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會愛上哪一類人,可能在童年時期就注定了

作者:哈吉的随手小記

理論上來說,我們可以選擇去愛某一種人。我們選擇的這個人完全是出于自願,而非被社會習俗相親或時代要求逼迫着去建立一段感情。

但實際上我們選擇夫妻的自由度比想象中小得多。當我們選擇夫妻并被其吸引時,出現的一些非常現實的限制都來自一個被忽視的時期——我們的童年。

我們的心裡曆史或是潛意識強烈地讓我們傾向于隻愛上某些類型的人。我們愛的類型會受童年影響,因為我們不自覺地在找尋,能夠以多種形式重制我們小時候所體會到的愛的感覺的人。問題是我們兒時收到的愛,不可能僅僅由溫柔和仁慈所構成。

鑒于這個世界的現狀,愛可能與某些令人痛苦的方面交織在一起,這并不是一種非常好的感覺。

來自脆弱或沮喪的父母的愛——一個人不可能隻從照顧他的人那裡學到脆弱,這使我們傾向于在成年後,尋找那些不一定對我們友善的伴侶,但最重要的是這類伴侶會帶給我們一種熟悉感,這可能會是一種微妙,卻很重要的東西。我們可能會被迫遠離一些人,因為他們無法滿足我們對愛的複雜性的要求。我們可能會覺得某些人“不性感”或“無趣”,或伴侶并不能讓我們以想要的方式去體驗,進而感到這份愛的真實。

人們常說要遠離狡猾的人,應該去尋找一些更可靠的人。理論上很有道理,但實際上幾乎不可能實作。我們不可能去改變散發吸引力的人,卻能改變吸引我們的人的類型,更明智的做法是去調整我們面對過去、我們無法抗拒的人時做出的反應和行為。

我們的問題是非常常見的,因為我們會一直對吸引我們的人做出反應,就像我們小時候學到感受到的一樣。例如可能我們有一個易怒的父母——我們愛他們,并根據感受做出反應,當他們生氣時我們會感到内疚,我們變得膽怯或卑微。現在如果一個吸引我們的人生氣了,我們的反應就像被壓垮的孩子,我們生悶氣覺得這是我們的錯、感到迷茫,還覺得自己應該接受批評,但同時我們又會積累很多怨恨;或者我們會被一個脾氣暴躁的人吸引,這讓我們輪番暴走。如果我們有容易受到傷害的脆弱又沮喪的父母——我們就很容易找到一個同樣有點軟弱的伴侶,并需要我們去照顧他們,但我們會受他們的脆弱影響,我們小心翼翼地對待他們,試着像小時候那樣鼓勵和安慰他們,但我們也譴責他不值得。

我們可能無法更改吸引力模式,但可以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本能,我們能做的是試着去回應值得的人,不要像我們小時候一樣,而是以一個理性的成年人的姿态,用更成熟,更有建設性的方式處理問題,這是一個可以讓我們在困難時,從一個孩子轉變成為成人的機會。

但生活中總有一些人會觸動我們的那根神經,進而會觸發我們的欲望和孩子般的防禦行為,但這并不是說要結束這一段關系。相反,我們要跳出這種模式,用智慧來應對挑戰,而這些恰是我們兒時無法在父母面前運用的東西。找到一個完全成熟的伴侶可能不在我們的能力範圍内,但在我們的夫妻不太成熟的一面上,我們應該表現得成熟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