身為皇帝,他再多娶些“别位嫔妃”也不稀奇,但也正因為段譽的人生令人如此羨慕的前提下,他居然選擇出家,這舉動着實讓人不解。

段譽可能遭遇了什麼?

段譽晚年選擇出家,是因為敗在獨孤求敗手中?看他孫子就知道答案

(段譽劇照)

在筆者看來可能有三種情況,一是如書中所言,他是因大理習俗避位為僧,但即便是現實曆史中的大理段氏皇帝也不是每一位後來都選擇了避位,是以段譽出家從武俠的角度來看,依舊是缺乏一個說法的。

第二種情況則是天山童姥曾說過,對于内力極深的人而言,若不散功,沒那麼容易死,但正常人自然會經曆生老病死,是以也有可能是段譽的那些妃子死了,他痛不欲生,這才遁入空門,這倒是有些可能。

第三種就更“武俠”一些了,段譽曾是個不愛習武之人,但身為大理皇帝之後,他必須肩負起整個大理國,此時的他自然也會通過習武來武裝自己,久而久之也會自負起來,莫不是他敗給了某位高人,是以羞憤出家?看起來也有些道理,而且他晚年還真有可能遇上一位能夠擊敗他的高人。

二、狩獵武林高手的劍魔

“劍魔”獨孤求敗是個武癡,他縱橫武林的目的隻有一個,就是“敗盡天下高手”,到後來則變成了“但求一敗”,是以獨孤求敗是個獵人一般的存在,而武林中的其他高手自然也就成了他的獵物。

段譽當年在宋遼大戰之時與蕭峰、虛竹兩位義兄并肩作戰,他的事迹自然是人盡皆知,而他後來作為大理皇帝,自然也不能像一般的武林高手那樣退隐江湖,他始終就在大理皇宮之中,獨孤求敗完全有理由知道他的存在,并且去挑戰他。

而從結果來看,獨孤求敗在劍冢中刻下的生平自述已能說明一切。

段譽晚年選擇出家,是因為敗在獨孤求敗手中?看他孫子就知道答案

(一燈劇照)

“縱橫江湖三十餘載,殺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更無抗手,無可奈何,惟隐居深谷,以雕為友。嗚呼,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

若獨孤求敗與段譽有交手過,那勝者自然就是獨孤求敗了,正如前文所說,段譽有沒有可能就是因為敗給了獨孤求敗才選擇出家呢?

三、後世高手的說法

新修版介紹段譽的結局時提到他兒子名為段正興,而後段正興的兒子就是段智興,也就是“雙雕”中登場的一燈大師了,作為段譽的孫子,一燈自然對自己爺爺的經曆有所了解,然而以他的視角來看,獨孤求敗壓根就沒有挑戰過段譽。

段譽晚年選擇出家,是因為敗在獨孤求敗手中?看他孫子就知道答案

(楊過劇照)

首先是楊過說的:“武林各位前輩從未提到過獨孤求敗其人,那麼他至少也是六七十年之前的人物。”

不過那些武林前輩不向一個後輩提及更久遠時期的人物也實屬正常,他們可沒這個義務向後輩科普前人,但一燈大師自己的說法卻還是能夠說明問題。

當年楊過與慈恩對戰的時候,使的就是獨孤求敗的玄鐵劍法,而你看一燈見了那劍法是何态度?

原著道:“一燈越看越奇,心想這少年不過二十有餘,竟能與當代一流高手裘鐵掌打成平手,自己見多識廣,卻也認不出他的武功是何家數,這柄劍如此沉重,亦奇妙之至。”

段譽晚年選擇出家,是因為敗在獨孤求敗手中?看他孫子就知道答案

(慈恩劇照)

他壓根就沒見過這劍法,當然,就算當年獨孤求敗與段譽有過一戰,那時一燈也未必出世了,可他總該聽父輩提及獨孤求敗這人才是,再退一步,總該聽說過那玄鐵重劍才是,然而從一燈在此處的表現來看,段譽應該是壓根沒見過獨孤求敗。

是以段譽的出家之舉應該與獨孤求敗無關,是以在筆者看來,段譽選擇出家,多半如前文推測那般,是因為他的妃子先于他死去,他才心灰意冷選擇出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