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雍正提高鳌拜身后待遇,为何乾隆却降低待遇,跟父亲雍正对着干?

雍正提高鳌拜身后待遇,为何乾隆却降低待遇,跟父亲雍正对着干?

鳌拜是清初权臣,不过纵观历朝历代只是最弱档次的权臣,而且还没怎么作威作福,就被康熙帝智擒,成为康熙帝一生辉煌的起点,可以说是康熙帝辉煌的垫脚石,说来也悲催。

之所以说鳌拜是鳌拜是最弱档次的权臣,是因为他本来没那么大权力,没那么大势力,是被时代推于台前。

因为顺治帝在驾崩之前,有鉴于摄政王多尔衮擅权乱政之事,对于宗室诸王提防很深,所以采取了以异姓勋戚功臣为辅政大臣辅佐幼帝康熙帝的方式,鳌拜也因此成为四大辅政大臣之一,排行第四。

四大辅政大臣,鳌拜排在最后,本来也掀不起什么风浪,但是排行第一的索尼和排行第三的遏必隆与鳌拜同出两黄旗,排行第二的苏克萨哈则是出自两白旗,曾是多尔衮心腹,在多尔衮死后,虽然及时以揭发多尔衮罪名来保全自己,但两白旗与两黄旗的恩怨并没有因此而化解。

于是在索尼年老体衰无心政事情况下,鳌拜冒出头,代表两黄旗打压两白旗,要进行换地,还不顾康熙帝反对,矫诏杀死了苏克萨哈,加之索尼的病死,鳌拜一时是权势滔天,把持了朝政,但鳌拜并没有真正的控制朝廷,没有强大的政治团体为后盾,所以最终被康熙帝用计制服,虽被免死,但却被禁锢,不久死于禁所之中。

雍正提高鳌拜身后待遇,为何乾隆却降低待遇,跟父亲雍正对着干?

可以说鳌拜虽然擅权,虽然藐视皇帝,虽然矫诏杀辅政大臣,但他并没有谋朝篡位之心。而且说到底,鳌拜是站在维护皇权的立场行事,像杀苏克萨哈,就是延续了当年维护皇权的两黄旗与支持多尔衮的两白旗恩怨。

再加上在入关以前,鳌拜可是功劳赫赫,被清太宗皇太极赐号“巴图鲁”,在皇太极猝死以后,更是公开反对多尔衮,坚持立皇太极子嗣为帝,甚至不惜兵戎相见,这也是多尔衮后来做出让步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说顺治帝可以登基为帝,鳌拜是有大功的,而如果顺治帝没有登基,自然也没有后面的康熙帝,所以鳌拜对康熙帝也是有大功劳。

正因为如此,在康熙帝的晚年,是念其功劳,应该是觉得鳌拜功劳太大,竟有如此下场,多少有些说不过去,影响不太好,于是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康熙帝追赐鳌拜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等于为鳌拜平反。

在康熙帝平反鳌拜以后,到了雍正帝登基,更是大大地提高了鳌拜的身后待遇,是“赐祭葬,复一等公,予世袭,加封号曰超武”。

不过乾隆帝登基以后,则是有意思了,在古代提倡“以孝治天下”的环境下,可以说是公开与父亲雍正帝唱反调,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帝宣谕群臣,“追覈鼇拜功罪,命停袭公爵,仍袭一等男;并命当时为鳌拜诬害诸臣有褫夺世职者,各旗察奏,录其子孙”。

雍正提高鳌拜身后待遇,为何乾隆却降低待遇,跟父亲雍正对着干?

至此鳌拜历经三朝,在康熙朝后期被平反,在雍正朝被提高待遇,在乾隆朝后期则是被“打回原形”,被降低待遇,等于是恢复了康熙朝待遇。

当然乾隆帝也不是萧规曹随的恢复鳌拜待遇,还更进了一步,考虑到了当年的受害者,下令在被鳌拜迫害的大臣中,有被剥夺世职者,各旗调查统计上报,要录用其子孙后人。

乾隆帝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说好听点,就是乾隆帝理性,是更认可祖父康熙帝的做法,所以是降低鳌拜的身后待遇,而且康熙帝都定调了,雍正帝还要进一步加封,也有点说不过去,所以乾隆帝这样也算将之纠正回去。说不好听了,就是对父亲雍正帝看不顺眼,你要这样做,我偏要那样做,就是跟你较劲,跟你对着干,反着来。

这点不只是鳌拜身后待遇之事上,还有其他方面。比如雍正年间,不得志的读书人曾静异想天开的竟然去鼓捣岳钟琪造反,被押到北京以后,被雍正帝晓之以情的“感化”以后,雍正帝是赦免了其死罪,还写出《大义觉迷录》,让曾静去全国各地宣讲,并且明确说自己不杀曾静,也不允许后世子孙杀曾静,结果乾隆帝登基以后,《大义觉迷录》被禁不说,曾静也给杀了,当然多少还是给雍正帝留了点脸,说道自己是出于孝心而杀曾静。

雍正提高鳌拜身后待遇,为何乾隆却降低待遇,跟父亲雍正对着干?

还有因为九子夺嫡时期的恩怨,雍正帝登基以后打压致死的八阿哥胤禩和九阿哥胤禟等人,乾隆帝登基以后,也是一一平反。

不过乾隆帝虽然不赞同父亲雍正帝的治国理念,虽然看父亲雍正帝不顺眼,虽然自诩盛世明君,更喜欢祖父康熙帝的以仁政治天下,但乾隆帝其实和雍正帝骨子里都是一样的,都不是宽仁之人,而是寡恩之人。

雍正帝是什么人?

说好听点,雍正帝是性情中人,说不好听点,就是一个刻薄、睚眦必报之人。

乾隆帝其实也差不多,他在位的前十三年,还可以说是以宽仁治天下,但是在乾隆十三年他的发妻皇后富察氏病逝以后,乾隆帝可以说是性情大变,因为丧事,是处理了一大批不守礼制的官员,或是革职或是被判斩监侯,自此以后,乾隆帝的施政方针也从“宽”趋“严”,是心狠手辣,对于大臣也是毫不手软,像重臣讷亲、张广泗因战事失利,说杀就杀。

对于自己的儿子,乾隆帝也是严厉至极,因为皇长子和皇三子表现不悲伤,还不懂礼数,被乾隆帝狠狠地呵斥了一顿,直接剥夺了他们继承大统资格,吓得皇长子没过多久便忧惧而终,可以说是被乾隆帝活活吓死。

雍正提高鳌拜身后待遇,为何乾隆却降低待遇,跟父亲雍正对着干?

以这个来看,不论乾隆帝心里清楚与否,其实他和父亲雍正帝骨子里是一样的,不是宽仁之君,而且说起来乾隆帝还不如雍正帝。

雍正帝对于官员苛刻还是有好处的,对于康熙后期的越来越松弛并且黑暗的吏治,其实是起到一个扭转的,好的方向。

但是乾隆帝登基以后,虽然对于官员苛刻,虽然有着残暴一面,但他的严厉和苛刻,多少有些随心所欲,对于自己的宠臣,是姑息养奸到底,像巨贪和珅还有李侍尧,贪污甚多,恶评如潮,但因为乾隆帝偏袒,不只无事,反而可说是平步青云。

有着这样的贪污“标杆”,乾隆年间的官僚贪腐程度可想而知,是贪污腐败成风,而庞大的官僚机构,如果没有更上层的严厉监督和惩罚,指望他们的自觉性,肯定是不现实,当地方上代天子行事的官员胡作非为,颠倒黑白成为常态以后,就意味着帝国最基层统治的逐步崩溃,最终会以诸如白莲教起义这种方式反噬,即使击垮不了帝国,也会使其统治大受动摇,为其最终走向灭亡打下基础。

所以乾隆帝虽有可称道之处,但其实真不如父亲雍正帝,清朝真正的衰败并非是在嘉道时期,其实在乾隆帝统治的晚期,就已经为这个庞大帝国埋下太多隐患,薄纸盛世之下,说是千疮百孔也不为过。

雍正提高鳌拜身后待遇,为何乾隆却降低待遇,跟父亲雍正对着干?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专注于中国大历史,更多独特视角,原创文章请持续关注~

继续阅读