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清已滅亡一百餘年,而乾隆7世孫仍穿龍袍祭祖,家裡金碧輝煌

大清早就亡了!

他自稱“乾隆七世孫”,2015年,在吉林烏喇公園舉辦一場規模盛大的“皇家祭祖”大典。

一眼望去,身穿龍袍的他緩步而來,列陣整齊,勢不可擋。在主祭壇前肅立着數百名随從,個個神色莊重,恭候大典開啟。

大清已滅亡一百餘年,而乾隆7世孫仍穿龍袍祭祖,家裡金碧輝煌

而這别開生面的場景被曝光網絡後,頓時在網上引發了熱議。

那麼,此人究竟是誰?他為何要舉辦“皇家祭祖”?

大清已滅亡一百餘年,而乾隆7世孫仍穿龍袍祭祖,家裡金碧輝煌

本文陳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資訊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皇家祭祖大典·】——»

這個人就是愛新覺羅·恒紹。

2013年,身為吉林市滿族聯誼會會長的他,開始在全市範圍内宣揚“滿族人回家”的号召。

作為乾隆皇朝後裔的代表人物,他希望能喚起更多同族人對于家族文化的自信和傳承使命。

大清已滅亡一百餘年,而乾隆7世孫仍穿龍袍祭祖,家裡金碧輝煌

終于在2015年4月25日,恒紹召集了數百名愛新覺羅宗親前來吉林烏喇公園舉行這場盛世景況的“皇家祭祖”大典。

儀式随着一聲鑼響而開,恒紹身穿龍袍,頭戴帽纓,袍袖飄揚,氣度不凡。

大清已滅亡一百餘年,而乾隆7世孫仍穿龍袍祭祖,家裡金碧輝煌

随後,他捧起禦制“聖旨”向先祖懇切祈禱。數名身着大臣官服的随從随即單膝跪拜,祭拜追遠先祖。

大清已滅亡一百餘年,而乾隆7世孫仍穿龍袍祭祖,家裡金碧輝煌

而禮樂官也在這時吹響了雄渾嘹亮的号角,祭禮樂曲在園中久久回蕩。最令人矚目的是,在現場還有騎兵步卒把守,祭祀場面無比壯觀莊嚴。

整個儀式嚴格按照清朝制度進行,分為15道複雜儀程,包括迎神、祭禮、複位等,将乾隆皇家祭祖的規格盡顯無遺。而這場面之浩大,簡直宛如穿越百年時光,重制了盛世景象。

大清已滅亡一百餘年,而乾隆7世孫仍穿龍袍祭祖,家裡金碧輝煌

當這一“皇家複古秀”被曝光網絡後,自然在網上引發了熱烈争議。

大清已滅亡一百餘年,而乾隆7世孫仍穿龍袍祭祖,家裡金碧輝煌

«——【·網友熱議祭祖·】——»

一些網友對此表示好奇和贊賞,文化傳承,家族文化的傳承!

大清已滅亡一百餘年,而乾隆7世孫仍穿龍袍祭祖,家裡金碧輝煌

但更多人對恒紹本人的做法不以為然。他的祭祖詞應該有:先祖喪權辱國,割地賠款,而民不聊生,此乃大清皇族之罪孽也!

大清已滅亡一百餘年,而乾隆7世孫仍穿龍袍祭祖,家裡金碧輝煌

乾隆有多少個孫子你知道嗎?穿上龍袍你就是太子了?這是謀反。

大清已滅亡一百餘年,而乾隆7世孫仍穿龍袍祭祖,家裡金碧輝煌

不是什麼好苗頭,今天是清朝後裔明天又來個元朝後裔明朝後裔。

大清已滅亡一百餘年,而乾隆7世孫仍穿龍袍祭祖,家裡金碧輝煌

感覺每次看到滿清正統皇室後裔都是一副近親結婚導緻的唐氏綜合症面容。他們為了愛新覺羅血統純,是以不跟家族外的人通婚。

大清已滅亡一百餘年,而乾隆7世孫仍穿龍袍祭祖,家裡金碧輝煌

瞎胡鬧!什麼時代了還做夢!

大清已滅亡一百餘年,而乾隆7世孫仍穿龍袍祭祖,家裡金碧輝煌

人家自娛自樂!幹萬别說評,慢慢就好了!

大清已滅亡一百餘年,而乾隆7世孫仍穿龍袍祭祖,家裡金碧輝煌

«——【·自視皇室根源·】——»

1958年10月,愛新覺羅·恒紹出生于吉林省的一個滿族人聚居的小鎮。從小生活在濃郁的民族文化氛圍之中,對于自己的皇族血統,他自然而然生出驕傲自豪的心理。

大清已滅亡一百餘年,而乾隆7世孫仍穿龍袍祭祖,家裡金碧輝煌

走進恒紹老宅的大門,宛如穿越時空回到上個世紀的清朝貴族府邸。從精雕細琳的門楣到錯落有緻的庭院,處處透露出一股凝重的古樸氣息。

室内的陳設也是一派清貴範兒,青花瓷盤、景泰藍花瓶等古董珍品随處可見,彷如身處紫禁城的深宮重地。

而他最自傲的,恐怕要數手上佩戴的那枚價值連城的玉扳指了。據說這枚扳指上可追溯至乾隆帝禦用之物。

大清已滅亡一百餘年,而乾隆7世孫仍穿龍袍祭祖,家裡金碧輝煌

«——【·祭祖理念動機·】——»

作為皇族後人,恒紹對自己的身份自然是無比自豪的。他自幼便聽着父母那些關于先祖輝煌事迹的講述長大,皇族血統也早已融入他的骨髓。

不論是那枚禦用的玉扳指,還是室内的古董文物,恒紹都小心翼翼地呵護有加,生怕有半分遺失。

大清已滅亡一百餘年,而乾隆7世孫仍穿龍袍祭祖,家裡金碧輝煌

不過,恒紹舉辦皇家祭祖活動的初衷,更多還是出于一種傳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同時,愛新覺羅·恒紹也并非一個純粹的墨守陳舊之人。

他曾在美國諾貝爾研究院深造,擁有豐富的醫學知識和臨床經驗。回國後,他不但在醫院工作,還一直熱心于公益事業,為中醫藥文化的傳播做出了貢獻。

由此可見,恒紹在繼承傳統的同時,也具有開放包容的現代意識。或許傳統與現代的有機結合,正是他追求的最終理想。

大清已滅亡一百餘年,而乾隆7世孫仍穿龍袍祭祖,家裡金碧輝煌

«——【·其他皇室後裔·】——»

除了恒紹之外,曾有一些其他自稱“皇室後裔”的人物,其行為也備受網友诟病。

2012年,自稱是清朝“慈溪後人”的赫慶玲,參加了一檔全國知名的相親節目。并希望通過這檔節目,能遇見與自己身份相稱的“貴格格”。

大清已滅亡一百餘年,而乾隆7世孫仍穿龍袍祭祖,家裡金碧輝煌

他身着一襲錦繡華服,發型卻是将前半部分光頭、後腦辮子的怪異設計,目的顯然是為了複制那個年代的标準貴族造型。

當主持人詢問他的身份時,他驕傲地說自己就是慈禧後人,此次來就是“選妃”。瞬間,全場響起此起彼伏的笑生,所有人本以為他是在“演戲”。

大清已滅亡一百餘年,而乾隆7世孫仍穿龍袍祭祖,家裡金碧輝煌

然而,接下來的相親環節,赫慶玲更是肆意妄為。他開始肆無忌憚地對着女嘉賓們品頭論足,出言不遜地評判她們的家室、學識、容貌,仿佛真的在挑選妃子一般。

一度,他竟然嚣張到要求女嘉賓“跪安”。這無異于對所有前來相親的女孩子的最大的羞辱,也是對人性良知的瘋狂踐踏。

大清已滅亡一百餘年,而乾隆7世孫仍穿龍袍祭祖,家裡金碧輝煌

于是,女嘉賓們紛紛滅燈,而台上的主持人竭力想挽救這出鬧劇的尴尬局面。

而真正的“主角”赫慶玲,則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的行為有多麼荒謬,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才是王道之尊。最終他不得不在唏噓聲中狼狽離去。

大清已滅亡一百餘年,而乾隆7世孫仍穿龍袍祭祖,家裡金碧輝煌

另一位更是奇葩,自稱“多爾衮十世孫”的周佑錢。

2005年春節前夕,他的來到了廣州火車站。當看到長長的隊伍後,竟徑直走到隊伍前面,并要求從業人員立即給他開一張去往遼甯撫順的火車票!

此舉也是立即就引起了其他乘客的制止。沒想到周佑錢惱羞成怒,指着人群大罵:“你們這些人以前可都是奴才!”

大清已滅亡一百餘年,而乾隆7世孫仍穿龍袍祭祖,家裡金碧輝煌

旅客們被他的狂妄行徑惹惱了,紛紛指責他的無理取鬧。就在雙方劍拔弩張之際,火車站的保安和鐵路民警也趕到了現場。

周佑錢被帶離現場後,并未從狂傲的皇族幻想中清醒過來,反而變本加厲。

他四處奔走,控訴自己在火車站遭到“侮辱”,甚至還要求國家将故宮歸還給他,理由是那是他滿清祖先的“遺産”。

大清已滅亡一百餘年,而乾隆7世孫仍穿龍袍祭祖,家裡金碧輝煌

然而根據史料記載,多爾衮隻生有一個女兒,并無兒子,是以根本不可能存在所謂的“十世孫”。

除此之外,曆史上規定滿族人不得離城40裡以外居住,更不允許從商經營。但周佑錢的祖上卻早已在廣州經商,與滿族傳統文化絕然不符。

這一切種種,都充分說明了周佑錢所謂的“滿清皇族後裔”身份純屬虛構。

大清已滅亡一百餘年,而乾隆7世孫仍穿龍袍祭祖,家裡金碧輝煌

面對專家的質疑,周佑錢并未産生絲毫悔意。相反,為了維系所謂的“純正血統”,他竟然做出了娶自己的表親為妻的有違倫常之事。

大清已滅亡一百餘年,而乾隆7世孫仍穿龍袍祭祖,家裡金碧輝煌

«——【·愛新覺羅家族·】——»

說起愛新覺羅這個姓氏,它可是有着特殊含義。“愛新”在滿語中意為“金子”,“覺羅”則指滿族祖先居住過的地方。

自滿族人入關和掌權,在長達百年的時間内主宰了中華王朝的興衰。然而一個朝代的覆滅往往意味着執政階層權力的喪失,愛新覺羅家族也未能幸免。

大清已滅亡一百餘年,而乾隆7世孫仍穿龍袍祭祖,家裡金碧輝煌

1912年,愛新覺羅·溥儀在紫禁城内退位,意味着這個曾一度輝煌燦爛的帝王家族從此走向了沒落。

但出乎人們意料的是,新生的民國政府并未像人們想象的那樣徹底肅清這些昔日的權貴門閥。

相反,為了拉攏人心,民國政府對滿清皇室和貴族采取了相當寬容的态度,不但允許溥儀繼續居住在紫禁城,還發給他每年高達400萬銀元的年俸,以維持皇家奢華生活。

大清已滅亡一百餘年,而乾隆7世孫仍穿龍袍祭祖,家裡金碧輝煌

在這種民國政府的懷柔政策下,愛新覺羅家族的後人選擇了不同的命運出路。有人仍然固步自封,試圖幫助張勳等人複辟舊制;也有人為日本人扶持的僞滿洲國效力。

但大多數人還是坦然接受了曆史的安排,有的前往軍旅、政壇發展事業,有的投身商場、文化界,并最終成為受人尊重的佼佼者。

自清朝滅亡以後,皇室以“隐、貼、顯、改”為原則将姓氏多改為金、肇、趙、羅、德、洪、依、海等少數漢姓。

大清已滅亡一百餘年,而乾隆7世孫仍穿龍袍祭祖,家裡金碧輝煌

可以說,曆史的車輪硬生生将愛新覺羅家族從雲端帶入了泥土,他們不得不完成人生角色的深刻轉變。但也正是以,滿族文化才得以在新社會有了可以生存發展的空間。

大清已滅亡一百餘年,而乾隆7世孫仍穿龍袍祭祖,家裡金碧輝煌

«——【·結語·】——»

通過這一系列圍繞愛新覺羅·恒紹的事件,我們不難看出,公衆對皇室後裔的态度是褒貶不一的。

了解祭祖傳統文化的網友給予諒解和肯定,但如果演變為沽名釣譽、矯揉造作的做秀行為,就很難再得到大衆的認同了。

大清已滅亡一百餘年,而乾隆7世孫仍穿龍袍祭祖,家裡金碧輝煌

我們應該本着理性、客觀的态度正視曆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崇古盲從固然錯誤,但如果把曆史文化的火種徹底撲滅,對于中華民族的複興也實在是損失慘重。

我們更應該本一顆開放包容的心态,用創新的思維去弘揚民族文化的彪炳之美,與時俱進,在新的曆史時期煥發更加璀璨生機!

大清已滅亡一百餘年,而乾隆7世孫仍穿龍袍祭祖,家裡金碧輝煌

參考資料:

大清已滅亡一百餘年,而乾隆7世孫仍穿龍袍祭祖,家裡金碧輝煌
大清已滅亡一百餘年,而乾隆7世孫仍穿龍袍祭祖,家裡金碧輝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