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雍正提高鳌拜身後待遇,為何乾隆卻降低待遇,跟父親雍正對着幹?

雍正提高鳌拜身後待遇,為何乾隆卻降低待遇,跟父親雍正對着幹?

鳌拜是清初權臣,不過縱觀曆朝曆代隻是最弱檔次的權臣,而且還沒怎麼作威作福,就被康熙帝智擒,成為康熙帝一生輝煌的起點,可以說是康熙帝輝煌的墊腳石,說來也悲催。

之是以說鳌拜是鳌拜是最弱檔次的權臣,是因為他本來沒那麼大權力,沒那麼大勢力,是被時代推于台前。

因為順治帝在駕崩之前,有鑒于攝政王多爾衮擅權亂政之事,對于宗室諸王提防很深,是以采取了以異姓勳戚功臣為輔政大臣輔佐幼帝康熙帝的方式,鳌拜也是以成為四大輔政大臣之一,排行第四。

四大輔政大臣,鳌拜排在最後,本來也掀不起什麼風浪,但是排行第一的索尼和排行第三的遏必隆與鳌拜同出兩黃旗,排行第二的蘇克薩哈則是出自兩白旗,曾是多爾衮心腹,在多爾衮死後,雖然及時以揭發多爾衮罪名來保全自己,但兩白旗與兩黃旗的恩怨并沒有是以而化解。

于是在索尼年老體衰無心政事情況下,鳌拜冒出頭,代表兩黃旗打壓兩白旗,要進行換地,還不顧康熙帝反對,矯诏殺死了蘇克薩哈,加之索尼的病死,鳌拜一時是權勢滔天,把持了朝政,但鳌拜并沒有真正的控制朝廷,沒有強大的政治團體為後盾,是以最終被康熙帝用計制服,雖被免死,但卻被禁锢,不久死于禁所之中。

雍正提高鳌拜身後待遇,為何乾隆卻降低待遇,跟父親雍正對着幹?

可以說鳌拜雖然擅權,雖然藐視皇帝,雖然矯诏殺輔政大臣,但他并沒有謀朝篡位之心。而且說到底,鳌拜是站在維護皇權的立場行事,像殺蘇克薩哈,就是延續了當年維護皇權的兩黃旗與支援多爾衮的兩白旗恩怨。

再加上在入關以前,鳌拜可是功勞赫赫,被清太宗皇太極賜号“巴圖魯”,在皇太極猝死以後,更是公開反對多爾衮,堅持立皇太極子嗣為帝,甚至不惜兵戎相見,這也是多爾衮後來做出讓步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說順治帝可以登基為帝,鳌拜是有大功的,而如果順治帝沒有登基,自然也沒有後面的康熙帝,是以鳌拜對康熙帝也是有大功勞。

正因為如此,在康熙帝的晚年,是念其功勞,應該是覺得鳌拜功勞太大,竟有如此下場,多少有些說不過去,影響不太好,于是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康熙帝追賜鳌拜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等于為鳌拜平反。

在康熙帝平反鳌拜以後,到了雍正帝登基,更是大大地提高了鳌拜的身後待遇,是“賜祭葬,複一等公,予世襲,加封号曰超武”。

不過乾隆帝登基以後,則是有意思了,在古代提倡“以孝治天下”的環境下,可以說是公開與父親雍正帝唱反調,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帝宣谕群臣,“追覈鼇拜功罪,命停襲公爵,仍襲一等男;并命當時為鳌拜誣害諸臣有褫奪世職者,各旗察奏,錄其子孫”。

雍正提高鳌拜身後待遇,為何乾隆卻降低待遇,跟父親雍正對着幹?

至此鳌拜曆經三朝,在康熙朝後期被平反,在雍正朝被提高待遇,在乾隆朝後期則是被“打回原形”,被降低待遇,等于是恢複了康熙朝待遇。

當然乾隆帝也不是蕭規曹随的恢複鳌拜待遇,還更進了一步,考慮到了當年的受害者,下令在被鳌拜迫害的大臣中,有被剝奪世職者,各旗調查統計上報,要錄用其子孫後人。

乾隆帝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說好聽點,就是乾隆帝理性,是更認可祖父康熙帝的做法,是以是降低鳌拜的身後待遇,而且康熙帝都定調了,雍正帝還要進一步加封,也有點說不過去,是以乾隆帝這樣也算将之糾正回去。說不好聽了,就是對父親雍正帝看不順眼,你要這樣做,我偏要那樣做,就是跟你較勁,跟你對着幹,反着來。

這點不隻是鳌拜身後待遇之事上,還有其他方面。比如雍正年間,不得志的讀書人曾靜異想天開的竟然去鼓搗嶽鐘琪造反,被押到北京以後,被雍正帝曉之以情的“感化”以後,雍正帝是赦免了其死罪,還寫出《大義覺迷錄》,讓曾靜去全國各地宣講,并且明确說自己不殺曾靜,也不允許後世子孫殺曾靜,結果乾隆帝登基以後,《大義覺迷錄》被禁不說,曾靜也給殺了,當然多少還是給雍正帝留了點臉,說道自己是出于孝心而殺曾靜。

雍正提高鳌拜身後待遇,為何乾隆卻降低待遇,跟父親雍正對着幹?

還有因為九子奪嫡時期的恩怨,雍正帝登基以後打壓緻死的八阿哥胤禩和九阿哥胤禟等人,乾隆帝登基以後,也是一一平反。

不過乾隆帝雖然不贊同父親雍正帝的治國理念,雖然看父親雍正帝不順眼,雖然自诩盛世明君,更喜歡祖父康熙帝的以仁政治天下,但乾隆帝其實和雍正帝骨子裡都是一樣的,都不是寬仁之人,而是寡恩之人。

雍正帝是什麼人?

說好聽點,雍正帝是性情中人,說不好聽點,就是一個刻薄、睚眦必報之人。

乾隆帝其實也差不多,他在位的前十三年,還可以說是以寬仁治天下,但是在乾隆十三年他的發妻皇後富察氏病逝以後,乾隆帝可以說是性情大變,因為喪事,是處理了一大批不守禮制的官員,或是革職或是被判斬監侯,自此以後,乾隆帝的施政方針也從“寬”趨“嚴”,是心狠手辣,對于大臣也是毫不手軟,像重臣讷親、張廣泗因戰事失利,說殺就殺。

對于自己的兒子,乾隆帝也是嚴厲至極,因為皇長子和皇三子表現不悲傷,還不懂禮數,被乾隆帝狠狠地呵斥了一頓,直接剝奪了他們繼承大統資格,吓得皇長子沒過多久便憂懼而終,可以說是被乾隆帝活活吓死。

雍正提高鳌拜身後待遇,為何乾隆卻降低待遇,跟父親雍正對着幹?

以這個來看,不論乾隆帝心裡清楚與否,其實他和父親雍正帝骨子裡是一樣的,不是寬仁之君,而且說起來乾隆帝還不如雍正帝。

雍正帝對于官員苛刻還是有好處的,對于康熙後期的越來越松弛并且黑暗的吏治,其實是起到一個扭轉的,好的方向。

但是乾隆帝登基以後,雖然對于官員苛刻,雖然有着殘暴一面,但他的嚴厲和苛刻,多少有些随心所欲,對于自己的寵臣,是姑息養奸到底,像巨貪和珅還有李侍堯,A錢甚多,惡評如潮,但因為乾隆帝偏袒,不隻無事,反而可說是平步青雲。

有着這樣的A錢“标杆”,乾隆年間的官僚貪腐程度可想而知,是A錢腐敗成風,而龐大的官僚機構,如果沒有更上層的嚴厲監督和懲罰,指望他們的自覺性,肯定是不現實,當地方上代天子行事的官員胡作非為,颠倒黑白成為常态以後,就意味着帝國最基層統治的逐漸崩潰,最終會以諸如白蓮教起義這種方式反噬,即使擊垮不了帝國,也會使其統治大受動搖,為其最終走向滅亡打下基礎。

是以乾隆帝雖有可稱道之處,但其實真不如父親雍正帝,清朝真正的衰敗并非是在嘉道時期,其實在乾隆帝統治的晚期,就已經為這個龐大帝國埋下太多隐患,薄紙盛世之下,說是千瘡百孔也不為過。

雍正提高鳌拜身後待遇,為何乾隆卻降低待遇,跟父親雍正對着幹?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文章,專注于中國大曆史,更多獨特視角,原創文章請持續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